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上海觀察的一篇文章《我為什麽要去西班牙看病?》在網上熱傳,作者雲起把她的看病經曆寫下來告訴大家,她去西班牙看病醫治得救的整個過程。隨著國內外醫學界交流的增加,如今出國看病更加便利。西班牙,美國等國醫學發達,是否來出國看病結果就會更好一些?
住在上海40歲的莉莉2015年初也被發現罹患輸卵管癌,她來到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求醫。正值MD安德森腫瘤中心的專家Sood教授的團隊剛剛將ARP抑製劑奧拉帕尼作為治療藥物的試驗成果報送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並得到批準。這就意味著,她可以有選擇去美國MD安德森腫瘤中心參與臨床試驗的治療。因為通過基因測序,莉莉的基因恰好可以接受這種用來針對卵巢癌的靶向治療的藥物之一的抑製劑的治療。複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院長徐叢劍對此表示,目前美國最為引領醫學發展的不是手術等治療技術,而是在疑難雜症尤其是癌症等領域的科研與臨床試驗。這一點在國內明顯較為空缺,這一方麵依賴於我們需要打造一個與國際接軌的臨床實驗倫理審批製度,另一方麵則需要一個藥物臨床試驗的較好平台。他講“如今的中國病人更多願意采取保守治療手段,不願意嚐試一些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的手段。而我們希望有更多的病人願意參與到臨床試驗中來。” 他也說,“去美國看病,並不在於傳統治療手段更優,實際上是在於接受更新的臨床試驗,為自己提高生命存活率帶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從莉莉身上我們可以知道,通過基因檢測,癌症是可以通過征對性有效藥物治療,有治愈的可能性。
最後想分享的,是雲起給有病看病的人的提醒:
第二、 介入性檢查前最好要找到認識的醫生;
第三、 請根據醫院的強項來選擇最合適的醫院;
第四、 當遇到重大疾病時,請放眼全球尋找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