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126)
2023 (4)
都說美國是個”車輪上的國家”每天開車通勤,汽車的安全當然是頭等大事。但車輛安全這事兒,有時真不是隻靠買輛好車就行,反而是那些不起眼的小細節。這是我最近的一段經曆,一次關於輪胎、釘子和30塊錢的小小警醒。
故事從今天早上開始,儀表板上一個黃色的、像個U型圈裏有感歎號的圖示亮了起來。這不就是傳說中的‘胎壓警示燈’?腦袋裏警鈴大作。
這事兒巧得很,前兩天同事才遇到類似狀況。她的新車胎壓不均,雖然不是很嚴重,但她還是小心翼翼地把車開回公司,請懂車的同事幫忙檢查。結果一查,一個足足有手指長的釘子赫然在目!同事幫她補了胎,才讓她安心。
有了同事的前車之鑒,我不敢怠慢。下班後,直接把車開到今年三月份換新輪胎的NTB店。今天技術人員不在班,但當值的經理依然非常耐心地幫我檢查。他用胎壓槍一測,其他三個輪胎都還在30左右,但副駕駛後方的輪胎,胎壓竟然隻有24!問題找到了,凶手就是一顆釘子。
經理建議我別拖,盡快去附近的NTB維修。我聽從了他的建議,開過去隻花了29.99美元,不到半小時就搞定了。這也讓我想起今年三月換新輪胎時,他們曾建議我多花149.99美元買個輪胎保固計劃,但我當時沒買。現在回頭看,這30塊錢的補胎費,也算是一個小小的提醒吧。
這件事讓我再次體會到,了解汽車的警示燈有多重要。我的先生常說:“要知道危險在哪裏。”這次經曆讓我明白,車子是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工具,別因為忽視這些基本細節,而讓自己陷入險境。花點小錢,換來安心,絕對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