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幾句魯迅先生吧
(2007-02-03 12:02:09)
下一個
讀書是要受影響的. 煙火不進的人也有吧, 大概不多. 那個寫<<天路曆程>>的班揚說對自己影響最大的書是聖經, 估計不少人都和他有同感. 極少看到有人, 特別是寫過東西的人, 說他們在文字上類似孫悟空, 可以從石頭裏蹦出來. 受影響是一件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 從中可以看到一個人的心路發展.
早上看到黃鸝的新文章, 他談到了魯迅先生, 我覺得很高興, 一來是他寫的很合我的心意, 嗯, 怎麽說呢, 我一邊看呀, 一邊覺得那應該是我寫的. 另外呢, 魯迅先生正好是對我影響巨大的一個作家. 從文學的角度, 還有從思考世界的角度, 除了他, 給我致命影響的作家, 還有卡夫卡和張愛玲.
我一直覺得中國現代的作家裏麵, 對於普遍人性的探索最深刻的, 隻有魯迅先生和張愛玲, 單從這一點, 他們便足以不朽. 當然, 這話會有很多人不同意, 恐怕連他們自己也未必讚成. 魯迅先生考慮過自己的不朽嗎? 我覺得沒有, 真正可以不朽的人, 是不會想到這個的. 張愛玲雖然說過什麽" 出名要趁早 ", 唉, 這句話如今可害死了不少青少年, 但她同時也知道, 人生的底蘊, 不過是荒涼. 不朽, 也隻是過眼雲煙.
黃鸝說魯迅先生的小說成就最高, 我很讚同. 他的小說, 從<<狂人日記>>到<<故事新編>>, 從內容到寫作格式, 不斷在超越, 幾乎沒有一篇給人重複的感覺. 我不知道現代的作家裏, 還有誰可以做得到.
黃鸝覺得要了解魯迅先生, 必須先讀他的小說, 因為它們從根本上表達了他對社會對文化的看法. 很有道理, 然而我總覺得, 讀他的小說, 還不是為了了解他, 換句話說, 倘若一個人想了解當時的( 甚至是現在的 )中國人, 最好先讀他的小說, 因為那是一麵麵鏡子. 若想了解魯迅先生呢, 先讀他的散文也許更好些.
我這麽說沒有足夠的根據, 純粹是出於我個人的經曆. 我看他的第一部作品, 就是<<野草>>. 一輩子都忘不了它所給我的震撼.
<<朝花夕拾>>是他的回憶, 裏麵有可愛, 溫馨, 從容, 鎮定, 也有苦悶, 傷感和辛酸. 很多地方都讓我笑了, 是真的被逗笑的, 就跟我看到他寫的" 烏鴉炸醬麵 "時一樣笑, 笑得很高興.
讀<<野草>>就不太能笑得出了, 除了" 我的失戀 " 跟" 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以外, 我再也笑不出了. 但<<野草>>裏麵有魯迅先生更多的個人的成分, 他自己深切的孤獨和寂寞, 他對人和世事的失望和困惑. 這集子裏有很多地方談到死亡, 談到地獄, 還有複仇.
從前上中學的時候, 老師一提到<<野草>>, 便說那是一部犀利的戰鬥的檄文. 我對此十分困惑, 因為直到今天, 我的確看到了犀利, 可沒怎麽看出戰鬥來, 是不是我的眼睛有問題啊? <<野草>>給我的感覺, 並不是當荒原上的野草們奮然掙紮出地麵的那一刹那, 而是它們被深埋在地下, 無邊的黑暗中, 幾乎窒息的瘋狂.
關於小說的概念, 其中一個是講小說是虛構的故事, 當然啦, 它要來源於生活. 該死的, 我一點兒都不喜歡這句話, 文學作品哪一個不是來源於生活啊, 生活是一切的底子, 幹嗎老得強調什麽什麽是來源於生活?
我想小說的虛構性, 應該是它對原材料的剪裁, 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有的太單薄, 隻有某個點具有爆發力, 或者又太豐厚, 都寫出來反而消弱了作者最希望表達的, 所以必須有所取舍, 有所加工. 因此對我個人而言, 小說的所謂虛構性, 不過是它的戲劇性.也由於這個戲劇性, 小說不能走題, 它應當是圍繞著一個中心畫圓, 至於用什麽方式, 那就看你的本事了.
散文更容易些, 它至少有個" 散 "字可以墊底, 隻要你神不散就成了. 可話又說回來, 這" 神 "究竟散沒散啊, 誰知道, 還不是你自己說了算?
