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80)
2017 (114)
博客的話題寫不完,一環連一環。上次寫了張愛玲的婚戀,網友茵茵夢湖在留言裏指出,張愛玲的美國丈夫(電影劇作家)是個共產黨員。到網上去一翻,果真翻出好萊塢的一批黨員來。
早在1947年10月,美國國會組成“非美國活動調查委員會”(HUAC),舉行了一係列的聽證會,意在挖出好萊塢演員、導演和作家裏的“政治顛覆嫌疑分子”,即共產黨員或親共人士。
當時有很多好萊塢著名人物出麵旁證,包括製作商華爾特·迪斯尼、製片人傑克·沃納、演員蓋瑞·庫珀。他們揭露美國共產黨在電影界施加影響,有的還直接點名,揭發了他們所懷疑的親共同事。另一些證人則抗議這樣的聽證會不合法,他們指出,在美國,用這種方式審問公民的政治傾向是不合適的。
這些反抗的證人最後成為曆史上的“好萊塢十人”,被定罪為蔑視國會,鋃鐺入獄。“好萊塢十人”事件在電影界製造了恐怖氣氛。1951年,HUAC再次舉行聽證會,這次好萊塢真的害怕了。有幾百個演員、導演、作家和其他電影專業人士上了親共黑名單,被禁止繼續從事電影業工作。不少著名演員,因為拒絕和HUAC合作,從此一蹶不振,甚至事業完全被毀滅。
同時,好萊塢為了清洗自己,還拍出了一批以反共為題材的電影,例如《FBI的共產黨員(1951)》、《大人麥克萊恩(1952)》、《兒子約翰(1952)》。
劇作家、共產黨員約翰·勞森逃過了黑名單。這人比較機智,他不采取正麵對抗的方式,而是用巧妙的語言去忽悠、諷刺委員會。維基百科裏有一段聽證會審問段落,是他和委員會主任托馬斯的對話:
托馬斯:你是共產黨員嗎?以前或現在?
勞森:太不幸了,也太悲劇了,難道我還得教育這個委員會,什麽是美國理念的基本原則?
托馬斯:這不是我問的問題,我沒問這個問題。我問的是:你參加過共產黨嗎?
勞森:我是按照一個美國公民能夠使用的回答方式來作答 ……
托馬斯:這麽說你否認了?
勞森:這個問題侵犯了 … 完全侵犯了個人隱私。
托馬斯:你否認了 … 你拒絕回答那個問題,對嗎?
勞森:我已經告訴你,我會把自己的信念、黨派關係和其它一切告訴美國公眾,他們會知道我的立場,正如他們在我的寫作裏讀出了我的立場。
托馬斯:離開證人席 …
勞森:我為美國理念寫作,已有很多年 …
托馬斯:離開證人席 …
勞森:你們在試圖銷毀人權法(Bill of Rights), 而我將繼續為它戰鬥。
托馬斯:法警,把這個人從證人席帶走!
這是美國4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的一段特殊曆史,是國際冷戰在美國國內的翻版,後被稱為“麥卡錫主義”。當時因為美國和共產國家的關係惡化,美國國內籠罩著“蘇聯間諜”和“共產黨滲透”的恐懼氣氛。麥卡錫是當時威士康星州的參議員,他帶頭舉行了一係列調查和聽證會,目的是在美國政府機構裏挖出潛伏的“顛覆分子”和共產黨員。他以親共、叛國為名,攻擊了政府內外的很多人。
後來“麥卡錫主義” 成了一個代名詞,指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公開為一個人定下叛國/顛覆罪,並毀損他的名譽。
麥卡錫的聽證行動從一開始就在政治界有很大的爭議,最終引起了美國公眾的憤怒和反對。參議院投票,決定對他實行正式懲戒。麥卡錫在1957年去世,宣告了這段“紅色驚駭”曆史的結束。
參議員麥卡錫
五十年代政治漫畫:“你有可疑的朋友嗎?來舉報!”
好萊塢50年代電影《我嫁了個共產黨員》海報,上寫:“一個無恥、無名女人!”
*****
等等好,時代的關係吧,二戰勝利後就開始了冷戰,美國害怕共產主義。
是的,現在還是偏左。
謝謝推薦片子。麥卡錫是同性戀我不知道,隻知道50年代同性戀在美國也不被接受的,也是一個打擊異己的借口。
利用百姓的恐懼心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招至今還在用呢。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呀。
健康多獎、謬獎!
百科雜書還差不多 :))
曆史教課書裏都有的啊。
整個國家都沒有反思精神。
橘紅色的,好恐怖 :)
是興趣有點雜 :)
謝謝推薦!
1999年CNN推出一部叫冷戰的大型紀錄片,有一集就是說麥肯錫的恐怖,你博文裏的對話在那集也有。很好的片子。我在網上買了一套大概12碟子。你也可以在圖書館借到。
借人恐懼心,打擊對手,這招美國人中國人都使過,還不時搬出來用。隻不過美國是法律節製,危害沒有中國這樣大。
-- 知識麵很廣
韭菜好。是很黑暗的一段曆史,讓我們想到了中國50-60年代的“台灣特務”。
曉青來了,有段時間不見了吧? 等會兒去你家看看有啥新聞。
英文是 Red Scare, 我是直譯的。在麥卡錫的眼裏是紅色恐怖。從好萊塢的角度來說,是白色恐怖 :)
美國極右和大陸的極左有得一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