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同盟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個人資料
正文

橢圓是入睡,拋物線是覺醒,雙曲線是靈感

(2017-06-21 07:26:27) 下一個

最近對圓錐曲線比較癡迷,其實,圓錐曲線在約公元前200年時就已被命名和研究了,其發現者為古希臘的數學家阿波羅尼奧斯,那時阿波羅尼阿斯對它們的性質已做了係統性的研究。


感覺雙圓錐曲線,就是頂對頂的雙圓錐曲線,是宇宙演化的曲線,其中,圓是靜態的,沒有向外發展,或者沒有生長,沒有擴充的一種運動形式,從一點出發,又回到原點,周而複始,循環不斷,其實是一種保持不變的一種循環狀態。

而橢圓,就是要開始向外發展,就是生命成長,就是事業擴展,但是,這種膨脹,還是在圓錐曲線內的一種循環。電子的運動和太陽係內行星的運動都是這一類。

生命的繼續膨脹,導致拋物線的出現,這個拋物線的開口,就是一個圓錐曲線的開口,其實,運動已經達到了一種開放狀態,這種開放,讓生命有了自由度。而這種自由度的開放狀態,有些不穩定,因為這種開放不是一種循環狀態。

生命繼續膨脹,就有了雙曲線,雙曲線就有了循環狀態,這種雙曲線的循環狀態,是中國古代強調的陰陽循環平衡狀態。具體講就是精神和肉體的循環平衡狀態。雙曲線成了陰陽平衡的自動調整係統。


所以,生命運動是圓錐曲線,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都包含。橢圓運動是生命的肉體的基本運動,拋物線就像人的覺醒,雙曲線就像人的思考發生與靈感的降臨的交互作用。

用形象的比喻,可以用水的蒸發和冷凝來解釋:
圓是靜態的水,拋物線是蒸發的水,是水蒸氣,而拋物線是蒸發的水變成雲,變成雨,降落到地麵,又變成了靜態的水。最複雜最激動人心的還是雷電交加,風馳電掣的一幕,這些恰巧是我們的思考和靈感的交融狀態,這種交融狀態讓牛頓產生了萬有引力的思想,讓愛因斯坦產生了相對論的思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