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資策略的確不值得仿效。每個人都應采取自己覺得最舒服的手法。因為和大家走的不是一條路,所以我在大千很少發言,也插不上嘴。我沒有投資理論,也不感興趣,也不做任何研究,全憑感覺碰運氣。用二十來萬每天玩玩,一種hobby而已。
另一方麵,在我的退休賬戶中,我從不交易,從不變動,隻選SP500 index,二十多年來每張支票都按比例投入,再加上公司每年給的,如今也超過百萬了。所以投資有各種方法,隻是都需要時間和耐心而已。” -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參考SP Index Total Return圖形,在過去二十多年裏,野花的每一元投資都是有盈利回報的,這是個非常理想的狀態,因為所有的投資都有盈利,沒有任何的虧損。如果野花繼續工作10-15年退休,那麽他的養老金組合會達到300 -500萬之間(假設7%的SP長期年均回報),如果家庭有二份收入,夫妻二人退休時可以有600-1000萬的退休金組合。老中工薪家庭有類似狀況是比較普遍的,所以合理安排,即使是普通中產工薪也可以有不錯的退休財務保障。
這裏假設的SP長期回報是7%,如果今後的SP長期回報是2% 或是 12% , 那又會怎樣?區別不大,SPIndex對應的是整個經濟發展水平,實際物價和通脹的變化總是與整體經濟發展變化相吻合的,無論是高還是低,野花的養老金未來所能提供的財務保障的級別是相同的。
以前提到投資者B的養老金帳戶投資的是個股,不是指數,粗看起來,好像B的投資回報更高,因為B二十年已經有300萬了,雖然B不投資指數,但B同樣是隻買入不賣出,這點與指數投資一樣。
這二位的養老金帳戶的平均交易次數是一個月一次,而且二十年沒有一次賣出交易。這似乎不是許多人相像中的股市,他們怎麽都幾乎沒有交易? 沒交易股市也能掙錢?
小書生的養老金帳戶2016 年除去紅利再投入,一年的交易次數是0。
BuyandHold2012 母子二人50年的交易不過幾百次,平均一個月一次都沒有,而且從未有過賣出交易,他們持有的公司有破產的,而且不止一家。
這裏的幾位投資股市的方式都非常接近於0交易,隻買入,不賣出,應該都不能算做一次完整的交易。為什麽這些極少交易的賬戶的實際投資回報還可以長期高出平均水平?使用一些簡單的投資常識來分析,是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
野花的養老金指數投資方式的長期回報是很普通的,但是從最終的結果看,其實是蠻不錯的,這是因為在他的投資過程中,投資中最高級別的武器發揮了作用,複利投資增長。
愛因斯坦: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股指投資是個極其普通的投資方式,股指的長期投資回報也是極其普通的,但是,長期投資股指的結果可以是不普通。
“It is not necessary to do extraordinary things to get extraordinary results“ - 巴菲特
從某種角度看,股指投資有點像金鍾罩,鐵布衫功夫,很厲害,但是如果我拔掉它的命門,我就可以廢了它。
“另一方麵,在我的退休賬戶中,我從不交易,從不變動,隻選SP500 index,二十多年來每張支票都按比例投入,再加上公司每年給的,如今也超過百萬了。所以投資有各種方法,隻是都需要時間和耐心而已。” -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在實際投資中,自拔命門,自廢武功的人有嗎?有,而且很多,這從我以前的帖子跟貼中就可以看到。
我這裏所討論隻是非常粗淺的投資基本常識,投資是非常個性化的,如果長期成功參與股市投資,一定會形成最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
我在加股市場選擇銀行,保險,地產,通信和能源作為自己的投資重點,在過去二十年和更長的時間裏,長期投資這幾個行業的領頭羊,都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回報,無一例外。我,我說的是最適合我自己的方式,是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再全力出擊。Margin of Safety 是價值投資的靈魂,在價值投資過程中的每一步,都是緊緊圍繞著靈魂。我選擇自己最熟悉的市場,長期回報穩定性,確定性最高投資標的等等,每一步的投資過程,都是為了盡可能的提高投資的安全邊際。
瞎兄今天發了的貼,房地產投資中的算帳與見識 。
我就其中的一點談幾句。
2010年,芒格的演講 ART OF STOCK PICKING
“They bet big when they have the odds. And the rest of the time, they don't.
It's just that simple.”
2011年前後,房市投資有沒有Odds,瞎兄認為有,所以他要傾其所有,孤注一擲,這算不算Big。
那麽股市呢?有人會說我做不到, 我不懂股市,股市都是騙子。。。,這是你個人的問題,與股市有沒有投資機會無關。
芒格說了,股市裏,從來就是這麽玩的,It's just that simple。
It's not given to human beings to have such talent that they can just know everything about everything all the time. But it is given to human beings who work hard at it who look and sift the world for a mispriced be that they can occasionally find one. And the wise ones bet heavily when the world offers them that opportunity. They bet big when they have the odds. And the rest of the time, they don't. It's just that simple.
That is a very simple concept. And to me it's obviously right based on experience not only from the pari-mutuel system, but everywhere else. And yet, in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actically nobody operates that way. We operate that way I'm talking about Buffett and Munger. And we're not alone in the world. But a huge majority of people have some other crazy construct in their heads And instead of waiting for a near cinch and loading up, they apparently ascribe to the theory that if they work a little harder or hire more business school students, they'll come to know everything about everything all the time. To me, that's totally insane. The way to win is to work, work, work, work and hope to have a few insights.
前幾天,牛兄的帖子裏提到 Bill Ackman ,這二年,Bill是股市虧損大王,可是他還是不太消停,VRX還沒搞定呢,就又大資金投資了CMG。伊坎也一樣,2016年上半年虧損二,三十億,美國大選之夜,又投資10億抄底股市。
這二位如此虧損,怎麽還好意思在投資界混呢?
"I have never met a rich man who hasn't lost a lot of money, but I have met a lot of poor men who have never lost a dime"
- Rich Dad and Poor Dad
在投資中,虧損是必然會發生和要麵對的普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