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聊哲學,特好玩!(三)
(2006-11-19 06:43:38)
下一個
昨天audree說哲學是讓人腦袋疼的東西,我想他說得對,因為哲學在我們所熟知的範疇內,幾乎都沒有肯定的界定和答案。
人的存在,其中的一個向往,是追求結果,雖然我聽到無窮多的人在強調過程的重要性,他們的意思是,沒有過程,你就不會得到那個結果。也就是說,過程的意義在於對結果的追求。
風穀也恰好在昨天說將來總會好起來的,我剛剛對此表示了最深的懷疑,不是懷疑她,而是懷疑這種信心。
以前二仙說:“你之所以不能信上帝,最主要的原因是你總在懷疑。”
我也看到audree的觀點,“信神的人,不需要思考為什麽,隻要相信就好了。”當上帝在他的天庭裏微笑,這個世界是平靜的。
我想上帝並不拒絕思考,他隻是要我們按照他的思路,因為他是唯一的真理。而我的問題是,不能認可這一點。
因為一個遙遠的心結,我曾經花了幾年的時間,試圖接近上帝。周日去教堂,參加教徒們的聚會和查經班,禱告,向我不相信的對象禱告(這個感覺實在是太糟糕了).......
我做了能做的一切,結果是有一天,當我走出教堂的門時,一下子暈倒了。等我睜開眼睛時,人還躺在地上,透過人們關注的臉,看到了蔚藍的天空,藍得近乎透明。
霎那間,我的心和身體都極其安寧,我知道自己終於明白了一件事,上帝永遠不會再進入我的世界了。
我接受了一個現實,在我的小世界裏,原來是隻有我自己的,孤單,豐盛,寂寞,平靜,憂傷,快樂。
不好嗎?其實也很好的。我說的是真心話。
後來告訴二仙,她說:“別擔心,上帝沒有放棄你。”
我說:“不,是我放棄了他。這一次我不會再回頭,你也不要再為我禱告,我不要了。”
記得當初來德國,我本來很想去海德堡讀哲學的,但沒有成行。願意學是由於興趣,那些模模糊糊的東西對我有極大的吸引力,就如我和朋友們在談哲學這個話題,也不是想得出什麽有用的結論,而是實在好玩。
平生最大的遺憾之一,是沒有足夠的聰明去學理工科,我的邏輯性也差得驚人。喜歡依然喜歡,科學有一種魔力,它告訴我們那些所知道的東西,盡管不停地修修改改,它總是有結論,而我們在一段時間裏是能夠信任這些結論的。總之,科學讓我覺得踏實可靠。
神學又是另外一個情況了。它堅定地聲稱對一切都有了肯定的答案,我們隻要相信和接受就好了,這是神學最可愛的地方。至於神學對人的作用,我也有略微不同的看法,以後再談吧,不然又要走題了。
可以說一點的是,我覺得神學的對象不是虛幻的,雖然我不能相信有神的存在。我是說自己不能相信,而不是在說它真的不存在,我沒有證據下結論。
各類神的意義,或者說上帝的意義,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對象,因為沒有對象,人很可能是虛無,人在對象的參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由於對象而認識到一個更客觀的自己。
隻要人不是虛幻的,神也不會是。
為什麽?它的安慰和信心都是真實的,誰可以否認這些真實的力量?
但哲學說,我們對於無知的東西其實是不具備知識的,我們不能以為自己已經懂得。
這就又回到一開始聊天時不斷被提出的那個問題了,為什麽我們要在不能解決的問題上花費時間呢?
嘿嘿,就連羅素也說過,那些貌似智慧的東西,到底是真的智慧,還是一些極其精煉的愚蠢?
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哲學家,每個人都在自身的孤寂中尋求著與社會的和解,有意的,無意的。
某些安寧是不必要的,正如某些困惑和混亂可以把我們帶入一個新的領域,不要試圖去回避。
寫到這裏,忽然心情低落,不寫了。
下次再跟清靜蓮花談談她說的選擇,親密,自由的問題。
...............................這個家夥有點兒象我.............................
哲學告訴我們信仰有危險。
如是而已。哈哈
先好好休息,咱們再好好聊:))
愛研究哲學的,都是愛智慧的, 可要通過研究哲學搞清楚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怎樣活著,為什麽, 的確很難很難.
信仰像是哲學的實踐. 選擇一種信仰,就是選擇一種人生觀的框架, 看世界的框架, 再用於生命中,在實踐中體會一種信仰/哲學的可信性.
最初信仰的選擇或許是部分理智部分情感的原因, 但最終真正信,一定是通過生命實踐的檢驗能夠體會到那些就是真理.
所以給個人以信仰自由是個明智的辦法, 讓人們有通過實踐認識真理的自由空間. 每一個生命就是一種哲學的實踐.
