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談到父母如何教養下一代,得到大家的熱切關注。身為一個媽媽,我也在積極學習。下麵一篇文章可以很好回答對此還有疑問的父母,共勉。
不要讓孩子做人上人,也不要讓他做人外人,要讓孩子做人中人。------陶行知
(一)過多的物質會害孩子
現在的中國,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的物資條件也越來越豐富了。但是優越的物資,好像也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了更多的羈絆,他們追求名牌,他們不珍惜金錢,他們不懂得節儉。於是,年輕的父母又開始反思,對孩子究竟應該給予什麽樣的生活?
一種新的教育理論應運而生,現在很多父母都非常認可,要“富養女兒,窮養兒子”。
其實這同中國傳統的觀念是非常接近的,自古中國人就需要兒子頂天立地,要能撐得起家業,“嬌兒多敗家,英雄出少年”。所以,兒子要能守住財,就不能太嬌慣,要經曆些磕磕絆絆,摔摔打打。所以,幾乎所有的男孩子媽媽都同意:要窮養兒子。
女兒呢,在父母的潛意識中,希望女兒能成為女強人的好像並不多。女孩子的父母都更平和,希望女兒能優雅高貴,家庭幸福,夫妻和睦,當然最好要能嫁個好夫婿。所以,女兒的生活需要富養,這樣才能應對未來的幸福生活。為了讓女兒未來能有辨別能力,從眾人中分辨出什麽樣的人能配合自己的高貴優雅,不因為從小感受到物資的困窘,而對物資產出強大的渴求,從而為了得到什麽輕易獻出自己的一生,一定要從小就開始訓練她對美好事物的適應性。所以,女兒要富養。
窮養兒子,富養女兒的觀念中,暴露了父母看待男孩女孩的不同。男孩子要堅韌頑強,女孩子要漂亮優雅,從容不迫。
可是,目前的世界,同以前的世界並不相同,世界的交流在加劇,盡管性別分配給男人和女人的角色並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是,女孩子擁有的機會更多了。如果還是要把女兒限定在賢妻良母的角色,這會讓女兒失去更多的人生選擇,失去很多的樂趣。
那麽,窮養兒子的標準是什麽,窮養兒子,需要給兒子什麽樣的磨難?富養女兒怎樣才是富養,富養的最終目的是要把女兒培養成什麽樣的人?
羅勤從小就知道自己是優越的,她父母工資收入高,對這個寶貝女兒又疼愛有加,為羅勤提供了最好的物資條件。她的媽媽出國的機會比較多,經常能給羅勤帶一些時尚的衣服、高檔的巧克力、新奇的玩具。羅勤每天被媽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現在校園裏,這讓羅勤在一班同學中,顯得非常的突出。羅勤身邊常常圍著很多同學,大家一起分享羅勤的寶貝。但是,羅勤得意後,開始不安,她慢慢的不再願意穿時尚的服裝,她覺得自己跟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她羨慕別的同學的普通衣服,在她看來,大家都那樣穿,那一定就是最正常的,最時尚的打扮。而自己的不同,讓她覺得非常的不自在。
同學們都知道她家庭條件好。有一次,學校裏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老師家裏出了點狀況,同學們自發地捐款表示援助,羅勤同大家一樣,往捐款箱裏放了自己的零花錢。但是,同學們認為她捐得太少,太小氣,不夠仗義。這件事讓羅勤傷心了很久,她為自己平白要承受同學們的指責而委屈。
慢慢的,她發現,她的麻煩還不僅於此,她會受到別人的騷擾。班級裏有一個很霸道的女生要求羅勤每天給自己帶零食,帶零花錢,還說你要不帶,我就打你,你要敢告訴老師,我也打你。羅勤非常害怕,她恐懼,但是不知道該怎麽解決,她不敢告訴父母,她也沒人可以傾訴。她開始每天給這個女孩帶東西,同時,她開始擔心地睡不著覺,這種狀況持續到她小學畢業。
