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8)
2022 (9)
2023 (86)
2024 (80)
德國也缺醫生,特別是鄉村小鎮缺醫生, 那種獨立開業的全科的家庭醫生。
而德國學醫也難, 一般來講, 高中畢業成績要不是1.0分的(德國以1分為最高, 這個分數由高中各科成績和平時成績綜合算的), 基本上就沒戲了。 而1.0的分數, 一般文理高中好像隻有2%左右學生能達到。 這2%裏要是有一半人去學別的, 比如法律,CS, 那麽學醫的就是百裏挑一了。
當然有個TMS考試, 測試你是否適合當醫生。如果你考到95%以上的優秀成績, 可以彌補你高中畢業分數, 比如可以在1.3分或者1.7分可以拉上去。
德國醫學院是統一錄取的, 全國所有想學醫的到同一個地方報名, 聲明想到哪個醫學院學醫, 由那裏根據你的成績,統一安排。
除了考1.0, 還要其它3條路, 曲線救國, 最後有一定比例的機會能學醫:
1. 去外國學醫,然後轉回來:?這條秘密通路一般隻有家裏有醫生的知道。 因為德國有些大學和某些國外大學有協議, 可以共同標準, 有一定數量的學生可以來回交換。 好比朋友的孩子分數不夠, 就去匈牙利一個著名大學學醫, 那裏還是用德語教課, 然後在2年後得到優秀成績, 轉學到德國大學, 繼續學醫。風險是2年後分數如果不夠優秀, 就尷尬了。
2. 幹等:?為了平等, 德國醫學院留出來10%的名額, 給那些分數不夠但立誌學醫的學生。 當然這些學生要排隊,所有這個等待的隊很長, 女兒上學的時候情況是等7年。 就是高中畢業後, 你可以做些臨時工作,幹等7年, 然後有位置才給你。 女兒上學時候, 班上就有這樣的同學, 年齡明顯大一輪, 但是他們聽課是最認真的。?等下講這裏怎麽發生了改革。
3. 這個方法最奇特, 靠告狀:??因為製度規定把學醫位置留給了成績好的學生, 這有違公平原則。 每年有律師專門為想拚命學醫的學生打官司, 狀告國家, 說我這個學生怎麽怎麽因為不平等, 不能學醫。 每年居然有一定數量的官司能打贏。 這也太奇特啦。?
?
德國由於極度缺少肯去鄉下小鎮開診所的醫生, 就想出了一個辦法。 就是取消那些幹等的名額, 把這些名額給同意將來去鄉下小鎮開診所的學生。 要知道去小鎮開診所也是很難的, 因為你要獨立搞所有事情, 缺少交流, 很容易抑鬱。?
如果哪個學生決心學醫, 成績又達到一定標準, 可以和國家簽訂合同, 在做完住院醫以後, 到指定的鄉鎮開診所10年, 就可以學醫, 甚至去開診所的時候, 可以拿到一定的資助。?
要知道, 德國要做完住院醫, 也起碼要32歲左右了, 去鄉下開10年診所, 然後就42歲多了。 基本上很難再去大城市好的地方了。?
對於分數不夠, 又堅定要學醫的人, 真是一個很艱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