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英格蘭的湖區出發,開車北上,沿 M6 高速進入蘇格蘭,先去一個浪漫的地方:格雷特納。
曆史上,格雷特納(Gretna Green)之所以成為一個英國人私奔的場所,是因為英格蘭和蘇格蘭有不同的婚姻法,還因為它是從英格蘭進入蘇格蘭後的第一個村子。
早在1754年,英格蘭通過了新的婚姻法,規定21歲以下的年輕人,隻要父母中有一人反對,就不能結婚。而蘇格蘭的婚姻法寬鬆得多,允許14歲以上的男孩、12歲以上的女孩結婚,不必家長同意。還有更重要的一條:在蘇格蘭,任何人都可以認證、主持婚禮,不一定非得牧師,隻要有兩個旁證人就行。
但那時格雷特納還是個很偏僻的小村,直到十多年後,一條經過格雷特納的付費驛路才修建完成。這個地方離邊境不遠,很多私定終身的英格蘭年輕人就偷偷跑到這裏來結婚。
村裏有鐵匠鋪,幾個鐵匠就當了婚禮見證人和主持人,被稱為“鐵砧牧師”。有一個名叫瑞尼森的鐵匠,一生中總共主持認證了五千多對少男少女的婚禮。鐵砧成了婚禮的象征。
婚禮鐵砧:
其中有一家鐵匠鋪尤其著名,到了19世紀後期就成為當地的一個旅遊景點。
19世紀馬車:
19世紀明信片- 馬車載著私奔的新人離開格雷特納,後麵有家人騎馬追來,“太晚了,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 (網圖)
現在的情況又怎樣呢?根據最近(1929年)修訂的婚姻法,在蘇格蘭結婚雙方都必須在16歲以上,仍然不需父母同意;持有特定證書的人才可認證婚姻,如牧師、法官、政府官員等。
英格蘭的婚姻法也有改變,但仍然比蘇格蘭嚴格:16歲可以結婚,但隻有過了18歲才可不經過父母同意而結婚。
格雷特納的鐵匠鋪有了特殊的浪漫意義,如今有很多人特地到那裏去舉行婚禮,旅館、宴會場所和各種婚禮服務部門也在村裏應運而生。
婚禮:
不少新娘新郎請人在婚禮上吹奏蘇格蘭風笛:
遊客也可以在這裏舉行模擬“婚禮”留念,我們本來也想拍一張紀念照,先生說我們都穿著旅遊鞋、牛仔褲,還真像是匆匆忙忙、偷偷摸摸從家裏跑出來“私奔”的。但看看前麵還有四對遊客在排隊,我們還得上路,沒有時間等了。
穿過“接吻門”:
去格雷特納的路上看了卡萊爾城(Carlisle)的幾個曆史遺跡。
卡萊爾古堡:
古堡最早是古羅馬占領英格蘭時的一個軍事要塞。1092年,古堡建成,成為一個重要的邊防據點。現在,古堡內駐紮著一個步兵團,還有一家“邊防團博物館”。
那個時候,對英格蘭人來說,蘇格蘭是遙遠、偏僻、野蠻的地方。
900多年前建造的卡萊爾古堡:
我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看過很多中世紀古堡,都這樣冰冷、陰森。古堡內部:
公元122年,羅馬占領者開始在英格蘭北部建造一道東西向的“哈德良牆”(Hadrian’s Wall, 哈德良是當時的羅馬皇帝),以防禦北方的“野蠻人”。現在這道牆的大部分是最近的300年裏重修的。
哈德良牆(紅線,網圖):
這道牆並不是蘇格蘭和英格蘭的邊境,它完全在英格蘭境內,有130公裏長,基本上連接東西海岸。
哈德良牆是聯合國命名的世界遺產:
沿牆辟了一條20公裏長的走步道:
兩旁有農場,也有大片荒野。在古羅馬人眼裏,
這裏一定是天涯海角,極其荒涼。
繼續上路。典型的蘇格蘭低地風景:
謝謝大家關注我的《英國係列》!我會在個人主頁上專辟一欄。
* * * * *
蓮子好,有段時間沒見到你啦。私奔照片有機會再貼,不太好看 :)
我也要看私奔照片!
哈哈,私奔照片下次發給農民伯伯看。
韭菜周末快樂!
茵茵好! 離婚要去維加斯 :)
荔枝指明了另一去處,更加詩意與遠方,再伴以蘇格蘭風笛。。
多謝!還有不少內容,會寫的。
謝謝東大人喜歡,問候!
小C好。確實和北美不一樣的風景,歐洲的人文太豐富了。
謝謝園姐,蘇格蘭正如你描繪的,高地尤其有一種蒼涼的美。
謝謝,曉青喜歡我很開心。
菲兒好,照片自己拍了,但看來看去怎麽一點也不浪漫 :)
都在吵些啥呀?二郎沒有參加口水戰?吵架也是娛樂!
是啊,可惜沒時間排隊正式拍照,但我們自己拍了些,穿得隨便,不太好看 :) 問好聞香!
問好匆匆,如今西方人都不大喜歡結婚,結不結都差不多 :)
謝謝來訪,自由行全都可以在網上搞定,建議行程安排得寬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