現在的羅勤從事教育行業,她是校服的堅定支持者,她認為學生在校一定要穿校服,這樣可以避免學生注意力發生轉移,也是養成學生具有平等意識的一個很好的途徑。
回憶自己的童年,她認為她最大的不快樂源於她同周圍環境的不協調。她說,對於小的孩子,要讓她的生活環境同自己的家庭環境以及學校的整體環境相一致。小孩子的審美同成人的審美有非常大的不同,他們對美的認識來自周圍的環境,周圍的同學們都是什麽樣,小孩子就認為這就是美的、正常的。而如果自己同別人不一樣,他們會慢慢覺得自己是孤立的。有很多貧困生的自卑心理,就來源於此。在孩子還沒有強大的內心承受能力的時候,他們是以自己周圍的環境作為衡量的標準和尺度,他們希望能同外界保持一致,而現實生活的不一致,會對他們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宏誌班的孩子,比普通班的貧困孩子,更容易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現實的生活狀態。可是,大家隻注意了貧困學生的求同心理,而往往忽略了,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也有求同的心理。
此外,在大一些的孩子中,還會出現另一種狀況。在學校生活中,能具有好的成績,是所有的孩子都夢寐以求的。但是有很多孩子發現自己不能在成績方麵有突出的表現,他們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麵,讓自己在其他地方,有異於同學的特點,以此來吸引同學的注意,來滿足自己的心理平衡。而最輕鬆就可以獲得別人關注的,就是物質的豐厚和金錢的充裕。
(二)富養的孩子少有學習好
在學校中,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狀況,家庭條件好,經濟實力強的孩子,一般學習成績好的並不多。
桃桃家境富裕,爸爸做生意,很成功,桃桃作為家裏的獨生女兒,自然萬般寵愛在一身。爸爸為桃桃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基礎,他對桃桃說:別聽別人說什麽刻苦努力,那是窮人家的孩子沒辦法。你不需要,你隻要享受就行了。你記著,閨女,有錢能使鬼推磨,咱家的錢,能讓所有的鬼來搶著給你推磨。
桃桃在學校經常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她懶得寫作業,就花錢雇人寫;她懶得背書包,花錢雇人背。她什麽事情都可以用錢搞定,唯有成績是她的心頭大患,她沒辦法雇人替她考試。老師批評她,她會反駁說:“我爸爸說了,我不需要什麽出人頭地,以後我隻要能管理我家的生意就足夠了,做生意是學校教不來的,這個要靠天賦。”老師從此懶得理她,任由她在學校混日子。
似乎現在有這樣一種狀況,就是經過自己艱苦奮鬥而掙下了豐厚家業的家庭,也沒有要子女出人頭地、光耀門楣的現實需求,做父母的對子女的要求也會變低,不想要子女再受自己當初的苦。所以,家庭條件好的孩子,通常沒有來自父母的種種壓力和要求,孩子也樂於輕鬆。
如果孩子內心裏的物質滿足感太強,他們會失去求知欲,會失去鬥誌,他們會懼怕困難,不能吃苦,並且,富養的孩子還很容易性格簡單脆弱,沒有太多的理想和追求。通常來說,生活條件富足的孩子,求勝心、競爭意識、創新力、忍耐苦難的意識都非常薄弱。
目前,在學校中,有很多這樣的孩子,他們成績不好,沒有學習的興趣,缺乏激情,找不到生活的目標,做事磨蹭,會感覺活著沒意思,等。心急的家長想盡各種方法來企圖推動孩子的進步,然而,孩子的問題,不是家教、老師能解決的,問題的關鍵在父母。父母為孩子創造了一個豐富的物質環境,卻忽視了孩子的心靈世界,孩子心靈的空虛才是最可怕的。
如果物質太多的占據了孩子的心靈,孩子能最大限度的滿足自己的需求,他還有什麽願望去辛苦的努力來換取自己的利益呢!
