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和水滸兩部名著,總是看到貫穿其中的義字。再推而廣之看中華文化,義也是支柱之一,所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但要弄清何為義,並不那麽容易。
三國中的義應首推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上演了一幕幕詮釋兄弟之情義的曆史典故,關羽珍愛弟兄之義,不為曹操賜給的高官厚祿金錢美女所動,千裏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護送嫂夫人,與劉備張飛團聚一起,此舉令人仰止催人淚下,被世人推崇至今,奉為忠義之士。
後來,關羽因荊州之爭被東吳殺害,身被孫權葬江東,頭被曹操埋洛陽,劉備無奈在成都建衣冠塚。蜀國皇帝劉備念弟兄之情義,發誓滅掉孫權給關羽報仇,他不顧諸葛亮的勸諫,一意孤行統帥幾十萬大軍兵發東吳,結果天不隨人願,蜀軍全軍覆沒,劉備統一霸業毀於一旦,最後命喪白帝城。正像常勝將軍趙子龍所說,劉備伐吳之舉是為小義而不顧大義,換句話說,是為了兄弟之情義而忘了匡扶漢室的大業,孰輕孰重,各有論斷。
同樣,為了弟兄情義,張飛也要誓死為關羽報仇,他暴烈的性情在複仇的衝擊下情緒失常,惹得身邊將士眾怒,遭殺身之禍而身首異處。
世人讚歎劉關張結拜之義,被尊為朋友相處的最高境界。當然,在他們的弟兄情義之下,也表現了不少義氣用事,給諸葛亮治理蜀國帶來了一係列麻煩,但世人出於對不義的恨惡和忠義的向往,瑕不掩瑜,他們的忠義故事被廣傳至今家喻戶曉。
再看水滸一百單八將,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被逼殺人放火除暴安良,為行義而扶弱濟貧,仗義疏財,梁山好漢個個渾身散發著江湖義氣,為朋友甘願兩肋插刀肝腦塗地。宋江講義氣放走晁蓋逃命,後來晁蓋冒死劫法場救命宋江,如此場景在水滸中不勝枚舉。梁山俠士的義氣總是與酒和殺連在一起,開懷痛飲盡顯豪爽之氣,大開殺戒時砍人頭破胸堂,從頭至尾是血淋淋淒慘慘。
梁山英雄武鬆的故事婦孺皆知,他景陽岡肉拳戰猛虎名揚天下,堪稱豪傑。他少年喪父,被哥哥武大郎艱難拉扯長大,所以尊哥如父,一心孝敬報恩。
誰想嫂夫人潘金蓮與浪子西門慶勾搭成奸毒死武大郎,為報害兄之仇,武鬆一怒之下砍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倆人的人頭。殺人償命,武鬆被發配入牢,而在牢營之中又為給新結識的朋友雪恥痛打惡霸招致誣陷,他走投無路忍無可忍之下連殺十三人,世人看武鬆為英雄好漢,打虎除害殺西門慶除奸的故事膾炙人口,為之叫好,認同他行了正義。
從古至今,正義與惡義,有義與無義,重義與輕義,有情有義與無情無義,凡此種種混雜難辨, 難怪這兩部名著被奉為中華文化瑰寶的同時,也有人提醒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