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倫敦,有幸參觀了一個很酷的辦公空間 – 彭博新聞社(Bloomberg
L.P.)的歐洲總部。後來才知道,彭博社是中國大陸封殺的大型西方媒體之一。
因工作需要,我平時每星期要瀏覽幾次彭博社(Bloomberg News)網站。它是美國人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於1981年創建的國際財經資訊公司,為公眾提供財經新聞(有線電視、廣播電台、網站和手機平台),向公司組織提供專業數據服務,並從事金融軟件的開發。
中國政府封殺的原因,是彭博在2012年刊登了一篇文章《習近平的百萬富翁關係揭露精英財富》。文章披露,習近平周圍的人坐擁大量的財富,包括3.76億美元的投資,擁有價值17.3億美元的稀土公司18%的控股,還有2000多萬美元的上市科技公司控股,等等。文章還提到,這些資產都很難直接追蹤到習近平、彭麗媛以及女兒的身上。
不用說,彭博社網站立即遭到中國防火長城的屏蔽。彭博社的域名受到汙染,bloomberg.com以及它旗下的《商業周刊》businessweek.com字符串被加入防火長城的網址關鍵字列表。
彭博的總部在紐約曼哈頓,在全世界共有170多個辦公處。先生的倫敦朋友帶我們進歐洲總部大樓走了一圈,我覺得它非常酷!
建築的設計意向在於促進商業合作和創新。
這幢樓看似不很高大,但能容納4000個工作人員。環保是它最重要的一個特征:和相似規模的辦公樓相比,它能節約用水73%,節約能源和減少相關CO?排放量35%。屋頂收集雨水,經過處理後,用於洗手間的抽水馬桶。
它的內部設計是開放型、流線型的,目的在於鼓勵工作人員的隨機互動和交流。照片裏的這個樓梯,實際上是個渦輪形的斜坡,連接大樓的各層。辦公桌大都是電動的,可以根據辦公人員的身高和喜好上下調節。
這是“大渦輪”的建築模型:
內部天花板,集照明、冷暖氣和傳聲器為一體:
牆麵是漂亮的自然木料:
六樓是個大餐飲廳,自然光線充足,還可以欣賞不遠處的聖保羅大教堂:
外部設計現代、端莊,但並不高大、炫眼,很有英國人的收斂風範。因為它的地點處於倫敦老城區,必須和周圍環境保持和諧,既融入社區,又為社區增添特色:
連接兩幢樓的Bloomberg Arcade,裏麵主要是高檔餐飲店家:
倫敦曾被古羅馬占領過,彭博大樓的地底下,曾挖出一個古羅馬神廟(公元240年)的遺跡,現作為博物館(London Mithraeum)向公眾免費開放:
神廟博物館在街麵底下七米深處,是彭博空間的一部分。彭博的創始人布隆伯格說:“作為文化和商業交流的十字路口,倫敦的曆史悠長,我們把大樓建造在這個傳統之上,我們是古代遺跡和文物的保護者。”
倫敦的彭博歐洲總部榮獲2018年多項建築設計獎。既環保,又人本,被稱為“未來辦公空間的典範”。
彭博的創始人、擁有者和CEO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 是個有趣的傳奇式人物,曾連任三屆紐約市長。他的財富在美國居第八位,在全世界居第14位,還是個慈善家、作者:
布隆伯格正在考慮參加2020年的美國總統競選。等他正式宣布決定,我會另寫一篇介紹。
彭博歐洲總部俯瞰(網圖):
葉子好,長久沒見了。上海的江景是沒說的,特別是夜晚!
菲兒也節日快樂,多做些好吃的給我們解饞 :)
節日快樂!
去年回國,去了我哥的辦公室,說實話,讓我天天加班,不要加班費,我也願意,累了,眺望四周,黃浦江,蘇州河等上海最美的風景線盡收眼底。不像我們這裏的辦公室,連窗都沒有。
節日將至,祝荔枝及家人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是啊,但是很多人都會翻牆 :)
弄弄好。是啊,很牛的,說它頂級一點也不誇張,環保第一。
我也覺得 M.Bloomberg 這個人蠻有意思。國內不禁他們的財經資訊,也不禁他們的專業服務。國際商業權威,我估計中國政府也不會封得很久。問好聞香。
我也喜歡聽他們的新聞。
我也特別欣賞Michael Bloomberg,看過他的介紹。
Bloomberg 年紀是大了些,但口袋裏錢多,且有政府管理的經驗。關鍵是民主黨接受不接受他。謝謝關注!
這個地方是很新穎,在這種地方上班可能比較氣順一些。辦公廳裏還有很多小圓桌子,沒有椅子凳子的,鼓勵人們站著說話交流,多多走動 :) 茵茵下次去倫敦可以去看看那個古羅馬神廟博物館。辦公樓可能一般人不能上去,但底樓大廳應該是對外開放的。
一講好!《紐約時報》裏麵沒進去過,下次去紐約去看看。
謝謝雨女,已經要過節啦?我還八字沒一撇呢 :)
呀,哪陣風把圓吹來了,問好問好!!
我上次去倫敦時也路過這裏了 可惜沒進去 羨慕荔枝
內部環境是挺酷 若是在這裏辦公 會有豐富的靈感和創意
餐廳仿佛在室外 綠色植物牆 輕靈 環保且人文的意念
這個地方太高級了 融合了各種元素 與悠深曆史和外部環境都和諧相處 同這裏比 天朝的新聞大樓都夠土 觀念和體驗雙雙落伍
我願在這裏每天工作十幾小時 各種感覺都會被激活
謝謝荔枝的超棒貼 kiss 馬上安排再去趟倫敦 專門瞻仰這座建築 他們的新聞從此在我眼裏更富價值了
問好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