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十一: 人與自然(下)

(2006-10-25 13:11:32) 下一個


人類的綠色意識必須朝前於我們地球的綠化,綠色意識就是關心,拯救和共同承擔。
                                             --M.S.SWAMINATHAN,IUCN前任主席


自然保護(nature conservation)從狹義上講,是指保留某些地區使其處於不受認為幹擾的自然狀態下,目的是觀賞,科研,保存物種資源等等。從廣義上看,自然保護是對一切自然資源的妥善保護和合理開發,從而保證長久持續的生態平衡以及健康的人類生活質量。

在世界範圍內,至上個世紀末,已經有8163個保護區(數字依然在增加),涵蓋7,5億萬公頃的海洋和陸地生態係統,占地球表麵的1,5%或國家土地麵積的5,%。

自然保護區 natural reserve

  是保護珍貴和瀕危動、植物以及各種典型的生態係統,保護珍貴的地質剖麵,進行自然保護教育、科研和宣傳活動,並在指定的區域內開展旅遊和生產活動而劃定的特殊區域的總稱。又稱“自然禁伐禁獵區”(sanctuary),自然保護地(nature protected area)等。

自然保護區往往是一些珍貴、稀有的動、植物種的集中分布區,候鳥繁殖、越冬或遷徙的停歇地,以及某些飼養動物和栽培植物野生近緣種的集中產地,具有典型性或特殊性的生態係統;也常是風光綺麗的天然風景區,具有特殊保護價值的地質剖麵、化石產地或冰川遺跡、岩溶、瀑布、溫泉、火山口以及隕石的所在地等。


       世界各國劃出一定的範圍來保護珍貴的動、植物及其棲息地已有很長的曆史淵源,但國際上一般都把1872年經美國政府批準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護區。

        20世紀以來自然保護區事業發展很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世界範圍內成立了許多國際機構,從事自然保護區的宣傳、協調和科研等工作,如“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等。目前全世界自然保護區的數量和麵積不斷增加,並成為一個國家文明與進步的象征之一。

中國古代就有樸素的自然保護思想,例如,《逸周書·大聚篇》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夏三月,川澤不入網罟,以成魚鱉之長。”的記載。官方有過封禁山林的措施,民間也經常自發地劃定一些不準樵采的地域,並製定出若幹鄉規民約加以管理。此外,所謂“神木”、“風水林”、神山”、“龍山”等,雖帶有迷信色彩,但客觀上卻起到了保護自然的作用,有些已具有自然保護區的雛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建立自然保護區方麵得到了發展。1956年我國建立了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自然保護區——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到1988年底,已建立各級自然保護區460處,其麵積約占國土麵積的2.4%。其中吉林省長白山自然保護區、廣東省鼎湖山自然保護區、四川省臥龍自然保護區、貴州省梵淨山自然保護區、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自然保護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與生物圈計劃”列為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的作用

①為人類提供研究自然生態係統的場所。

②提供生態係統的天然“本底”,對於人類活動的後果,提供評價的準則。

③是各種生態研究的天然實驗室,便於進行連續、係統的長期觀測以及珍稀物種的繁殖、馴化的研究。   

④是宣傳教育的活的自然博物館。

⑤保護區中的部分地域可以開展旅遊活動。

⑥能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環境和保持生態平衡等方麵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自然保護區的類型

按保護對象和目的可分為6種類型:

① 以保護完整的綜合自然生態係統為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例如以保護溫帶山地生態係統及自然景觀為主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以保護亞熱帶生態係統為主的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和保護熱帶自然生態係統的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等。

②以保護某些珍貴動物資源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如四川臥龍和王朗等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範大熊貓為主,黑龍江紮龍和吉林向海等自然保護區以保護丹頂鶴;四川鐵布自然保護區以保護梅花鹿;福建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上文昌魚。


③以保護珍稀孑遺植物及特有植被類型為目的的自然保護區。如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以保護銀杉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黑龍江豐林自然保護區及涼水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紅鬆林為主;福建萬木林自然保護區則主要保護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廣西上嶽自然保護區,保護對象是金花茶。

