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是一種文化,華人在海外隨鄉入俗,朋友相聚甚至社區華人活動,都以百味餐(Potluck)為主。
把Potluck譯成百味餐真可謂信達雅。同胞們來自國內天南海北,聚會上,各人帶上拿手好菜,各地風味美食爭豔鬥麗,代表了舌尖上的中國,堪稱百味大餐,每次欣然前往,滿肚而歸。
又想到另一令人拍案叫絕的譯名,快餐店Subway的中文名叫賽百味,音譯意譯堪稱完美,看見名字,就聯想到吃。
吃的習慣根深蒂固很難改變,常說秉性難移,其實吃性也難移。身為北方人,吃著麵食長大,對麵條餃子包子等麵食始終情有獨鍾。出國後,懷念那新鮮的麵味,購置的第一件“貴重”的用具就是意大利產的麵條機,小巧玲瓏,屬於好看不好用的那種,但仍如獲至寶,總可以吃上鮮味的麵條。每次壓麵條,雖搞得渾身像鑽過麵缸一般,但樂此不疲。如今,麵條機鳥槍換炮,快速方便了。
出差在外,若超過兩天吃不到中餐,胃腸似乎大受委屈,令人坐臥不安,非要找個中餐館,吃口牛肉麵,水煮魚片,麻婆豆腐,幹扁四季豆,或者越南牛肉河粉,才能心平氣和下來。
記得聚餐時第一次吃到台灣朋友做的粥,加有細小肉塊,粘粘的,配有肉鬆和鹹菜,香味撲鼻,對於吃慣了甜粥的北方人,又增添了一項口福。
常在一起聚會的家庭,大家都知道誰家的拌麵好吃,誰家的包子最佳,誰家的海帶絲味道純正,誰家的冬瓜羊肉湯正宗,誰家的餃子餡總是又嫩卻不見水,還有那涼拌牛肉,豬耳朵絲,年糕,鹿肉香腸,雞蛋皮餃子,有些無法叫出名字。所以,聚會也是特殊的交流方式,把每家的生活背景飲食習慣帶到了一起,從吃談起,談到成長的經曆,談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
過年包餃子是傳統項目,借用美國教會寬敞潔淨的大廚房,華人一起準備餃子宴。餡有肉和素多種,皮有白和綠多色,麵杖有長短粗細,擀皮各顯神通,包法有擠壓快慢,餃子更是形狀各異,人人忙碌,熱氣騰騰,百味挑選,好一番熱鬧,堪稱當地華人社區的一大盛事。
記得曾給國內的朋友說起這種百味餐的形式,他們當時難以理解,朋友相聚卻讓每人自帶飯菜赴宴,成何體統,盛情款待的心意在哪,甚至上綱為資本主義人情淡薄。也難怪別人,我們入鄉隨俗了,這種方式不符合國人熱情好客的文化。
有次聚餐之後,問一位來探親的父親吃的如何,他笑了笑說,這裏華人挺多,其實這是題外話。他接著說,好像這裏隻有涼菜,沒有熱菜。我突然意識到,老人可能不太習慣涼菜,我們的熱菜被帶來帶去,送到嘴中時熱度已遠遠不足了,的確是美中不足。
偏愛Potluck,期待下次百味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