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奧多.羅斯福 生命時空初值=70012.84106(理性C)
Alice Hathaway Lee 生命時空初值=62748.38224(感性C)
(第一任妻子)
心心相印指數=99.931542%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98.460444%量子
心心相印指數=99.195993%綜合
西奧多.羅斯福 生命時空初值=70012.84106(理性C)
Edith Roosevelt 生命時空初值=62679.0004(感性C)
(第二任妻子)
心心相印指數=99.980878%經典
心心相印指數=98.140488%量子
心心相印指數=99.060683%綜合
愛情甜蜜,成就斐然,十全十美的總統。
兩人一見鍾情:愛麗絲,迷人、活躍,陽光,而且驚人地美麗,“藍色的眼睛和長長的、呈波浪狀的金色的頭發”,個性開朗,無比動人。因此,西奧多·羅斯福被她深深迷住。
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又譯狄奧多·羅斯福,人稱老羅斯福,昵稱泰迪),美國軍事家、政治家,第26任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曾任美國海軍部副部長,參與美西戰爭,1900年當選副總統。1901年總統威廉·麥金萊被無政府主義者刺殺身亡,他繼任成為美國總統,時年42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在任總統。他的獨特個性和改革主義政策,使他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西奧多·羅斯福在總統任期內,對國內的主要貢獻是建立資源保護政策,保護了森林、礦物、石油等資源;建立公平交易法案,推動勞工與資本家和解。對外奉行門羅主義,實行擴張政策,建設強大軍隊,幹涉美洲事務。
西奧多·羅斯福因成功地調停了日俄戰爭,獲得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第一個獲得此獎項的美國人。
1908年卸任後,西奧多·羅斯福與共和黨意見有分歧,於是脫黨,代表進步黨參選總統,試圖東山再起;但敗於美國民主黨的候選人伍德羅·威爾遜,從此退出政壇。
西奧多·羅斯福的遠房堂侄富蘭克林·羅斯福日後也當選為美國總統,故在中文環境裏常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小羅斯福”總統,而稱西奧多·羅斯福為“老羅斯福”總統。
愛麗絲·海瑟薇·李·羅斯福於1861年7月29日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栗色山出生,她的父親是一位傑出的銀行家。愛麗絲身高5英尺7英寸,迷人、活躍,而且驚人地美麗,“藍色的眼睛和長長的、呈波浪狀的金色的頭發”,她被她的家人和朋友稱為“陽光”,因為她的個性開朗,無比動人。因此,西奧多·羅斯福被她深深迷住。
之後,兩人一見鍾情,在感恩節的那一天,西奧多·羅斯福決定向愛麗絲求婚,終於,在1880年2月13日,羅斯福在他的日記裏記錄了這一令他難忘的一天,愛麗絲終於接受了他的求婚。羅斯福在他的日記裏寫到“在我懷裏抱著她,撫摸她,吻她,“愛麗絲給了年輕的羅斯福巨大的滿足感。他們宣布在1880年2月14日的情人節定婚。
在1880年10月27日,22歲西奧多·羅斯福和19歲的愛麗絲·李,當天是西奧多·羅斯福的22歲生日,兩人在馬薩諸塞州的布魯克林的教堂舉行了隆重結婚典禮。
4年後,愛麗絲生下一個女嬰,名叫艾麗絲·李·羅斯福·朗沃斯,但不幸於產後兩天去世;同日,羅斯福的母親也去世了。從此西奧多·羅斯福便不再提起第一個妻子。他將女兒委托給大姐撫養,自己跑到達科他過起了放牧生活。這段經曆給其父女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西奧多·羅斯福因為愛麗絲的死亡而難過發狂,除了一個日記條目(熄滅的燈),他幾乎沒有再次談到她的。在一個短的私人出版物獻給愛麗絲,羅斯福寫道:“她美麗、俊秀、可愛、精神;她像花那樣成長,並且作為一位美麗的年輕花朵去世。她的生活一直充滿陽光,從來沒有人知道她的悲傷;沒有人知道她喜歡的她尊敬的,而她有著慈濟的脾氣和聖潔的無私。她公平、純潔,給我愛的溫柔和快樂。作為一個年輕的妻子;當她剛剛成為母親,她的生活似乎剛剛開始,當年看起來是那麽明亮的一切,通過一個奇怪而可怕的命運,她便離我而去了。當我最親愛的她去世了,燈就永遠從我的生活中熄滅了。”(Artemis)
對美國曆史不熟,開始還以為是富蘭克林.羅斯福,原來是他長輩。不過看完後覺得這也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總統。 從小體弱多病,自己靠鍛煉成就良好體魄。 一生從事過自然科學,法律,政治。做過牛仔,軍人,總統。 娶了美人,續娶了青梅竹馬的好朋友,子女都是好樣的。 在任期間成績斐然,開創了美國新的時代,被雕刻在總統山,和華盛頓,傑斐遜,林肯並列。 做人如此,值了。乾隆號稱十全老人,我覺得這位羅斯福才當之無愧。(青衣一介 )
美國曆史係列:最年輕總統西奧多•羅斯福
發表於 2014-12-10 Xiao
美國曆史上先後有過兩位羅斯福總統,一位是本文要介紹的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稱為老羅斯福,另外一位是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我們以後會另文介紹),這兩位羅斯福總統不僅有著血緣關係,是遠房堂兄弟(一些傳媒稱富蘭克林·羅斯福為老羅斯福的遠房侄子是不確的),而且他們在美國現代曆史上也同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過,從政治立場來看,他們兩人觀點各不相同,老羅斯福屬於共和黨及其後的進步黨,而富蘭克林·羅斯福則屬於民主黨。