④以保護自然風景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和國家公園。如四川九寨溝、縉雲山自然保護區、江西廬山自然保護區、台灣省的玉山國家公園等。

⑤以保護特有的地質剖麵及特殊地貌類型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如以保護近期火山遺跡和自然景觀為主的黑龍江五大連池自然保護區;保護珍貴地質剖麵的天津薊縣地質剖麵自然保護區;保護重要化石產地的山東臨朐山旺萬卷生物化石保護區等。

⑥以保護沿海自然環境及自然資源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護區。主要有台灣省的淡水河口保護區,蘭陽、蘇花海岸等沿海保護區;海南省的東寨港保護區和清瀾港保護區(保護海塗上特有的紅樹林)等。

  由於建立了一係列的自然保護區,中國的大熊貓、金絲猴、坡鹿、揚子鱷等一些珍貴野生動物已得到初步保護,有些種群並得以逐步發展。如安徽的揚子鱷保護區繁殖研究中心在研究揚子鱷的野外習性、人工飼養和人工孵化等方麵取得了突破,使人工繁殖揚子鱷幾年內發展到1600多隻。又如曾經一度從故鄉流失的珍奇動物麋鹿已重返故土,並在江蘇大豐縣和北京南苑等地建立了保護區,以便得到馴養和繁殖,現在大豐縣麋鹿保護區擁有的麋鹿群體居世界第三位。此外,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原始林中,發現了原始的喜樹林。有些珍稀樹種和植物在不同的自然保護區中已得到繁殖和推廣。


我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方式

  我國人口眾多,自然植被少。保護區不能像有些國家采用原封不動、任其自然發展的純保護方式,而應采取保護、科研教育、生產相結合的方式,而且在不影響保護區的自然環境和保護對象的前提下,還可以和旅遊業相結合。因此,我國的自然保護區內部大多劃分成核心區、緩衝區和外圍區3個部分。

  核心區是保護區內未經或很少經人為幹擾過的自然生態係統的所在,或者是雖然遭受過破壞,但有希望逐步恢複成自然生態係統的地區。該區以保護種源為主,又是取得自然本底信息的所在地,而且還是為保護和監測環境提供評價的來源地。核心區內嚴禁一切幹擾。

緩衝區是指環繞核心區的周圍地區。它是試驗性和生產性的科研基地,如飼養、繁殖和發展本地特有生物;是對各生態係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等進行研究的地區;也是保護區的主要設施基地和教育基地。

  外圍區位於緩衝區周圍,是一個多用途的地區。除了開展與緩衝區相類似的工作外,還包括有一定範圍的生產活動,還可有少量居民點和旅遊設施。

從另一個角度,保護區客分為兩大類:絕對保護區和資源收獲保護區。在絕對保護區中,自然景觀占絕對優勢,相對沒有人類居住的影響,而資源收獲保護區通常在政府控製下進行自然資源的有限收獲。

絕對保護區又可分為絕對自然保護區,強調以最小的人類幹擾進行重要自然價值的保護;國家公園,如黃石公園,具有各種顯著的生態係統特征,人們隻要不威脅幹擾就可以參觀遊覽;自然紀念保護區,麵積比較小,僅僅保護一個壯觀的自然特征或古跡。

一個保護區怎樣才能長期地維護下去,取決於在生態上,社會上,經濟上如何與人類活動相互結合。它們必須徹底改變“堡壘式公園”的外觀和方式,即人們必須從觀念上打破以往“圍牆式”的保護意識。正如DAVID HALES所說:“我們過去以為四周的圍牆會保護我們的公園,現在我們發現,它們可能是監獄,而不是堡壘。”


附注:
      不小心手受了傷,幾乎不能持續在電腦上敲字,所以從百度百科中找到了一篇相關的文章,內容更詳盡,我的工作隻是從新編輯整理,有一些輕微的增減。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對照原文參看。

http://bk.191mf.com/view/30757.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