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影視音畫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進海明威的家

(2015-11-08 21:15:18) 下一個

(以上我拍的)

(這張是網上的清晰圖片)

在芝加哥風雪交加的一個周末,我無處可逛,便來到了海明威故居。


海明威故居,和一排外形相同的洋房並排,很多人開車弛過,都不會注意。


在我們閱讀外國文學的時候,更多的是喜歡前蘇聯的和法國的,而美國文學似乎印象不深,除了海明威、傑克倫敦,就沒有太多其他人了。而且,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具有極強的象征意義,閱讀和理解起來不比列夫托爾斯泰和大仲馬小仲馬等更容易。


海明威故居是一座掩映在古樹綠蔭中的兩層小白樓,海明威在這裏出生並度過童年時光。據悉這棟房子曾經幾番易主,後來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作家,根據海明威家族的照片,借助基金會收購和家族的捐贈,在一定程度上重現了曾經的麵貌。


在海明威的故居參觀,第一感覺是精致。無論是轉角的樓道,還是床上的帷幔,甚至是餐桌上的碗碟,鏡子的框邊,都是展示了這一家富裕的物質生活和良好的生活品質。


第二個感覺是溫馨。講解員告訴我們,海明威的祖父常在餐桌大談自己的驚奇經曆。海明威的祖父曾經營房地產,參加過南北戰爭,是一位閱曆豐富的老人。父親是個醫生,喜歡打獵,熱愛自然。海明威的祖父和父親又都是講故事的高手,這些素質融合在海明威身上,埋下了他寫作的種子,成就了他日後的輝煌。


第三個感覺是豐富。在故居的一麵牆上,展示著這個家族的照片。海明威家族中,女人們熱愛藝術(海明威的母親音樂美術兼修),男人們熱愛自然,富於冒險精神。一樓的老式鋼琴上擺放著一尊貝多芬的石膏像,書房的書架上有兩支貓頭鷹標本。海明威家族人口眾多,二樓被分割成很多個臥室,暖暖的風格,像個迷宮。所以,在這樣的家裏成長的孩子,童年的豐富是可想而知的。


海明威最後選擇在古巴生活,是不是與他早年所聽故事中的描繪有關。他說他被古巴寬闊、碧藍的河流、美味的熱帶水果、芳香的咖啡、世界知名的煙草所吸引。他在古巴釣魚、度假、寫作並寫出了令他獲得普利策獎和諾貝爾文學獎的《老人與海》。


他曾經這樣描述古巴:“我熱愛這個國家,感覺像在家裏一樣。一個使人感覺像家一樣的地方,除了出生的地方,就是命運歸宿的地方。”所以他留在古巴(他離開古巴的第二年就自殺了。)


“那麽我們呢?出生在中國,歸宿在他國,是因為太愛這個給予我們新護照的國度還是聽從了命運的安排?”離開海明威故居,迎麵是漫天大雪,我不敢多想。疾速回家----回我在國外的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頤和園 回複 悄悄話 我也喜歡海明威。我讀他的海與老人讀得淚流滿麵,而其他英文作品好像很少有能打動我到流淚的地步。我不說自己英文水平不佳,隻說海明威是個偉大作家,哈哈,我矯情吧?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你最愛的地方, 你願意保護她的地方, 你願意為她付出的地方 , 就是你的國, 你的家。
滿池嬌 回複 悄悄話 老洛克菲勒的祖先來自法國和德國,法國和德國都來和老洛克菲勒攀親。 人家老洛克菲勒根本不理這套, 說: 我就是美國人。地道的美國人。

中國人被洗腦的太厲害了, 太自卑了。
Kaile 回複 悄悄話 他愛冒險,生活漂移不定,想表現出勇敢但內心其實很辛苦。
linmiu 回複 悄悄話 感謝博主帶我們神遊,要是再發點裏麵的照片就好了(可能是不讓拍照吧)。
您最後提出的問題似乎具有永恒的意味,出生國,收養國,或是我們成年後自己找到的心靈故鄉,那是文明、價值觀、精神氣質等綜合因素令我們尋尋覓覓且最終認定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