2015 (1)
2017 (409)
2018 (167)
2019 (306)
2020 (275)
2021 (266)
2022 (224)
2023 (317)
2024 (446)
2025 (9)
病毒感染人體後,進入細胞內繁殖,抗病毒藥物隻是抑製病毒的發展。抗病毒藥物與殺病毒劑不同,前者是用於抑製體內的病毒,而後者是用於消滅體外的病毒。抗病毒藥物的機理主要是通過影響幹擾病毒複製周期的某個環節來實現抵抗病毒的進一步感染。目前大多數的抗病毒藥物是用於對抗艾滋病毒、皰疹病毒、乙肝和丙肝病毒以及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
艾滋病難以治愈是因為它具有了其他一些難以治愈的疾病的共同特性。大多數癌症和乙肝都是難以治愈的,癌症主要是因為變異快速和免疫逃逸,乙肝則是變異較快又可以潛伏。HIV感染兼具了兩者的特性,因此治愈就更加困難。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曾經刊登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項最新研究,研究發現靜思冥想不僅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同時采用冥想療法在幾周時間就可以放緩艾滋病患者病情發展。
其實,我們有自己的日常經驗,就是放鬆,休息,等到自己元氣漸漸充滿的時候,我們的感冒就好了,尤其是病毒性感冒。
這裏,就隱藏著一個道理:氣足可以清除病毒。
既然氣足可以清除病毒,現在理論上又知道如何製造氣:
通過對比研究,發現電是能量的壓縮版,而磁場是中醫氣的壓縮版,所以,對比電與磁,得出能量與中醫氣的結論就是:隨時間變化的氣場可以激發渦旋能量場,隨時間變化的能量場可以激發渦旋氣場,能量場和氣場不是彼此孤立的,它們相互聯係、相互激發組成一個統一的能量-氣場。這裏最主要的結論就是通過能量的變化產生氣場,這為我們將來如何產生人工氣打下了理論基礎。
那麽,治愈病毒感染的理念就有了:可以製造一些“氣彈”,隻要病人利用氣彈產生一定量的氣,或者幹脆讓病人待在“氣室”,總之,讓病人的氣足,這樣,就能消除病毒了。
其實,未來醫學不是研究物質性的藥物,而是看不見的氣,這些氣雖然看不見,但是,卻可以清除微小的病毒。
這裏隻是一個理念,看似很超前,其實一旦認識清楚,不到五六年,就能實行徹底的轉變,而這個轉變一旦實行,這些看似很難治愈的病:艾滋病,病毒性癌症,冠狀病毒病等等(包括現在的武漢肺炎),都是可以輕鬆治愈的。
什麽?就這麽簡單?對,就這麽簡單,就像當年的青黴素等抗生素的革命一樣。
但願原理就這麽簡單,我們寧願實踐更複雜一些也是好的。
支持最新報道,摸著石頭過河,可見過去的經驗很重要。
同濟醫學院趙建平教授等人今天在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發文介紹第一階段金銀潭醫院的臨床情況。
文章的說:所有41例患者患者均患有肺炎,部分有並發症,四名(10%)患者需要有創機械通氣,兩人(5%)用了人工心肺機。截至2020年1月22日,41名患者中的28名(68%)已出院,六名(15%)患者已死亡。
根據WHO的臨時指南,少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根據MERS的治療經驗幹擾素β-1b,洛匹那韋和利托那韋。
這些在最新版的國家治療指導中已體現。
說的有道理,其實,這是猜測,當然有理論指導。真到了實踐的時候,就有許多具體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