另一方麵,能為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保障的家庭,一般也同時會具有保護過度的特點,孩子幾乎沒有機會接觸真實的社會,沒有機會見到真實的生活,這樣的孩子會自我感覺很好,情商較低,有時是盲目的自信。
優越的物資環境,會讓孩子習慣有求必得,不習慣吃苦,不習慣用自己的能力換取成績。這使孩子不具備很強的生存能力。
沈琦的爸爸位高權重,在這樣的家庭中,沈琦自然就如小公主一般。她知道自己同別的孩子不一樣,因此她是高傲的,世界在她麵前,好像真的就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障礙。沈琦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下,任何事情都不需要操心。但是父母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沈琦發現自己的丈夫打著應酬的幌子,花天酒地。丈夫說這有什麽,成功的男人哪一個不需要應酬!但是沈琦接受不了,她認為這是對優秀的自己最大的侮辱和不尊重,她鬧著離婚了。帶著孩子的沈琦發現,要想再找到一個合適的男人,真是不太容易,一年又一年,她都沒找到理想中的人選。直到有一天,無意中聽到朋友提起一個人,讓她眼前一亮,這人家財豐厚,有龐大的事業,目前正在同妻子鬧離婚。朋友說,我看這人同你合適,你要是對他有意,等他離婚了,我介紹你們認識。沈琦真的就很認真的在等待,等待對方離婚,等待同對方相識,進而幻想以後的生活,她甚至考慮未來是跟對方去國外生活,還是堅持留在國內。
她對社會沒有經驗,對自己充滿信心,她以為,生活中沒有什麽是自己想做而不能得到的。她終於盼來了對方的離婚,但是對方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斷送了她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方說,我目前不打算考慮再婚的問題。這件事給沈琦帶來很大的打擊,她到現在還在尋找,但是高不成低不就,讓她的再婚之路充滿了坎坷。
沈琦的問題不僅於此,當初父母為她安排好了一切,她的生活曾經是她的很多朋友都非常羨慕的,但是隨著父母影響力的減退,以及情況的不斷變化,沈琦的處境漸漸不比往昔。這讓她非常失落,為了維護住她的高傲,她開始在她的朋友們身上尋找平衡。一個朋友有成功的丈夫,沈琦告誡朋友,“你要小心他變心甩了你”,幾次以後,這個朋友漸漸不同她來往了;還有一個朋友一直沒要孩子,沈琦說:“你們倆誰有問題生不了?現在不能生孩子的人太多了,你也是不能生吧?”童年時的一個朋友非常能幹,事業很成功,沈琦說,一個女人,還是要以家庭孩子為重,你家孩子又不出色,你要那麽多錢有什麽意義呀。朋友們都覺得沈琦性格古怪,不好相處。包括她的媽媽,都不喜歡同她在一起。沈琦的父母身體不好,父親偏癱在床,需要人照顧,但是沈琦總是以自己家裏走不開為由,很少露麵,即便來了,也總是看什麽都不順眼,同母親吵架。母親認為她是心情不好,也很理解她,可是沈琦總這樣就讓母親接受不了了,母女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沈琦從小就沒受過金錢的苦,喜歡買東西,喜歡買漂亮的東西,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著。雖然她收入不高,還要養孩子,但是,她沒辦法控製自己,她學不會量入為出,她總是沒錢。兒子學習需要電腦,她就給母親打電話,說,以後我有錢了,會還給你的。她要去旅遊,想買個數碼相機,她也給母親打電話。她不會克製自己,自己想要什麽就一定要去買。她的這個生活影響了她的兒子,有一天,兒子對她說,我需要數碼相機積累素材,你給我買個新相機吧。沈琦要把家裏舊的相機給兒子,兒子說,這個不好用,我要一個我自己的,你給我買一個用普通五號電池的,母子倆就真的去買了。兒子要考大學了,一心要上傳媒大學,隻報這一個誌願。兒子的老師非常擔心,說,你報這個太冒險了,你再選一個吧,你想學的專業很多學校都有,不一定非要上傳媒大學。兒子理都不理,於是兒子毫無懸念的落榜了。相同的情景持續了三年,別人的苦口婆心對兒子就是耳旁風。每年的專業藝術課的考試,讓沈琦花費了巨大的精力和財力。但是,母子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不會用各種成本指標來衡量事情是否應該做,隻要想,就去做,哪怕這是一個根本沒有希望的事情。
