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兩年前讀過的書,是個有爭議的話題,我一直感興趣,現在來總結一下它的觀點。
繼《虎媽的戰歌》後,蔡美兒又和丈夫Jed Rubenfelt (也是哈佛法學院教授) 一起寫了《文化群體沉浮的三重因素》,分析了美國的八個“上升中”的文化群體,並總結出三個共同的成功因素。
這三個因素是:(1)優越感,即他們對自己的獨特性的認識;(2)不安全感,或自卑感;(3)衝動控製,即自我約束的能力。
八個成功文化群體是:華裔、伊朗裔、印度裔、古巴流放者、猶太裔、黎巴嫩裔、尼日利亞裔和美國摩門教徒。作者對前麵四個分析得較多一些。
“文化群體”,作者是根據宗教信仰、原國籍、族裔來劃分的,一個人群把自己的文化和世界觀傳授給下一代,就形成了文化群體的定義。“成功”的定義主要是教育程度、收入和精英地位。在全美國收入差異增大、機會減少、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這些群體不僅表現出色,而且還大大超過了其它群體。
第一眼看來,“優越感”和“自卑感”似乎有矛盾,其實不然。優越感來自於所屬群體的強烈意識,或認為自己能改變世界,或認為自己有某種特別的智慧或才能,例如猶太人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摩門教徒對自己的道德很有信心;古巴流放者都是革命前的社會精英;尼日利亞群體來自一個創業能力很強的部族;中國人、印度人和波斯人認為自己的曆史悠久,有一種文化自豪感和使命感。
但如果僅有優越感,那麽人就會變得驕傲自得,反而會阻礙了進步。而自卑感的同時存在,又正好抑製了這種自高自大。自卑感來自移民(特別是新移民)的身份,他們在美國感覺到自己是局外人,生活在社會邊緣,因為口音、生活習慣等等被人看不起,有的剛到美國時還很貧窮,例如古巴的上層人士被卡斯特羅趕出來的時候,幾乎全是身無分文。
群體優越感和移民的自卑感的結合,就使人力圖想證明自己,獲得奮發向上的動力。
在一次采訪中,蔡美兒特別舉了一個華人的例子。據心理學調查,亞裔美國人的自尊程度是最低的,但是他們在教育方麵的表現卻異常出色。蔡美兒認為,這正好說明了有一點不安全感是有益的。如果你覺得自己已經很完美,無須再去證明自己了,你就不會再去努力學習,也不會去鼓勵孩子用功。
很多移民第二代、第三代在融入了社會主流後,不再明顯地出色,這是因為優越感和自卑感都消失了的緣故。
第三個“衝動控製”,指的是對各種個人誘惑的抵製能力,例如延遲享受(“吃苦在先,享受在後”),儲蓄多於消費,婚前性生活的節製,等等。還包括放棄個人的理想和欲望,而去迎合或服從家庭和社區的期待。後者特別會造成群體中很多人都去從事某幾種職業(如醫生、律師、教授等)的現象。
蔡美兒說:我們需要向家庭、社區或社會證明自己,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往往會采取消極的態度,因為不管是家庭、社區,還是社會,都傾向於把我們引入傳統的成功模式,如果這正是你想要的,那麽這種想法並非壞事;反之,你會有受到束縛的感覺。
《三重因素》出版後引起了很多爭議。有人認為不應以族裔(文化群體)來劃分,而應該個別對待,從個人的角度來分析。也有人認為“成功”的定義太狹窄,當了醫生律師是成功,那麽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呢?
還有人對這三個特征有異議。他們認為強烈的優越感也可以造成太大的自尊,在遇到不幸時會采取逃避的態度;強烈的自卑感也會使人自暴自棄。“衝動控製”則會造成人的消極心態,屈從於別人的期望,而不是去過自己的生活。
蔡美兒在沃頓商學院的一次訪談中說:
“如果你要問我成功的定義是什麽,非常簡單,成功就是實現目標,不管什麽目標都可以,比如寫小說、拍電影、或者成為一名醫生…… 有得必有失,仔細想想你就會明白,要想獲得動力,就得先缺少些什麽,這樣才有力量來推動你。如果你感覺自己已經十全十美,你就會無欲無求…… 我們試圖找到一個平衡點,並且探討如何把兩方麵合理地結合起來,使人們既能發展自己、達成目標,又能過健康、快樂、有意義的生活。”
*****
法學院的名氣在法律界很重要,哈佛法學院的畢業生雖然不一定成為頂尖,但在職場的地位都很高。虎媽的女兒曾接受過采訪,對母親的評價比較中性,當然心裏究竟是怎麽想的,我們就不知道了。
黃的書我沒有讀過,菲兒有機會也來談談。很多讀者對《虎媽〉有一定的誤解,但這有點微妙,蔡美兒的目的是想寫一本暢銷書,爭議越大越好。
越南人的理念和中國人很相似,西方人都稱“孔夫子文化” :)
韭菜好。還可以,不太複雜,就三點 :) 這本書我讀得最有勁的是它裏麵舉的例子,讓我了解了一些其它族裔的移民背景。
藍天姐一向直言,觀點鮮明,有你來留言,評論總是增色不少。
哪有啊,曉青,城裏一定還有很多人喜歡讀書,就是沒機會寫出來。
是的,有時,有一點匱乏並不是壞事。
還繼續找吧。我們這一代華人移民的孩子還沒到歲數,有些醫學院剛剛畢業不久,他們需要時間來證明自己。
醫生的bedside manners 非常重要,可以看出他是否真正有救死扶傷的情懷。
蓮子說的我都同意。蔡美兒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她的《虎媽》不能完全照字麵去理解,裏麵帶有很多自嘲、自省,用誇張手段故意引起爭議。有爭議就有可能暢銷,而她達到了暢銷的目的。同樣,《三重因素》也引起不少爭議。
Impulse control 就是 self discipline 吧,還帶有一層 “個人服從集體” 的意思 :)
華裔到醫生的位置就在不努力了,認識一個西人的家庭醫生,每天5點下班前台走,
靜靜的在辦公室對比拍完片子後的結果和自己分析的結果,我問過他多辛苦
他說他喜歡那是他的職業,我找了很久,沒找到這樣的華裔家庭醫生
虎媽的孩子長大一般人格的都有問題,估計沒有看到成功的
《戰歌》其實是很誠實的反省.可惜許多人把她培養孩子的方法和她孩子的優秀聯係在一起,沒看到她的自我批評。
第二部裏這個衝動控製和我們說平時說的自律Self discipline好象是一回事.
