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月,新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召喚著我每周端坐在電視機前,當它為夏日的饌玉。但是,上周,我竟然在歌聲中打盹了 ,隻能通過油管倒放,補上錯過的那段。顯然《好聲音》於我,已經有審美疲勞了,正如沒完沒了的《非誠勿擾》。
為什麽《好聲音》的收視率逐年下降呢?原因應該有以下幾個。
一是形式不再新穎。
學員唱歌,導師轉身,導師唇槍舌戰地爭奪選手,原本是充滿懸念的環節,但現在卻令人麻木了 。隨著去年謝霆鋒和今年的王力宏幾乎每一個學員都轉身 ,讓我們對學員的被留下不存擔憂。而帥哥王力宏的出現,幾乎吸引了所有的選手,也讓爭奪學員的結果幾乎沒有懸念。
二是導師不再有趣。
今年的四位導師中那英和庾澄慶當然是老臘了。但是他們的語言,他們的風格,都沒有突破曾經的樣式。所以,觀眾無法眼睛一亮。尤其是庾澄慶,明顯地與學員有了代溝,盡管他的專業能力勿容置疑,製造笑料的努力也顯而易見。而李榮浩的騰空出世,讓人不得不去搜索網站腦補相關信息,雖然他是有實力和能力的。新加入的兩位導師,語言基本上中規中矩,失去了李健的機智和幽默。整個畫風就顯得平淡了。
三是歌曲不再熟悉
許是自己年齡的關係,前幾季總能冒出的一些能引起強烈共鳴的老歌現在幾乎沒有了。如張碧晨的《時間去哪兒了》、張赫宣的《你把我灌醉》、李代沫的《我的歌聲裏》、劉明湘 《漂洋過海來看你》代之的是很難第一次聽就覺得好聽的歌曲。比賽的結果,就成了技巧的比拚。而我等,則是技巧的門外漢 ,所以,在沒有共鳴的歌聲裏昏昏欲睡了 。
四是規則不再合理
本季設計了封麥和導師收生無上限兩個新規則。但是,幾場看下來,封麥根本隻是形式上的遊戲,且顯得很不禮貌和友善,更暴露了封麥者的不自信。而被封麥者依然可以通過手勢、手機簡訊表情達意。所以,封麥機製形同虛設。至於,導師收生無上限,則是尷尬了收不到學員的庾澄慶,也讓收生滿滿的王力宏力不從心吧。我甚至擔心王力宏對學員的一聲聲承諾隻是流於口頭。他哪來那麽多精力精雕細琢每一位學員?
五是學員不再多元
在參賽學員中我更多地看到的是音樂學院的學生。如若這樣,那麽非專業的選手就失去了參賽的意義。整個舞台似乎是音樂學院質量的比拚,而不是懷有音樂夢想的各行各業的歌者的比拚。相比之下,是不是《媽媽咪呀》顯得更為動人。寫到這,我忽然好想念李健老師的學員-----滿臉滄桑的康樹龍和他的《像我這樣的人》。
既然,《好聲音》的收視率一年不如一年了,那麽是不是到了它該鳴金收兵的時候了 ?畢竟,據悉這個節目的版權高得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