沈琦的爸爸媽媽為她創造了優越的生活條件,可是,這並沒有給她帶來幸福。現在的沈琦非常自我,不關心父母,做事衝動,不討人喜歡。
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滴自己的血,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老子,不算是好漢。”孩子,不可能依靠父母一生一世,這個世界,能永遠跟隨自己的,是知識、智慧和汗水,錢財和權勢卻不能保證永遠陪伴著孩子。
林則徐說:子孫若我,要錢幹什麽?賢而多財,則損其誌。
給孩子極大豐富的物質,也許是在害孩子,使孩子失去生存的能力和活力。使孩子拘泥於自己的狹小天地,最終沒有精神去麵對這個紛繁的世界,沒有勇氣和意誌去競爭、去拚搏。
(三)孩子到底要窮養還是富養
關於窮養會讓孩子失去物質抵抗力,我想可能媽媽們最擔心的就是:等女兒成年了, 很輕易就被一個男人一杯有情調的咖啡吸引了,或者,由於對物質的貪求,而喪失自己。這對於女孩子來說,是很可怕的。
其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任何抵抗不住的物質誘惑,大多數情況下,不是針對於某種物質,而是針對這種物質背後帶來的心理的渴望。除非生死攸關的特殊時期,就目前的條件下,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隻要給孩子足夠的關愛,足夠的交流,孩子不會像想象中那麽沒有自控力。
兩種情況下,會讓孩子失去抵抗力:一種是虛榮、攀比;另一種就是不獨立,沒主見,不自信,沒有判斷力。
所以,是否給孩子提供物質支持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是否給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思想。如果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判斷,沒有自信,那麽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容易失去物質的抵抗力。因為永遠有比你更富的人,永遠都有你沒見過沒得到過的東西。
一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單靠經濟支持,而是綜合教育決定的。這個綜合教育比物質提供更重要。
其實,所謂“窮養和富養”都是指超越自己的經濟實力和周圍的環境,針對孩子做一些經濟上的改變。富養是超越自己經濟實力,而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物質支持。窮養是故意苛求孩子,讓孩子體會比自己的家庭經濟和周圍環境低一層次的生活水準。
從小孩子的心理來看,能同周圍人趨同,而獲得認可,是很重要的。否則,他們會自卑,會孤獨。尤其是在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還沒有對物質好壞有判斷力的時候,他們的判斷就來自周圍人群,周圍人都在用,他們就覺得好,這東西就對他們有吸引力。否則,再好的東西,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也不會喜歡了。
讓孩子吃點苦沒錯,但是,不要去故意苛求孩子,這會讓孩子誤解你的愛和用心。
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需要有一個適合的環境。如果同孩子的生活環境不相一致,而刻意追求窮或富,那確實會造成很多問題。因此,不必刻意去窮養或富養,給孩子適合你們家庭的物質條件,同孩子周圍大環境一致的生活,就足夠了。
張曉慧絕對是業界的一個傳奇人物。她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孩子,工人家庭,父母受生活所迫,沒有太多的精力照顧她。她很早就開始打工,賺取自己的學費了。上大學後,張曉慧開始到一家大公司打工,在公司裏見了很多事情,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她自己也比較善於學習思考。24歲時,就已經是獨當一麵的經理人了。現在不到30歲,在業內的名氣很響亮。她的成功來自她比同齡人的見識更廣闊,經曆更豐富,而她的見識就來自她打工的經曆,來自她的用心。