散文的自由, 決定了它的個人化.
說到魯迅先生的論爭, 是指他的雜文吧. 黃鸝覺得最沒藝術價值, 也最具備社會價值. 我老是搞不清楚什麽才算藝術價值, 就不說這個了, 那麽社會價值的體現, 其實從魯迅先生的雜文來看, 也就是它們的論爭性.
咱們中國人很有意思的一個地方, 就是害怕爭論. 動輒便有和事佬出來說什麽" 以和為貴 ", 完全不理會青紅皂白. 我特別討厭這樣的東西, 就為了達成所謂的" 和諧 ", 對是非黑白不聞不問.
魯迅先生為人所詬病的一個焦點, 就是他愛爭論, 總是想說出一個道理來, 這就讓很多願意" 以和為貴 "的人不喜了. 當然,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得說得一清二楚, 有些是與非並沒有特別的必要. 可是, 這不等於凡事不可理論, 更不等於爭論就是沒意義的, 就是不好的.
咱們說" 和諧 "說了也有千年了吧, 可咱們什麽時候真的和諧過呢? 最擅長玩心術, 最喜歡窩裏鬥的, 好啦, 好啦, " 之一 ", 有咱們自己吧? 我總覺得, 什麽時候咱們把真理擱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了, 也許才能好好的談談什麽是和諧.
打架嘛, 不是病, 打不好才要命呢.
近年來關於魯迅先生的解讀, 有些已經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比如我看到過有人寫文章, 論述魯迅先生若活到37年後會不會當漢奸, 怎麽也不想想, 曆史是無法假設的, 更不要說去假設另一個人的假設的生命階段會發生什麽事情了.
都說一個人要蓋棺才能定論, 卻偏偏還要把死了的人從墳墓裏拖出來, 控訴他若是還活著會幹什麽可惡的勾當, 拜托啊, 笑話不是這麽寫的.
魯迅先生說的很多話, 都離不開當時的文化環境, 離不開當年的政治氛圍.黃鸝論述的關於" 少看中國書, 多看外國書 "的問題, 已經非常透徹了. 我想說的是, 聽人說話, 要聽到骨頭裏的, 最好不要僅僅從字麵上理解, 不要望文生義, 否則冤假錯案少不了.
說一個笑話吧, 其實不算笑話, 是真實發生過的.
A說:" 你以後肯定會做對不起我的事. "
B說:" 等我做了你再指責我也不遲. "
C說:" 你怎麽知道B會做什麽? "
A說:" 我覺得是這樣的. "
我希望黃鸝的讀書筆記能一直寫下去, 我比較糊塗, 看他的文章, 我會清醒一些, 功德無量啊, 嘿嘿, 寫吧, 寫吧.
閑聊幾句, 算是我的讀後感啊.
國人不喜歡辯論,原因很多,比如怕得罪人;擔心自己在辯論中輸掉;辯論世事的時候東拉西扯到人事;自己可以信口開河但不準他人講道理...
黃鸝最近寫的是非常有意思:)
哈哈,據說有的電影裏有的人是這麽說話滴:))
國人沒有辯論的勇氣和習慣還是因為權威或主流文化的不能兼聽吧, 說到底還是一種思想的狹隘。
人一旦進入主流文化, 或者精英的圈子,人格似乎就高尚了,就可以居高林下看待不同的思想和聲音了。 這是把人性過於簡單化的一種思維定勢吧。
剛看了一點兒黃鸝寫的魯迅故事, 也很有意思。
下周好!
我非常喜歡"故事新編",太可愛了,可要真拍成電影的話,導演沒有相似的幽默感和想象力,估計是拍不好啊:)
那個笑話嘛,發生的時候我在場,絕倒,主要是因為A對假設的誠懇:)她是真相信自己所說的話.
那個笑話是不好笑,A讓人聯想到是個不好伺候的女孩,如果那個A是個男的就更糟糕了。
我也是很反感假設曆史。曆史本來就是已經發生過的事,這樣的假設除了無聊,沒有一點sense. 假設的對象必須具有多種可能性,而曆史偏偏不是。一個人的為人本來就是通過他所處的特定的環境和事件去體現的,如果你把這些都“假設“掉,再去推論他的所作所為,一點意思都沒有。
你這麽一展覽,我覺得我寫得確實不錯啊,至少讓人看懂了:))
BTW,我很喜歡你這個笑話。我經曆過這樣的事情,當時我以為是笑話,後來知道那不過是一個借口。
因為這個經曆,我後來發明了一句名言:
誤會就是因為把笑話當真,把真話當作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