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從杭州乘高鐵二十分鍾就到了紹興站。

打個出租車到酒店,紹興的高鐵站到市裏大概要半個多小時。

酒店裏和紹興的街道上一樣,很冷清的。

放下行李,出了酒店的大門就是魯迅故裏了。

先來到魯迅記念館看看。天上時雨時晴。

參觀是免費的,但要出示護照,又回酒店去拿了護照。二層樓的展廳,介紹魯迅的生平。

魯迅小時候讀過的書本。

魯迅創造的二個最為深刻和令人熟知的人物 - 孔乙己。

另一個是阿Q。

魯迅記念館的後院。

從魯迅記念館出來,剛剛下雨的天放晴了。

路邊上的這家店據說是紹興做的最好的油炸臭豆腐的店。

排了半個多小時的隊。

一份一份地做的,每份10元。

和上海的油炸臭豆腐完全不一樣的,長方形的,外皮炸的很脆,裏麵也是很幹的,沒什麽臭豆腐特有的香味。

這裏吃油炸臭豆腐是要淋上點甜麵醬和辣椒醬的,味道一般般。

坐在店裏吃完油炸臭豆腐繼續逛魯迅故裏。 這裏的景點的外麵都有館內人流的提示牌。這點真的很好,如果人太多了就可以先去其他的地方玩,不用在一個地方擠在一起。

這是三味書屋。是晚清紹興府城內著名私塾,用魯迅的原話來說就是“全城中稱為最嚴厲的書塾”,魯迅12歲至17歲在此求學。

書屋是三開間的小花廳,文物保存的很完好,從房屋建築到室內陳設及周圍環境,劇說基本上都是當年的麵貌。

魯迅的座位在書房的東北角,這張硬木書桌是魯迅使用過的原物。

這是魯迅周家的祖屋。

大廚房。

魯迅故居,這是一幢中式兩層樓房。一切陳設均按當時實際情況原樣成列。這裏可以看到魯迅家裏的客廳(通常用來吃飯和會客的)、臥室、廚房、菜園(百草園)

小客廳。

小天井。

小菜園 - 百草園。

魯迅筆下的這個園子是這樣的 - 這個荒蕪的園子,不僅瓦礫成堆,雜草叢生,而且有樹木、蔓藤和飛鳥蟲獸,是孩子們遊玩的好地方。還是跟以前很像的,就是後麵多了一些高樓。

夕陽下的百草園。

出了魯迅故居,太陽西下,街上行人和遊客更少了,走回酒店。

這是住的酒店大門傍的餐館 - 鹹亨酒店,外間是做散客的生意的,一碗黃酒,一碟茴香豆可以坐上一個下午,門口的雕塑像就是有名的孔乙己。

裏間是餐廳,在廚房那裏點了菜後就找個座位坐下。

有一百多年曆史的飯店了。

菜都是早就做好了的。服務員一會就把菜端來了。

在紹興一定要嚐的茴香豆,第一次吃,有種特別的香味,可能就是茴香了。

油炸花生和小魚幹,這個花生炸得正正好,非常的香。

紹興的名菜 - 黴幹菜紅燒肉,這裏的黴幹菜確實做的很好,菜裏吸滿了濃濃的肉香味。

這是泡椒脆藕,非常的好吃,有點泡菜的酸辣。

一碗黃酒,平生第一次喝黃酒,以前一直是很不喜歡黃酒的味道,不過這次入鄉隨俗,要了半斤的黃酒。

第一口真的是不好喝,不過越到後麵越覺的不錯,入口很溫和,很有回味的。吃完飯就回樓上房間休息。

第二天一早下樓去餐廳吃早飯。

餐廳裏都沒客人,我是第一個。

自助餐,半個鹹鴨蛋和一塊紹興乳腐。

早上又吃黴幹菜紅燒肉。

這個油汪汪的鹹鴨蛋超級的誘人。

白粥加鹹鴨蛋,人間美食。

糖水桂圓。

糖粥。

清晨的紹興,小橋流水人家,很安靜的。今天準備走走紹興的大街小巷。

這是紹興有名的倉橋直街。

紹興有名的老街,有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致,青石板、濕苔蘚、烏篷船就是這裏的標誌。

河道兩側,以水鄉傳統民居為主,每家後院都有一個小河埠,為紹興城內典型的“一河五街”格局。民居大多建於清末民初,其中有各式台門43個。

這些建築基本上建於清末民國初期,也有一些是仿古的新建築。居民開的小餐館·。


中藥房。

紹興特產小店,後麵都是各個年份的黃酒。

安靜的小河人家。

靜靜的街道。

又是一家賣油炸臭豆腐。

買了一個油炸蘿卜絲餅。

上海叫蘿卜絲油墩子。很好吃的。

老街的盡頭。

茶館春色。

待客的烏篷船。

看到有賣黴幹菜餅的。


和杭州的做法不一樣,杭州的是把黴幹菜揉在了麵裏,這裏是夾在中間的。不管做法怎樣,都是很好吃的。

煎豆腐,比油炸臭豆腐好吃。

這個木蓮酒釀看著不錯。

要了一碗。

太好吃了,清涼可口,一股濃濃的酒釀香味。

各種早茶的點心。

烤香腸。

黃酒棒冰,沒有試。

走去有名的沈園看看。

沈園,又名“沈氏園”,南宋時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園,始建於宋代,初成時規模很大,占地七十畝之多。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綠樹成蔭,江南景色。

梅花。

沈園為國家5A級景區,是紹興曆代眾多古典園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園林。

陸遊曾在此留下著名詩篇《釵頭鳳》。詞於壁間,極言"離索"之痛。唐琬見而和之,情意淒絕,不久抑鬱而逝。晚年陸遊數度訪沈園,賦詩述懷。


這是紹興市中心的大劇院。

大購物中心前的廣場,冷冷清清的。

紹興的書聖故裏。

這裏的曆史街區是目前紹興市區曆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


紹興名士“書聖”王羲之故宅。現在是一所寺廟了·。

王羲之的作品-蘭亭序。

紹興書聖景區位於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東起中興路,西臨解放路,北至環城北路,南到勝利路,總麵積約0.8平方公裏。

景區布局為前街後河,有眾多名勝古跡,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講寺、蕺山書院、題扇橋、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等鑲嵌在街弄間。

在家門口燒黴幹菜紅燒肉和聊天的紹興阿婆。

曬雪裏紅。


大宅人家的廳堂。

庭院。

晚上回酒店吃晚餐。

自助餐,當中的是德國的烤豬蹄。

清蒸大閘蟹。

冬筍臘腸。

白菜湯。

海鮮。

左麵的不知是什麽。

打開裏麵是這樣的。

甜點。

吃完飯沒事,走去沈園看晚上的演出,紹興戲和現代歌舞。

第三天一早乘出租去了紹興高鐵站乘車回上海。

紹興的高鐵站是我所見過的最空的一個高鐵站。

回上海的高鐵也是很空的,一個小時多一點就到上海了。

很高興得知紹興也開通了高鐵,爭取今年秋天過去看看. 一直跟讀你的遊記,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