在現在這個社會,信息量巨大,信息的更新速度如此的快速,人才的更替更是短促。是什麽能讓我們成功?是我們的眼界、思想、智慧和情感。
一個人的眼界,對一個人的幫助是巨大的,這比家長能提供多少物質支持更能幫助孩子的成功和成長。張朝陽,能有成功的搜狐,不就是因為到美國看過了,了解了,體驗了,然後搬回中國占了先機嗎。
所以,如果要富養孩子,就給孩子豐富的閱曆、博大的胸懷、開闊的眼界、獨立的見解、正確的判斷力。
父母都希望能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高的起點,但是,決定孩子未來地位的,不是他起步的時候,起點有多高,而是,他未來能在多高的起點站得穩。
曾經有很多年,大家一直都爭論不休,女孩子,到底是幹得好重要,還是嫁得好重要。女孩子的父母都認為,嫁人是女孩子非常重要的第二次選擇,這次選擇好了,會終身受益。但是,怎樣才能找到一個優秀的夫婿呢,媽媽們都覺得這需要女孩子睜大眼睛去挑,一個習慣了幸福生活的女孩子,一定會本能地挑選出能繼續給她帶來幸福生活的夫婿,這樣才能避免下嫁。而一個溫柔典雅的女孩子,也必然能吸引優秀的男孩。中國人認為傳統的美滿婚姻是郎才女貌,女孩子的漂亮高貴似乎非常重要。不過,婚姻中,有很多種狀態,門不當戶不對、高攀的、下嫁的婚姻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在婚姻中,容貌的影響力是在逐年下降的。童年時的生活優越並不能保證成年後同樣幸福。
對於現在的孩子,他的能力決定了他成年後生活圈子的等級。即便童年時有富裕的家境,但是,由於社會的流動性的增強,成人後的生活圈更多的不是自己原本生活的範圍,而是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為中心,重新畫出新的半徑。所以,年輕人的綜合能力,決定了他的生活圈,決定了他生活的階層。女孩子,隻有幹得好,才能嫁得好。中國古人說:種好梧桐樹,引來金鳳凰。這句話,對男孩和女孩都非常合適的。
我曾經觀察過大學生中團體裏的核心人物,受歡迎的人,不一定是漂亮的,也不一定是出手闊綽的,但是一定是自信的,有主見的,有感染力的人。他會具有生活的熱情,會有平和的心態,會同別人健康的交往,不卑不亢。而這樣的人,更容易選擇自己的生活道路,更容易成功。
你養過金魚嗎?孩子就像一條小魚,在開闊的空間,他就可以長得很大。在一個狹小的魚缸中,小魚就會本能的減緩自己的成長速度,讓自己適合這個環境。在成長過程中,小魚需要換水,喂食,給他們一個健康的環境,他們就會非常滿足和快樂。可是,如果你怕他們吃不飽,總是給他們好吃的,怕他們的環境不衛生,總給他們換水,他們反而長不大,很快就會死了。
孩子也一樣,需要營養,但是營養太多了,則會害了孩子。對於孩子,給予太多的物資條件,並不是明智的選擇,現在的社會變化太快,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能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有競爭力,給他們提供豐富的物資保障,不如給他們良好的性格,獨立的思想,開闊的視野和健康的心理。
培養孩子的自信、獨立、有思想、心胸開闊,經曆豐富,這些才是孩子未來能否幸福、能否有競爭力的加油站。
教育家陶行知說:不要讓孩子做人上人,也不要讓他做人外人,要讓孩子做人中人。我想,如果陶行知先生知道我們在討論是窮養還是富養的話題,他會說:不要讓孩子在學校顯得突出、特別,讓他們同別的同學一樣,就是最好的狀態。
【作者簡介】
黃微:家庭教育專家,知心姐姐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團中央《知心姐姐》雜誌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國巡回報告團講師。
希望我們的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