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80)
2017 (114)
林瓔:21歲成名的華人耶魯女博士
著名美國華人女性係列之二
凡到過美國首府華盛頓的人,都參觀過越戰老兵紀念牆。但可能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座著名紀念碑的設計者是個女華人,而且是她在21歲時就設計的。
林瓔( Maya Lin)於1959年出生在俄亥俄州,是著名建築家林徽因的堂侄女,父母在解放前夕就移民美國。
1981年,她還在耶魯大學建築-雕塑專業讀大四,參加了越戰紀念碑全國設計大賽,結果她在1420個參賽者中脫穎而出。
林瓔的設計不同於傳統的紀念碑,它是一座黑色石牆,表麵鐫刻著58261名越戰陣亡士兵的名字。紀念碑造得稍低於地麵,取材自花崗岩,呈V字造型,分別為83米長,兩端分別指向林肯紀念堂和華盛頓紀念碑。於1982年11月舉行落成儀式。
一夜成名後,林瓔回到她的建築藝術學業,28歲時獲得耶魯、哈佛等四所大學的名譽博士學位。她在畢業典禮的演講中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整體意識的一部分,通過我們的作品、形象、思想、寫作等等而彼此關聯。我們將在這些溝通中告訴未來的一代,我們是誰、曾經做過什麽,可能的話,還包括我們將對他們產生什麽樣的正麵影響。”
之後林瓔又應邀設計了其它著名紀念碑和藝術地標。她很關心美國的曆史和社會議題,如戰爭、民權、女權、種族平等、自然環境。
應“南部貧窮法中心”之邀, 她於1989年設計了民權運動紀念碑(位於阿拉巴馬州的Montgomery )。它隻有兩部分:一麵有弧度的黑大理石牆,上麵刻著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中的名言,以及下部有流水的圓碟,刻有民權運動的日期和犧牲人名。
她越來越多地把自然元素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特別是水。1993年,她為耶魯大學設計了“女性桌”,桌下也有流水,記錄有成就的耶魯女性畢業生:
為密西根大學(Ann Arbor)設計的地麵藝術《浪湧》:
佛州邁阿密的《鼓動》:
雕塑作品《藍湖通道》的靈感來自地圖製作:
著名生態建築 - 溫哥華天橋:
紐約市的美籍華人博物館內部:
為新西蘭某農場設計的地麵藝術:
有關她的藝術設計生涯的紀錄片《瑪雅·林:強大清晰的洞察力》,獲1994年奧斯卡/學院獎-最佳紀錄片獎。她在影片中說:“我的作品,來源於一種使人們能夠認識他們所生存環境的單純願望,這既包括他們物質上的,也包括他們心理上的生存環境。”
作為建築師、藝術環保人士,林瓔在2009年榮獲全國藝術獎章,這是美國官方給予藝術家的最高榮譽。
林瓔和丈夫、女兒們在一起:
林瓔還曾入選美國《生活》雜誌評選的“20世紀最重要的100位美國人”和“50位美國未來的領袖”。
(圖片取自網絡)
有同感,她的地麵藝術確有一種亡靈氣息,但一點不帶黑暗的色彩,反而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死亡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我在寫一個美國著名華人係列,本來想男女都寫,但人太多了,覺得還是女人比較有趣,決定隻寫女性。謝謝林關注!
荔枝你發現嗎,她的設計裏總有一點亡靈的氣息。
林櫻是林徽因的侄女,姐弟同父異母,所以她父親說林家的女人都很有才氣。她的成長環境還是挺好的。
以後荔枝再多介紹一些吧,你們那邊還是比我們這裏信息多。
問好等等!貝和林同有成就,林算是新一代。
拍那部紀錄片的,也是一個美籍女華人,在電影製作方麵也有成就。
小聲音好!美國有很多傑出的華裔,我以前隻聽說過科學技術方麵的,後來才知道還有不少華人為美國文化作出的貢獻。
是的,一種流動感,一種活力。問好紅裙。
哈,果然。上茶!
對,很貼近自然、很有機的設計風格。
我也覺得她看上去很舒服、長相很有才氣的女子。
以後還想寫個著名加拿大華人 :)
鬆鬆好。在網上看到她在美國藝術界很有名氣了,但在看到老兵牆之前我沒聽說過她。
-- 謝謝荔枝介紹。
謝謝荔枝的精彩介紹,問好!
問好沫沫。而且我想她的動手能力一定也很強,雕塑或建築出身的人都這樣,腦子和手的並用。
我也讀到有些老兵不喜歡她的設計,好像是他們認為這樣的矮牆作為紀念碑不合適,應該和華府其它紀念碑一樣,有一定的高度。
我倒認為她的設計不一定要有自己的中國identity。我在這裏強調她是個成功華人,而美國人隻把她當作美國人,因為美國是個大熔爐,族裔不是首要因素。當然農哥教育女兒要記住自己的中國文化身份,這是絕對應該的,我也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樓上有位網友說了,是堂侄。中國人把表的堂的都弄得很清楚,老外不講究這個。問好!
她設計的越戰紀念碑,其實並不被越戰老兵接受,也隻有行業協會認可她的設計。為這事她被主流社會罵慘,最後她好象隻拿到2萬美金設計費,而後來參與補充設計的卻拿了幾十萬。
我常常拿林瓔的例子教育女兒,融入主流也不要丟掉你的文化identity,因為別人會根據你的臉型和膚色給你定位。林瓔出生在美國,長在美國,可以說她和中國沒有什麽關係,可美國兵卻覺得讓她來設計越戰紀念碑不合適。
農哥說得有道理,相信才氣是沒有國籍的,而是培植和機會的問題。“缺乏文化底蘊”,是不是你認為她的作品太現代?
“很少有人會對她有興趣”,怎麽會呢,中國人都望子成龍,我這個就是龍的例子,而且還是一條女龍 :)
是啊,藍天,我也這樣認為。但想想她那時才21歲。。。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謝謝誠信來訪。
點點好!華人在藝術方麵出色的也很多,隻是現在華人都不讓孩子去學藝術了 ...
平心而論,林瓔的設計作品跟她這人一樣,靈氣有,但缺乏文化底蘊。在中國國內的設計師,能設計像她這樣作品的人太多了,可惜都被苦索的理工男領導扼殺了。
謝謝你的信息,又去查了查,她是耶魯和哈佛的名譽博士。我補充進去了。
不錯,我有個侄女想學建築設計,但她擅長藝術,卻不喜歡數學和物理,也就學不成了。問候秋水!
哈,是的,而且西方人也不管輩分,同輩的是cousin,相差一輩的也是cousin :)
思韻說得很到位,特別是林的作品,有一種動感和節奏,也可以看到時間的流逝。
我上次去華府也有兩、三年了,到昨晚才想到寫她 :) 菲兒新周快樂。
謝謝遊士,種菜專家上這個係列,也是有可能的!
蒲公英好。這座橋是著名生態建築之一,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了用水的環保問題,首先橋上花園裏種的全是當地的土著植物,耐旱,而且還專門造了儲蓄雨水的溝渠。
健康換了頭像啦,好清新!
是的,我也寫到她是林徽因的侄女,可惜沒找到她受姑姑影響的具體描述。問好田野!
建築是藝術和技術的合成,她的確有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