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三十周年,三十故事(2):不尋常一年中的尋常婚禮

(2018-03-02 13:41:34) 下一個

我們的婚禮定在一九八九年元旦。在鞭炮齊鳴,樂聲悠揚,親朋滿座,笑聲陣陣中,新人叩頭互拜成婚,正式告別單身時代,進入錢鍾書先生的定義的“圍城”生活,當然期待的是幸福的城中生活。

那是一場隆重而簡單的婚禮。說簡單,因為舉辦的地點簡單,就在學校的招待所(即賓館,但那時叫招待所),會場餐飲一概由招待所供應;婚禮形式也簡單,由一幫熱心的大學同學張羅幫助,充當司儀招待及“酒囊”,輕鬆隨意間得心應手操作;參加人員也簡單,以同學朋友為主,沒有七大妗子八大姨在場,省去了不少繁枝縟節。

結婚是人生大事,一生一次,不敢懈怠馬虎,倍感珍惜。但婚禮總是帶有時代特色,那時,大學畢業不久,幾位誌同道合也血氣方剛的朋友相約結婚新事新辦,不想在形式上循規蹈矩,體現自強自立,減少父母的操心負擔,也算一股新風。況且,那時也沒有啃老及要房要車的概念,父母祝福我們的婚姻,經濟上力所能及幫助一點也就心滿意足了。

同學朋友們一起為婚禮策劃,籌備及幫助,既烘托出隆重喜樂的氣氛,又節省不必要的時間和花費。一路下來,我們這幫同學先後有六對新人如此慶祝喜結良緣,形式簡單,人人滿意,還留下了不少趣聞軼事,今日見麵仍是開心的笑資。

組織婚禮是一項繁雜的工程。一位老同學在學生時代已顯示了超群的組織領導才能,曾是一位出色的學生會主席,畢業後繼續做著管理工作。他心甘情願為大家的婚禮效勞當領頭羊,依據花費預算,絞盡腦汁少花錢辦大事,出麵安排車輛,那是婚禮的門麵,轎車那時是稀缺物件,都是公家車,不太容易安排;也要調配酒水菜肴,確保質優量足,客人滿意而散。我們戲稱他是個十足的“昏(婚)官“。

婚禮是喜事,笑聲也要盡情。一位大學同學天生好口才,說話總能繪聲繪色入木三分,擅長逗樂,是大學的文藝骨幹,學說逗唱樣樣拿得出手。他義不容辭擔當司儀,雖大材小用,但此君不驕不躁,每次精心準備,因時因地因人製定方案,達到樂而不俗,笑而不庸,皆大歡喜。

同學朋友們各盡所長力添光彩,好書法的同學揮毫助興,好酒量的同學推杯換盞讓客人盡興一醉方休,好興致的同學左右逢源哪裏需要哪裏出現,像顆“革命的螺絲釘”。現在回想,這群弟兄當時若是成了一個婚禮禮儀服務之類,或許也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那天,載著新娘的轎車緩緩駛入招待所大門,元月的天氣仍寒氣襲人,新娘身穿淺棕色的毛呢大衣,在新郎的引導下走到禮儀台前,在司儀的主持下鞠躬,互拜,致辭,祝福等程序,再到客人中敬酒致謝,遵禮而行。

美中不足的是那時缺少了婚紗照,時過境遷,照可以補上,但心境難以趨同。偶爾看到有同齡人回國補上的婚紗照,精細的化妝遮蓋了歲月的痕跡,但也失去了本來麵目,美照上白皙光潤的臉龐,烏黑的秀發已完全麵目全非了,幾乎千篇一律,實難恭維,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小家轉到國家,一九八九年書寫了中國曆史不尋常的一頁,在神州大地,學生運動風起雲湧,直到六月四號天安門廣場軍隊鎮壓後,一切又恢複平靜,但無數年輕學子的命運為此而改變。

我們一九八九年元旦舉辦了簡單的婚禮,而一九八九也以不尋常的年代記入了中國的曆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