也謝謝你想著我, 祝好:))
人的精神力量是無窮的 -- 我就想到這一句, 才盡了, 湊個趣。
:)
珍-古德爾是一個科學家,可是她沒有受過正規的科學教育。這反而她有了更開放的視野,去做出她的科學發現。
珍-古德爾是一個基督徒,可是她喜歡佛教裏“業”和“輪回”的說法。她的宗教觀更像愛因斯坦,是無限的崇敬,而不是無條件的馴服。
珍-古德爾是一個素食者,可是她理解非素食者們的需要。她致力於改善環境和尋找替代品,而不是號召激進的運動。
作為一個科學家的基督徒,她相信進化論。她沒有去窮追那所謂“失落的一環”,因為她無法否認她在非洲見到的千千萬萬的化石,那都是逐漸被發掘出來的沒有失落的環節。她卻不因為進化論而懷疑上帝的存在。在她的書裏,我們能清楚地看到一個科學家的胸懷。真正的科學家,並不是把宗教當作敵人。就像卡爾薩根在Contact裏,借牧師之口所宣揚的:“約束我的契約和約束阿洛維教授的契約是不一樣的,但我們的目標是一樣的 ---- 追求真理!”
放心吧,雷鳥他們都可好了:))
我本來給你寫信了,可才發現被退回來了,明天再試,我還就不信發不到你手裏:)
我去呼呼了,也祝你和大家晚安啦。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新的太陽,想到這個我就很高興:))
雷鳥啊, QQ 寫的急, 其實你說的又何嚐沒有道理呢? 我原來非常喜歡哲學的, 羅素整本西方哲學史上下冊不知讀了N遍. 我的許多文章都還帶滿濃的哲學思考. 是的, 信教之後, 不想了. 基督教的邏輯, 事實, 信念, 激情....接受了, 就不再想了. 我有個兄弟筆名就叫我不再渴, 就是這個道理.
問題是, 還有疑問, 對我來講, 不可能沒有疑問的. 有的疑問還是非常根本性的. 於是就會思考, 找出路. 耶酥也說了, 你求, 就會給你, 就象你叩門, 就會給你開門一樣. 所以我也就放著膽子去思考過. 這篇, 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606&postID=4546
就先說這麽多吧. 有緣再來聊, QQ 有啥不妥, 盡管抨擊阿 :) 艾姐幫我兜著:) 謝謝艾姐, 謝謝各位.
祝福大家!
祝你下周順利愉快!
宗教也是需要思考的,上帝的語言也需要深思後的理解和接受。
謝謝,祝好!
神學是有點限製人的思維。但真的信神靈的人,內心非常快樂。
人需要有個信仰,哲學的思考是達不到這個目的的。
信仰神學的,也可分為幾個層麵。有一些人是沒有理由就相信的。但對於一些理工科出來的人,信仰神學是對於宇宙茫茫和人生浩瀚的一種投降。牛頓和愛因斯坦是此類代表。他們的思維已經超越了哲學的思考階段,尋而未果,轉而求助神學。
我是算理工科的出身,內心尋找的過程,還沒有停止。也有過IRIS相似的教會經曆。但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讓我信服的東西。
艾麗思的懷疑讓我想起Kenneth Burke說過一句話,“Certainty is cheap”,這句話說得很重,也是一種哲學吧。用Ernesto Laclau的話說,正是這種radical uncertainty,才使得自由或關於自由的討論成為一種可能,哪怕僅僅是一種可能。
另外說起神學不要求思考,似乎是把神學和宗教這兩個不同的概念混淆了。但即便是宗教,也不能簡單地說不需要思考吧?
我對宗教的認識非常膚淺,望諸位不吝賜教。我是這樣想的,既然上帝是全能的,所有的問題都有了答案,當然就不用再思考了,不是嗎?我不是在翻舊帳,但哥白尼,布魯諾和伽利略不就是因為思考得太,有自己的見解多而被教廷所不容的嗎?
我認為,人的思考時有局限性的,比如說,我們會被環境、自身感覺等因素束縛,這如同一個封閉的子集,而世界卻是無比的廣闊,以有限探無限,畢竟無能為力。再打個比方,如果我們是狗,我們能不能理解飛機是怎麽飛上天的?恐怕不可能吧。
孔夫子說: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僅僅思考是不夠的,如果能向真正有見地的善知識學習,不是更有效果嗎?當然思考也是不可缺少的。
說話欠思考:))
俺信教, 可整天思考阿.
緊著去教會, 回頭再來和你計較: BTW, 俺很尊重佛教:) 真的.
對我來說,如果精神上需要寄托,不停的思考就能做到,並不需要某個看似具體,實際上很飄忽的形象。
希望不會得罪信教的朋友。
這些之所以難懂,恐怕和它的概念有關,從抽象到抽象。也沒法具體,一旦具體就被限製住了,沒辦法推而廣之。這和物理公式一樣,描述的是具體狀態,但具體狀態和公式也有很大差別,取決於條件。
嗬嗬,我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也相信上帝不是絕對真理。我相信佛教的理論,比上帝道理寬廣得多,對世界和人的論述,非常完整,一個非常精美的框架,也非常合適我們這些喜歡懷疑的人。不僅有理論,還重在修證,我是完完全全的服了。
如果說有用,信仰的作用比哲學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