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十周年,三十故事(12):初次到澳洲鄉下做客

(2018-04-06 19:10:18) 下一個

在墨爾本,有幸結識了Stan和他的女友Emma,成為要好朋友。Stan學習法律,滿肚子的故事,既在建築工地打過工,也在州政府做過事,見多識廣,熱情好友。Emma的專業是遺傳學,家庭條件優越,大學期間沒有分文貸款,空餘時間潛心寫作,對文字的愛好得於她母親的遺傳。

一次長周末,Emma盛情邀請我們一家三口到她父母家小住,難得有次機會深入了解當地人生活,感謝不盡欣然前往。

驅車兩個小時左右,來到了Emma父母居住的小鎮。她父親Murphy是社區大學的校園經理,高大魁梧,留著整齊的短胡子,言談中流露出見多識廣與爽朗大度之風。母親Ruth是一小學老師,輕聲細語,溫柔細心,據說正在寫一部關於自然動物的小說。

小鎮不大,估計也就幾十戶人家,不高的平房多掩藏在綠樹中,與自然融為一體,從外麵看不清真麵目。Emma父母的院子坐落在穿鎮流過的小河邊,寬敞而靜謐,歇息在後院的躺椅上,耳旁是小溪潺潺的流水聲,藍天白雲,清新空氣,對剛從國內大都市出來的我們,堪稱世外桃源。

甜點是晚餐的一部分,Ruth為我們準備蘋果派(apple pie), 國內跟著Follow Me學英文似乎有點滴印象,而能親眼目睹的感覺則迥然不同。蘋果是從她們家的蘋果樹上摘的,個頭不大,準備一大筐,用刀一一削皮,加料備齊放入烤箱,欣賞了從原料到餐桌的完整過程。

散步在院內,抬頭見鄰居家的幾匹馬,有紅色白色,與之有低矮的籬笆隔離。我們兒子此前沒有近距離接觸高頭駿馬,剛開始緊張害怕,試圖把他抱起與馬招呼,他卻扭頭縮手向後掙紮,Stan和Emma不斷鼓勵他,示範性地拍拍馬頭,親親馬臉,兒子終於被“信服”,變被動為主動,以至最後一再聲稱馬是他的好朋友。

Emma的父母擁有一個小農場,大約離家十五分鍾左右的車程。 第二天,他們四口帶我們家三口去農場野餐。農場不算太大,有樹零星分散期間,中心稍低窪的地方形成一水坑,牛在草地上自由遊走,也陸陸續續到水坑飲水。據說一周去一次伺候一下那群肉牛就可以,養牛是他們的愛好,也是周末的活動。

我們在水坑旁邊的一顆大樹下安營紮寨,鋪上大塊布,擺上帶來的飲料,水果,奶酪,三明治等,幾個人圍坐一圈,一邊看牛吃草,一邊享受純正的野餐。

野餐之後,大家一起到附近的一個集市逛街,各種當地的手工品盡收眼底,石頭拚字,木頭雕刻,花園陪襯,廚房裝飾,馬鞍牛鞭等,凸顯小鎮特色,我們受此影響,至今仍有閑逛自由市場的嗜好,也是了解風土人情的好去處。

Stan父親的家是在海邊的一個小鎮,我們後來也受邀到那裏小住,體會了另一種風格的鄉村生活,透過兩位好友的家,親身經曆了淳樸的澳洲人生活,長了見識,開闊了眼界,也成為美好的回憶。

我們與Stan和Emma的友情保持至今,Stan是一名律師,Emma工作幾年後當起全職媽媽,業餘寫動物保護主題的小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