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二零一八,迎來三十周年珍珠婚。時光倒轉三個十年,回到一九八八,那年七月,我們捧到了結婚證。
出於成長背景,持守重內容非形式的生活理念,對於結婚周年的紀念總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誠實地講,從來沒有提到議事日程,思想墨守成規以至落伍。其實,已是高中生的大女兒不斷發問慶祝計劃,她對父母平時不紀念結婚周年常頗有微詞,按她接受的思維方式,不重視結婚周年的父母就是奇怪人了(weird)。今遇三十周年,再無聲無息恐怕會使女兒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再不做點什麽我們是否就被看為不食人間燃火的天外來客了。
常言說,人三十而立,那麽婚姻呢?兩人攜手走過三十個春夏秋冬,雖然沒有生死考驗,也經曆了無數的風風雨雨,磕磕碰碰,高高低低,勝過了七年之癢,越過了千山萬水漂泊之路,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日久見人心,三十歲的婚姻應該是一個成熟的年齡了。
風風雨雨三十載,夫妻牽手闖世界;養兒育女腳步匆,酸甜苦辣閑時衝;東奔西跑方安定,鏡中對視華發生;夫妻相處承傳統,恩愛情濃不言中;回首珍珠婚姻路,喜記點滴幸福景。
從何說起呢?很多細節已被時光洗去,能夠憶起的都是大的輪廓,爭取為每一年寫一篇,也就是三十年三十篇回憶。
談婚論嫁自然是情投意合兩心相愛後水到渠成的結果,大學校園沉浸了花前月下雙雙對對的靚影,梧桐樹遮天蔽日的林蔭道上留下了牽手悠閑的足印,文化路街邊的小吃店見證了無數次的駐足品味,校園旁的溫州小商品集貿市場了掠過了匆匆的身影。
生活不能脫離現實,住房是青年教師的奢望,在那論資排輩的年代,按部就班就是規則,年輕人不能越雷池一步。但也事在人為在政策內盡力爭取,比如結婚就變成雙職工,配偶的積分就可名正言順按比例加在一起,順理成章地提前排名增加了分房成功的幾率,何樂而不為呢。
事情一環連一環,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正在最嚴厲的階段,雖說婚姻法允許男二十二歲女二十歲可以結婚,但很多城市為響應政府號召又額外添加要求,提高年齡限製,以延遲結婚時間去降低出生率,而且婚後要先申請準生證,方能計劃下一代的事情,這是中國那段曆史的一麵。
結婚證的申請要從街道居委會開始,也是一生中唯一一次與居委會打交道,沒想到第一關卡殼了,以年齡不到本區要求被拒,因為這些要求不是法規,清楚的人也不多,事先不曉得而撞了一鼻子灰。幸虧有一好友在大學人事處工作,與其訴說遭遇,朋友樂意幫忙,隔天後告知,他已向居委會主任解釋,放心再去,果不出其然,再次登門順利拿到蓋有公章的介紹信,憑此信到區政府登記注冊,領取大紅的結婚證書,婚姻合法了!
拿到結婚證,再向學校申請住房。當時,百廢待興,青年教師的住房尤為簡陋,兩名教師合住一間單身宿舍,如果結婚時隻有男女一方在學校工作,住房自己解決,學校撒手不管。男女都在學校者,可分得筒子樓一間,樓道走廊中置爐灶做飯,房間內可謂多功能,臥室,書房,餐廳,會客室等,現在想來是簡陋不堪,但那時已是喜笑顏開謝天謝地,為有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心滿意足。
從拿到結婚證,領到十號樓311房間的鑰匙,到如今兩個人已攜手走了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