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中裏最不喜歡的學科是曆史。年輕人,好似就應該隻喜愛新的東西,亮閃閃的東西,“古老”的同義詞就是“陳舊”和“枯燥”。那時我喜歡數學,常在曆史課上做數學題,當然是偷偷地在課桌下麵做,為解開一道一道幾何證明題而內心振奮,不亦樂乎。忽然聽到曆史老師說:“荔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意義有哪幾點?”我暈頭轉向地站起來,正好課桌上的曆史課本翻在哥倫布那一頁,就照著念了一段。老師說:“很好,坐下,上課思想要集中。”
後來我到了哥倫布所發現的新大陸,年紀也大了好幾歲,突然意識到這新大陸太新,曆史太短,文化積澱不夠深。遊了歐洲和中國的古跡後,終於開始對曆史和一切古老東西有了興趣,從古羅馬到文藝複興、從秦始皇到康熙帝,陳舊的東西竟也在我眼裏發出一些深沉的亞光來。
但我畢竟國學基礎差,也沒有了啃嚼正規書本的時間和精力。幸好,現在市麵上有一些平易近人的曆史書,是專門為我等才疏學淺之輩寫的,學究氣一掃而光,有的還采用了新穎獨特的敘述角度。最近因為在寫些虛構的東西,需要背景知識,就把張鳴的《曆史的壞脾氣》找來讀,希望它是這種既信得過、又有趣味的曆史書。
張鳴出生於1957年,在北大荒長大,人民大學曆史係畢業。現任人大教授、博導,專注於寫晚清民國的曆史隨筆。有兩件事比較吸引我的眼球:一是人大曾經革除他係主任的職務;二是他的博客老是被新浪刪除,最後永久告別新浪。這意味著此人有點個性,也許他的作品也有個性。
下麵寫的,算不上讀後感,更夠不上書評,隻是讀書筆記和總結而已,邊讀邊寫。
* * * * *
(1)地痞流氓和軍閥
中國人曆來有思想文化決定論的傾向,把曆史興亡都歸咎於士風和學風,因此“五四”成了近代史上最閃耀的亮點。作者認為“五四”的作用更多是一種精神象征。“五四”發生在軍閥時代,五四精神並不觸及平民百姓,而軍閥的所作所為關係到幾百萬群眾,不可小看軍閥“推動”曆史的作用。
軍閥最壞的一麵是粗蠻,因為他們手裏有武器。有槍說話聲音就大,可以不講道理,所以成為“五四”前後政壇上的主角。吳佩孚和盧永祥起哄支持學生和工人,不能不說他們為“五四”助了一臂之力。
思想家的思想對曆史有影響,軍閥的政治操作也有影響。早在一百多年前,軍閥就知道搞領袖崇拜:吳佩孚愛作“精神講話”,教訓君臣關係,五常八德;膠東軍閥劉珍年讓部下佩戴他的像章(瓷質的),背誦他的語錄(有語錄本);有個小軍閥孫殿英搞起了“廟會道”,自己是道首,部下都是道徒,他的命令就是神諭。
也有利用正規宗教的,以宗教儀式來進行精神控製。唐生智相信藏傳佛教,把佛經講解成忠義和愛國,竟也訓練出一支佛軍來。馮玉祥是個基督軍閥,同樣把聖經詮釋成愛國、愛群。每個軍營都配有隨軍牧師,隨時講道,而且讓全軍士兵領受洗禮。
閻錫山幹脆在山西農村引進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社會組織方式,組成村、閭、鄰的行政網絡,村/閭長由省裏命名,領取補貼,對手下的村民握有生死獎懲的大權。這些村幹部定期檢查村民,對思想言行不端者進行教育。教育無效者,送到“莠民工廠”去勞動改造。“幹部”這個詞就是從日文引進的。村裏還有“保衛團”,是正規軍的預備隊,也是村裏的警察,和解放後的民兵差不多。
廣西的李宗仁和白崇禧在農村實行行政改革,將政、學、軍三位一體化,在改革過程中實現年輕化、知識化。
由此可見,軍閥對中國的政治文化有不小的影響:槍杆子裏麵出政權、農村行政化(“幹部”)、宗教形式的思想控製、個人迷信和崇拜, 在軍閥之後的中國曆史上都曾重現過。
作者說:思想家和知識界創造曆史,軍閥、土匪、幫會、兵痞,也在創造曆史。後者的能量和影響從來就不比前者小,特別是在社會動蕩時,這些人就特別活躍在舞台的中心。中國政治的曆史資源,不僅有本土先賢的、西方的、日本的、蘇俄的,也有不少來自地痞流氓下三濫。
(... 待續 ...)
(走在北京長安街故宮牆外)
* * * * *
覺得小C有點唯美傾向,曆史不但枯燥(如果寫得枯燥),也有很多醜惡和荒唐。我以前和你一樣,這也是我年輕時不愛曆史的原因之一。
梅子,這部書裏講的很多內容,都是我以前沒聽說過的,讀來特別新鮮,但正如你所說,中國近代史有很多醜惡。
同感,把曆史寫成生動的故事,立馬就有趣了。我以前愛讀英國曆史小說,一部接一部讀了不少。
鬆鬆好。到目前為止還行,有繼續讀下去的願望 :)
謝謝葉子鼓勵,那我一定要好好寫啦。
是的南島,要帶有科普性、趣味性的曆史書才好看。這本我才開了個頭,希望它有趣。
和菲兒握手。不過年輕時那股子讀書的熱情,現在也沒有了,所以一定要找有趣的書來看。
健康,那我們就一起學吧 :)
茵茵不說我還差點忘了,對,政治課最不喜歡,到現在還搞不清馬克思主義哲學,也不知高考是怎麽過來的。
謝謝聞香。我的曆史老師實際上口才也還可以,但課本太枯燥了,又要應付考試。
荔枝文史曆史都很好。肚子裏肯定有許多知識,慢慢道給我們聽。
謝謝。
我高中的曆史老師口才極好,我們都喜歡聽他的課。可沒講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