西奧多·羅斯福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5名。
老羅斯福原本是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利的連任競選搭檔,並在1900年的大選勝出後擔任副總統,1901年9月麥金利連任就職後不到6個月在水牛城(Buffalo)被刺不治身亡,老羅斯福匆忙趕到水牛城接替麥金利宣誓就職,時年42歲,成為迄今為止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老羅斯福不但是總統,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同時還是戰爭英雄、作家、曆史學家、自然科學史學者、探險家。在著名的拉什莫爾山國家紀念公園(Mount Rushmore National Memorial,又稱總統公園、總統雕像山)的總統雕像者群中,老羅斯福與華盛頓、傑斐遜和林肯並肩而立,可見他在曆史上地位之高。
老羅斯福1858年10月27日生於紐約市的富裕家庭,生活條件優裕,但他的體質卻很弱,還有哮喘,因此他刻意過牛仔般的艱苦生活,並十分注重身體鍛煉,這使他的體質得到大大的改善,並使他成為美國曆任總統中,最具牛仔形象的總統之一,他戴著牛仔帽、騎在駿馬上的照片便是他的招牌。
老羅斯福聰明好學,成績優異,加上家境好,因此順利考進哈佛學習,原本他對自然科學及海軍曆史很有興趣,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從政,因為他的教授告訴他,美國更需要有責任心、關懷社會大眾、能夠引導國家向前發展的年輕人。1881年老羅斯福年僅23歲時便當選為紐約州眾議員,從此步入政界;一年後他出版了一本研究海軍曆史的書<<1812年海戰>>(The Naval War of 1812),這本書奠定了他作為曆史學家的地位。
當選州眾議員、出版學術著作,老羅斯福在踏入社會後,春風得意,但1884年他遭遇了人生沉重的打擊,幾乎就此一蹶不振,那年嚴冬2月的一天,他失去了生命中最愛的兩位女性:他的母親與妻子在同一棟房子中先後去世,他的妻子死於產後症,而她的母親也在同一天因病撒手人寰。老羅斯福受此沉重打擊,對人生心灰意懶,對政治更加沒有興趣,於是搬到達科他州居住,隱居牧場、養牛度日,在那裏過著牛仔生活。然而,中部荒原般的生活難以留住老羅斯福的心,加上時間的醫治,兩年後老羅斯福再次回到紐約,重新回到他以前的熟悉生活環境,重入政界。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後,他辭去海軍部部長助理一職,組建了“美國第一誌願騎兵隊”參戰,騎兵隊成員驍勇善戰,後被稱為“羅斯福勇猛騎士”,老羅斯福也成為這場戰爭中的英雄。
美西戰爭結束後,老羅斯福被選為紐約州州長,1901年接替麥金利成為總統,1904年競選連任成功,當選總統,1915年就職,1919年卸任。在老羅斯福擔任總統期間,他為總統權力帶來新的刺激及動力,對內促使國會與人民走進步改良之路,對外帶領美國更加積極地進入世界政治舞台,他最喜歡引用的一句諺語是“柔聲細語加手持大棒”。
老羅斯福是共和黨中的激進改良派,他認為理想的政府應是國家經濟力量中各種矛盾、尤其是資本與勞工的仲裁者,政府應該保證公正地對待每一方。他在任期內大力使用總統職權,加強聯邦政府對經濟的幹預,尤其是對壟斷財團勢力的限製,比如他根據謝爾曼反托拉斯法迫使勢力龐大的鐵路財團解散,並起訴其他壟斷財團。
老羅斯福的政治理念及強勢作風推動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席卷美國的進步主義運動,進步主義運動適應了當時社會的改革需要,試圖平衡經濟發展中出現的財富不斷向寡頭集團集中以及一般民眾生活得不到應有改善的矛盾,各種改革涉及政治、經濟政策、社會等方麵,主要內容包括征收個人所得稅、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並以此為手段完善社會福利體係、調節貧富分化。進步主義運動是鍍金時代的產物,是對社會上彌漫的貪婪習氣強烈不滿的反彈。
老羅斯福在任期間,竭力推動巴拿馬運河的興建,他個人甚至認為這是他最大的政績。此外,老羅斯福也十分關注食品安全、國家公園的拓展,他推動立法保護環境、保障勞工利益以及保護食品安全。老羅斯福也因為調解日俄戰爭獲得了19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這是第一位獲得此一榮譽的美國總統。
1909年老羅斯福卸任總統後,曾前往非洲大陸及歐洲旅行。1912年他希望代表共和黨再次競選總統,但沒有得到共和黨內的提名,結果自組新的政黨參選,此舉造成共和黨分裂,使民主黨的伍德羅·威爾遜贏得大選,當選總統。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老羅斯福竭力鼓動美國參戰。1920年大選前,他曾被視為最有實力的共和黨候選人,但他的健康卻急遽惡化,他於1919年1月6日去世,享年60歲。他去世後,其子在電告其他親友的電文中隻有一句簡單的話:“老雄獅過世了”。
老羅斯福一生出版過18本書,內容廣泛;他也是虔誠的基督徒,定期上教堂主日崇拜;他在運動方麵涉獵頗多,包括拳擊、網球、登山、賽艇、水球和騎馬等。(此文章由 Xiao 添加到 文化與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