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2015 (7)
2016 (25)
2017 (1)
2018 (107)
2019 (202)
2020 (127)
2021 (18)
2022 (5)
2023 (1)
配上你的字會更美!
最後一圖,嗬嗬,不美。 多看看吳印鹹的作品。
望了下,好像水墨、水彩、工筆。國畫構圖都有。好!
我能達到7點,與中學和大學同班同學比生活最好。 但...
回複 '亮亮媽媽' 的評論 : 久疏問候,亮媽最近的遊記美...
太美了!窗外窗內都是美景。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祝親親夏安!
好美!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謝謝親,春天好!
看得我眼花繚亂,太多美食!
水墨技法如火純青。
http://wk.baidu.com/view/d11524086c85ec3a87c2c52f#page/1/1425955120097
《富春山居圖》始創作於至正七年(1347年),於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畫作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幹濕並用,極富於變化,是黃公望的代表作。
《富春山居圖》采用傳統的三遠並用構圖法,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富春山初秋時節的迷人景色,峰巒陂陀沉實,秋水長天遼闊,林木恬然,沙渚悠遠。如詩的畫麵和嫻熟的筆法,將富春山美麗的風光,勾勒得令人心醉神迷[3] 。
《富春山居圖》卷在數百年流傳中飽經滄桑。明成化年間,該圖卷一度為沈周收藏。弘治元年,為蘇州節推範舜舉所有。隆慶四年,落於無錫談誌伊處。萬曆二十四年,歸於董其昌,不久轉給宜興收藏家吳之矩,再傳其子吳洪裕。[2]
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清順治七年(1650年),吳洪裕病危,彌留之際要將它火焚殉葬。他的侄兒從火中搶出,但此時長卷已被燒毀5尺,焚成兩截。前段較小,長51.4厘米,因畫中恰好有一山一水一丘一壑之景,定名為《剩山圖》,流落民間;後段畫幅較長,約有6紙636.9厘米橫長,經過精心修複裝裱,將董其昌的題跋從畫尾移至畫首,跋中寫明此畫係黃公望為好友無用禪師所作,因此後段被稱作《無用師卷》,後被清廷收藏。
台灣故宮博物館
1933年,為避日軍戰火浩劫,《無用師卷》隨故宮重要文物南遷,15年輾轉過四川、成都、貴州、南京,最終被運至台灣,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而《剩山圖》也再幾經流沛後,於1956年走進浙江省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1]
《富春山居圖》前後兩段分隔300多年之後,《剩山圖》與《無用師卷》於2011年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合璧展出。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富春山居圖》將在台灣合璧展出,暗喻海峽兩岸分合,亦使此畫作聲名大噪。
《富春山居圖》水墨技法爐火純青
在“元四家”中,若論對後代山水畫發展影響最深廣的,無疑是黃公望。他年資最高,直接受教於趙孟頫,從五代荊浩、關仝及北宋李成啟學,所以畫的品格極高。元代畫家開始以紙為畫本,趙孟頫的《水村圖》已見幹筆皴擦,元畫靈動鬆秀的筆墨已然初具,而黃公望享年85歲,至其晚年則紙本水墨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其《富春山居圖》,可以說是代表其晚年風格的經典之作。
至元四年,黃公望79歲,一次從鬆江歸富春山居,偕好友無用禪師同行。暇日,黃公望始於山居南樓援筆作此長卷。但他經常雲遊在外,而畫卷留在山中,隻得“逐旋填劄”,故“閱三四載未得完備”。無用似不放心,怕被人奪愛,便請黃公望在畫中題文,明確歸屬。但最後何時完成,終不得而知。清王原祁在《麓台題畫稿》中說是經營七年而成,但黃公望自動筆至去世也就隻有七年。一幅畫畫了這麽多年,也稱得上一奇,而二百五十年後藏者吳洪裕臨終前囑家人當麵將畫焚燒殉葬,而其侄吳靜庵趁他彌留之際於火中奪畫殘卷,更是曠古之傳奇。至今,我們已無法確知原卷的長度,但知前《剩山圖》縱31.8厘米,橫51.4厘米;後《富春山居圖》縱33厘米,橫636.9厘米。圖繪富春江兩岸秋初的景色。開卷描繪坡岸水色,遠山隱約,接著是連綿起伏,群峰爭奇的山巒,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後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長卷畫的構成特色。筆墨上已顯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為簡約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將近20厘米的長披麻皴,枯濕渾成,功力深厚,灑脫而極富靈氣,洋溢著平淡天真的神韻。全圖用墨淡雅,僅在山石上普染一層極淡墨色,並用稍深墨色染出遠山及江邊沙漬、波影,隻有點苔、點葉時用上濃墨,但已足以醒目。這是一幅濃縮了畫家畢生追求,足以標程百代之作,無怪乎董其昌見了驚呼:“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嶽,都具是矣!”
我有時將黃公望與王蒙晚年的畫作比較,感覺黃公望率真簡約但仍具象,而王蒙則蒼莽茂密趨向寫意。這是兩種不同的風格,並無優劣之分。蒼莽而寫意,難以捉摸,故王蒙的畫難學,明清兩代幾乎沒有得其真傳者。而黃公望的簡約而具象,似乎很合文人畫家的心意。經董其昌倡導,清初“四王”的努力耕耘,黃公望的畫風終於風靡清代將近三百年之久。但是每一個大畫家的畫風,都是極具個性的,並不適合被當作共性去擴散。後人怪罪“四王”將藝術創作“符號化”,殃及六百年前的黃公望,這也許是大半輩子以算卜為營生的黃公望怎麽也不可能預算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