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聊一聊總統玩綽號

(2019-12-17 16:46:29) 下一個

川普總統有兩大特長,一是推特治國,不少內閣成員的調整先由推特宣布;二是綽號損人,攻擊對手的武器之一就是起個毒辣響亮的綽號或叫外號。

最近國會彈劾總統,睚眥必報的川總自然青筋暴跳,向議會對手們開炮,年近八旬的女議長首當其衝被稱為瘋子南西 (Crazy Nancy ),接著叫那步步緊逼的情報委員會主席是騙子希夫 (Shifty Schiff ),火藥味十足,總統心中那滿腔的怒火幾近迸發,似乎強壓住髒話沒說出口。所以政客的臉皮的確要厚,經得起針紮棒打。

翻翻老賬,由Trump起的綽號可以列出一長串,叫得最響的應該是上次總統競選對手騙子希拉裏 (Crooked Hilary),致使勝券在握的克林頓夫人意外铩羽而歸一敗塗地;之前為拿下共和黨內初選稱年輕的弗州議員Marco Rubio是小人馬克(Little Marco), 還有呼聲頗高的小布什總統的弟弟 Jeb Bush是萎靡傑布(Low Energy Jeb)。

對民主黨前副總統 Joe Biden更不用客氣,就叫呆子喬(Sleepy Joe)吧, 本想讓烏克蘭調查喬的兒子,由外入內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搞垮呆子喬,沒想到“電話門”引起彈劾的案;再嬉笑下民主黨女議員Elizabeth Warren吧,她是愚蠢的沃倫( Goofy Warren);還有,前紐約市長富商 Michael Bloomberg總是做對,別管他有多少億錢,就叫他 小不點麥克(Mini Mike Bloomberg)吧。

川普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曾打了陣子口水仗,多次稱金是小火箭人(Little Rocket Man)。朝鮮反擊川普是個怪異老頭子(Dotard)。兩國首腦間的這些孩子氣的口水仗給人們帶來了茶餘飯後的談資,圖一時嬉笑,其實不解決任何問題。

Trump堪稱綽號一絕,看誰不順眼就能信手拈來,尖刻犀利的用詞直戳對手的痛處,屢試不爽,成為Trump招眼的一道風景線,算是前無古人。

其實,綽號在中國文化裏也是司空見慣,耳熟能詳又被津津樂道的恐怕首推水滸傳裏一百零八將,個個綽號都朗朗上口,像黑旋風李逵,花和尚魯智深,豹子頭林衝,浪裏白條張順,母夜叉孫二娘,一丈青扈二娘等。這些全是文學作品人物,以增強讀書的趣味性。

還有那語文課本上著名的半夜雞叫周扒皮,形象生動刻骨三分,文章作者高玉寶先生最近去世了,但他創寫的剝削工人的的周扒皮形象已有特定的曆史意義。

生活中以身體特征的綽號也屢見不鮮,唐代文人溫庭筠因長相醜陋被叫溫鍾馗,還有電視宰相劉羅鍋,宋朝清官包拯包黑子,作家劉震雲的舅舅劉麻子 ,常說的更有李光頭,張大嘴,王瘸子等等。

學生有充足的時間觀察老師,私下裏不少起綽號高手,比如叫物理老師摩爾(Mole),化學老師俄梅嘎(Omega),口才好的王老師王鐵嘴等,當然這都是背地的叫法,不能當其麵直呼。

綽號常被用作貶義。美國的兩黨政客唇槍客舌戰是他們的工作,玩弄文字遊戲以加強演講殺傷力是他們的特長,但凡是應有個底線,一個坐在在總統位置上的人雖不再是金口玉言,但有一句頂一萬句之功效,綽號更吸眼球,還是慎用為好。

以前上學時,因為綽號引起了不少學生麵紅耳赤爭吵,老師特別警告不要給同學起綽號。如今,總統隔三差五高調喊出個綽號,恐怕會影響不少學生視其為時髦,甚至步其後塵發揚光大。

這或許就是文化蛻變現象的例子,曾經看為極端非常之舉變為了稀鬆平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客旅者之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北美_原鄉人' 的評論 : 謝謝閱讀!這是一位特立獨行的總統,看看劇終時什麽樣子。
客旅者之路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謝謝留言!他七,八十歲了,不要指望該變了。
北美_原鄉人 回複 悄悄話 很有味道的文章。特朗普搞正兒八經的沒啥靈感和遠見,弄這些耍嘴皮子的東西還挺來事,不愧是當show的主持人出生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哈哈, 笑死了。 上次看川總是平均每天9個推, 現在不知變了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