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像問Allen一樣問下我自己,日本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麽?不是被朋友們崇尚備至的美食, 不是讓我驚豔了的山水, 不是新鮮的京都祗園藝妓街,和街上腳踏木屐盛裝而行的藝妓們,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日本的多功能馬桶。說多功能不是浮誇,前部衝洗, 後部衝洗, 大衝,小衝, 水量大小強度溫度調節,風幹,真是能想到的都讓細致的日本人給想到了。而且馬桶圈墊可以加熱, 跑了一天風塵仆仆回到酒店, 一屁股坐下去, 暖意從臀部向全身擴散,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體驗, 真想直接就在上麵睡上一覺再下來。
於是理解了前幾年中國人中興起的從日本背馬桶蓋的熱潮。 所有的狂熱後麵, 一定都有著強勁有力的支撐,靠譜的或者不靠譜的。 千裏萬裏背馬桶蓋的勞工式的辛苦和執著裏, 原來有著這麽溫暖貼心的向往。
帶衝洗加熱功能的馬桶不隻是在酒店裏, 也在外麵的公用衛生間裏。 公用衛生間裏的衝洗功能, 我是不敢用的,那隻馬桶裏盛裝了多少人千奇百態的細菌,我是不敢也不想多想的。 酒店裏的馬桶有清理噴頭除菌的功能, 我把除菌的按鈕來來回回按了七八十來次,浪費了不少清洗液後,終於下決心一試端詳, 這一試便一發不可收拾。 日本之行於遊之外的額外收獲,Emmy和Allen捉到了不少新鮮少見的Pokemon, 對我來講便是發現這個好玩兒好用的馬桶大玩具, 一試再試, 屢試不爽。
除了好玩兒和舒適, 衝洗馬桶的最基本功用也是設計初衷就是清潔了。 便後清潔, 尤其是大便後的清潔確實是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農村出生農村長大,我可以說見識了便後清潔工具從原始到高級的完整進化過程。 能記得起來的最早的時候, 我老家的蹲坑茅房裏是用廢紙, 寫過字的作業本, 舊報紙,雜誌。 雖是廢紙, 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華北農村也是奢飾品,而我家茅房裏能夠紙張充足供應不斷檔是因為父母都是老師這個強大的後盾。 那個時候, 純粹農民出身的鄰居親朋家的茅房裏有時會見到小堆的土坷垃。後來, 有了草紙, 暗淡的白灰色,很長的一卷, 買回來用剪刀剪成短短的小卷再用。 長卷手紙紙質粗糙,裏麵夾有沒有打碎的樹皮草屑, 不小心是會劃到屁股的。 再後來有了小卷的衛生紙, 紙質也是越來越細膩潔白。 現在的手紙打眼看過去已經跟餐巾紙沒有什麽區別了,也就有了把手紙用成了餐巾紙的笑話。
雖然是有了高級手紙, 大便後的清潔還是沒有徹底完整地解決, 畢竟需要清理的部位, 不是光滑平整直截了當的。 而每次便後洗個澡對大多數忙碌的現代人來講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日本人來了, 好吧,既然便後洗澡不可能, 那就來個局部洗, 隻洗屁股, 完了再來個風幹, 洗吹一條龍, 幹淨清爽,幾分鍾完事, 解決了便後清潔這個人人都要麵對日日都要糾結的千古難題, 讓人們再沒有了尷尬的後顧之憂。這個可以衝洗的馬桶對於不是天天洗澡的老年人還有痔瘡患者更是一個難能可貴的福利。
說起來,日本真是個務實嚴謹細致的民族。認識到問題, 積極主動執著地解決問題,這種嚴謹務實的精神, 體現在日本的方方麵麵,工業上,日本車, 日本電器,生活上, 各種精致實用的小物件,鏡頭拉遠了看出去, 試圖在領土上的向外擴張解決本土的資源短缺,輸送慰安婦去撫慰離家舍國征戰在外的遠征軍將士的生理乃至心理,都可以在這個務實的根兒上瞥到一絲影子。 在東京住的酒店地處鬧市, 空間狹小, 室內有門的地方用的都是拉門, 門可以直接拉進牆壁裏, 讓空間的浪費降低到了最低。 還有日式特有的膠囊酒店, 更是純粹地為了解決睡一宿覺的問題。
日本的自然環境雄偉壯麗, 日本的人文環境整潔有序, 日本的人民親善友好,可以說是這次日本之行的總體印象。還有嗎,還有嗎,應該是有的吧,從最最初的對日本之行持有的具有我們這一代人特色的反射性的不安,到接受呈現在眼前的日本的祥和美好, 笑也是笑著, 誇也是誇著, 心底深處, 始終有一個小人兒怯怯地冷冷地站得遠遠的--最終還是有所顧忌。白先勇在一篇文章中寫到參觀日本的印象, 提到 “心有餘悸” 這個詞。欣賞著誇讚著日本的美好的我, 應該說還是心有餘悸的吧。
此照片來自網絡
問健康好。
謝謝小C細致的介紹~~
網上能買就方便多了, 應該普及 :)
其實安裝起來非常簡單。
-- 朋友恩米家裝了一個,說是挺好裝的。
跟惜福握握手, 日本真是不錯,但總覺得心底下有點什麽,我就是你說的心結吧。
問好癡一生。祝你早日康複。
對於日本雖然遊玩的時候挺喜歡,可事後回味起來滋味談不上美好,那不是一個我想再去遊的地方,也許心裏還是有那個結,一直沒打開。
原來不隻是我們那邊, 你們南方也有啊。
不好意思, 這篇有點重口味,影響你食欲了吧 :)
-- 嗬嗬,恐怕還不隻馬桶吧 :)
閨蜜恩米從日本背回來一個, 我去試用過, 真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