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草是東京的發源地,而淺草寺也是東京最古老的寺廟,也是日本現存的具有江戶風格的民眾禪拜和遊樂的地方。 如果把觀光的人數也算在內的話,一年大概有3000-4000萬人來淺草,按照寺院、神社的參拜、觀光人數排行,這裏是日本的第一位。


穿和服的女孩。


燒香的人。

看見一個和我拿一樣相機的人。

章魚燒, 十年前第一次吃章魚燒就是在淺草寺。

這次來淺草寺的最大的目的就是找這家店,大黑家。門口有幾個國內來的遊客在拍照,等他們拍完了才走過去。

大門緊閉,裏麵也看不出有燈光,也沒有人進和出,不知開門了沒有,想了一下還是拉門看一下,裏麵已有好多人了,趕緊進去,老板娘好熱情。

一坐下來熱茶和菜單就遞上來了。
大黑家成立於1887,是家以天婦羅蓋澆飯出名的百年老店了,他的天婦羅是淋了特製的醬汁的,外麵的皮是軟綿而吸滿醬汁的,但不油膩。

點好了天婦羅蓋澆飯定食後,一會就端上桌了。

打開看看。

好香。

一碟醬菜。

下麵的米飯。

開吃,這個是蝦,入口爽滑香嫩。

這個看上去有點像疏菜。

原來是青辣椒。

這個是魚肉。

我對淋滿醬汁的白米飯是最沒有抵抗力的。

真的是太好吃了,下次再來。

淺草出來後坐地下鐵去了江戶博物館。

過去江戶人民生活的模型,製作的非常的逼真。


人物栩栩如生。

三弦琴表演,右邊好像是表演人的名字。

演奏的曲子非常的好聽。

這二個好像是兄妹。


1857年的一幅日本多色水印板畫的技術介紹。
每一道工序的木刻板。

每一個木刻板印一個部位。


最後的成品

日本學校各年代的午餐。


很喜歡這個博物館,介紹了東京的演變和發展的曆史,非常的詳細。

出了博物館,看見附近有家吉野家,久聞大名,但從沒吃過,走進去試試。
點了豬肉蓋澆飯。

豬肉是現炒的,非常的嫩和入味,比我想像中要好吃的多了。


吃完飯出來,在盤算接下去去哪裏的時候,看見有賣日本紅豆餅的,買了一個嚐嚐。

紅豆很純,甜而不膩。

吃完正好在GPS上找到了下一站,日本國技館,就在不遠的地方。
我對日本的相樸也沒有什麽了解和喜愛,純粹到此一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