這部書裏說到的"不安全感”、“自卑感”,作者認為是有積極作用的,特別指的是第一代移民。正是這種“自卑意識”,促進了自己的積極向上,要向社會證明自己。她最後一段說的“想獲到什麽,必須先缺少什麽,這樣才有力量來推動你”,這點我還是很同意的。
謝謝藍天姐來討論,我寫這樣的內容,正是希望引起討論呢。
對,有時人的缺少自尊還是從小父母造成的。有的孩子為了讓父母滿意而去用功讀書、練琴,也許在父母麵前獲得了自尊,但到了社會上仍然沒有自尊。
虎媽以損害孩子自尊的方式其達到“成功”的方法,是缺乏教養,缺乏智慧的表現,因為是自己的孩子就可以強迫,辱罵嗎?放任自流,與嚴格要求不畫等號。
“自尊” 這個說法很籠統,本身就很抽象,不足說明問題。不過,華裔的範圍很廣,我們這些80-90年代出國留學的是很小一部分,隻是在文學城的陣勢比較大 :)
-- 這個結論有點surprise。也許這裏亞裔包括了很多族裔。感覺大陸開放後出來讀書的第一代移民,大多是國內精英,自尊程度應該蠻高的。
從第三代開始融入到主流裏去了,我親戚中有很多第三代ABC,他們都很好,但不是很突出了,他們對成功的定義也和(祖)父母不一樣了。這是移民的一個必經曆程。
“吃這種三明治是需要智慧的”,確實如此,可惜新移民(不僅是華人)中很多人把這個智慧拋在一邊,“衝動控製” 就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去滿足家長和社區的期待。我認識的一個印度人就是這樣說的,當初他父母差不多是在逼迫他去學醫,現在他做醫生了,他說 “我不得不承認自己是成功的一分子,因為每次我告訴社區裏的人我是醫生,大家都一齊讚我有出息。” 這是社會對“成功”的反饋。
謝謝藍天姐深度評論。
“隻要在正確的道路上努力奮鬥,他每時每刻都是成功的”,這是最大的爭議之一,就是該書對成功的定義太狹窄。所以後來蔡美兒在采訪裏趕快說明(最後一段):成功就是實現目標,無論是什麽目標。
說到“虎媽”那本書,蔡美兒後來說,她在書裏是故意采用了自嘲的手法,她的出版商也承認,該書有意造成爭議,目的是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使書暢銷。這個目的是達到了。可還有人把它當座右銘,特別是國內不少家長都很欣賞書裏描寫的做法。
人活著,重要的是過程,過程不快樂,活得有什麽意思?
成功與否,不是拿別人做參照物,是與自己比,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天外有天,與別人比,有多大成就,有多少錢,他也不會滿足,不知足,怎會快樂?不如人就會恐懼,始終生活在恐懼之中的人,注定是不幸福的。
虎媽可取的地方是:為達成目標,做艱苦努力付出,不達目的決不放棄。
不可取的是:1由誰來決定孩子的目標,如果目標錯了,危害的是一生。
2 達成目標的手段不對,武斷專製,對孩子毫無尊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孩子,會讓孩子將來不懂的尊重,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別人,不會做人。
3虎媽始終把自己放在比孩子高一頭的位子上,以命令式的方式對待孩子,她為什麽不能與孩子一起成長呢?大概她以為自己已經成功了,不需要學習了,隻有教育別人的份。
陽光不急,慢慢走。我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你正好碰上了我的打魚日子 :)
中國土豪是另一個現象,不在上述討論之列 :-)
其實你隻要讀我的第二段就行了,全概括了,後麵都是例子,像你這樣的聰明讀者,不讀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