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鐵路打通美國將被邊緣化
(2015-02-11 18:29:28)
下一個
我國也將要構建鄰邦旅遊大通道,在這個領域中我們看到莫斯科到北京的高速鐵路全程是7000公裏,
全程投入是要達到1.5萬億人民幣,途徑會經過中國、哈薩克斯坦以及俄羅斯,這個項目落實可想而
知對於中歐兩國的經濟發展,還有一些旅遊方麵的產業帶動一定是有好處的,但是不免也會有人猜測
這其中是否會存在危險性?
薛理泰: 應該具有一定程度的危險性的,第一個畢竟觸動了美國以及歐洲這些國家的利益。第二,
之所以能夠提出這個也就是因為一帶一路的構想是相同的,在西太平洋中國對外的交流溝通沒有遇到
大的挑戰,可以騰出手進行西進政策,實際上這個想法就是早幾年中國學者已經提出的西進,西進有
個前提就是西太平洋不發生大的事情,如果日本跟中國就釣魚島發生軍事衝突,或者中國跟越南以及
越南背後的勢力發生了武裝衝突的話,那麽這個就是胎死腹中了,不可能繼續下去了,因為你的注意
點、資金、資源必須匯聚到西太平洋方向。第三點,畢竟是要經過中亞、西亞,當中牽涉到一個不穩
定的因素,比如伊斯蘭極端主義者,恐怖主義勢力,這方麵也牽涉到新疆,疆獨的活動,處理的不妥
當的話,也存在很大的風險。
鳳凰博報:那是不是可以說這條鐵路的打通利大於弊?
薛理泰: 如果能打得通應該是利大於弊。中國過去對海外投資的時候不考慮政治風險的,比如說在
利比亞、伊拉克、敘利亞投資,這個龐大的投資最後就是付學費了,而相反美國公司、歐洲公司、日
本公司如果對海外公司投資,第一條考慮的就是政治風險,政治風險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再去考
慮他的經濟價值,包括中國前幾年對老撾、對越南加大投資範圍不小,力度蠻大的,最後就是由於
918鑽井平台在南海發生了一些問題,對當地華人的生命安全都構成了挺大的風險,所以也要考慮到
政策風險的問題。
周鑫宇: 其實我甚至懷疑在經濟上都應該再仔細盤算一下,我們建的過程中有多少政治風險在等待
著我們,我們可能有多大的財產或人員損失,由於政治波動而造成,我們且想它是建成了,擺在那,
能賺錢嗎?能不能維持運轉呢,可能也得仔細估摸。七千公裏的鐵路得做多長時間?火車票的票錢應
該多少錢,人們會不會因為票錢太貴了去選擇做飛機呢?更快,也不會更貴有可能,這條路上到底有
多少人?人流密集度怎麽樣?這些人會坐這條鐵路嗎?他們會比如說有密集的人員流動嗎,跨國的,
或者即便他們在國內的來乘坐那條鐵路,他們能不能支付你高鐵的旅費呢?這些可能都要綜合去考
慮。在規劃的過程中應該會既考慮政治風險,也要考慮文化衝突的風險。現在我看外交部也在強調一
帶一路的建設,應該是所有國家共同需要的,共同謀劃的,光靠我們去想的話好多項目都會存在問
題。
薛理泰: 俄羅斯歐洲部分跟亞洲部分主要的交通紐帶就是這條西伯利亞鐵路,當初蘇聯二戰結束
前,蘇聯緊急調動了3、4個月把軍隊,軍需物資,武器裝備從歐洲運到亞洲,對日本開戰。那麽1969
年蘇聯跟中國處於一場核大戰的前夕,克裏姆林宮之所以決定不要莽撞的把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的
核打擊付諸實施,考慮一個因素就是,一旦打起仗來中國不會聽任他打的,也從新疆、內蒙派出軍隊
出去,切斷他的西伯利亞鐵路,一旦切斷的話,蘇聯從歐洲到亞洲就切斷了,因此這個考慮也是當初
克裏姆林宮決定不對中國下殺手的原因之一,主要因為他是美國對中國的支持,對蘇聯的警告,以及
毛澤東當時全部出於緊急備戰這個狀況。如果這條高鐵建成的話,你運貨運的快,戰爭情況下運兵
源、武器裝備、軍需物資也是很快,一旦中俄關係發生大的變動的話,這可能也是一條隱患。
鳳凰博報:那兩位覺得現在美國的態度是什麽樣的,對於中俄雙方的合作。
周鑫宇: 美國可能最擔心的就是你們修成一條鐵路,要是中亞出點什麽事,你們比我去的快,我得
航母艦群繞著海過去,實際上是他被擋的更遠了,確實對美國難受。
很多人座火車去西藏,而不是乘飛機,就是要體驗這種感覺,俺叫著很多人會去體驗 once a life time 的經曆, coast to coast ,亞洲東海岸到歐洲西海岸。不就是在火車上 30 個小時嗎?還沒有過癮就到地方了。
北極熊一向是強勢欺壓我國,倒是美帝經常幫助我們。遠交近攻都忘了?
相信誰也不能相信老毛子。當年饑荒時候逼我們還債,忘了?
貨物會好些? 遇到過1次運輸一百多車皮的火車,在道砟等了10多分鍾。
-----------------------------------------------------------------
斯大林解釋:我們為什麽要割走中國的外蒙古!
蔣經國反問道:“你為什麽一定要堅持外蒙古‘獨立’?外蒙古地方雖大,但人口很少,交通不便,也沒有什麽出產。”
斯大林直言不諱地說:“老實告訴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的戰略觀點而要這塊地方的。”假如有一支軍事力量,從外蒙古進攻蘇聯,西伯利亞鐵路被切斷,蘇聯就完了。
對於斯大林的擔憂,蔣經國信誓旦旦地保證:你用不著再在軍事上有所憂慮,蘇聯如果參加對日戰爭,日本打敗之後,它就不會東山再起了,也就沒有力量占領外蒙古,並以此作為侵略蘇聯的基地。你擔心從外蒙古進攻蘇聯的軍事力量,除了日本外,隻有一個中國。但中國同蘇聯簽訂了“友好條約”,“你說二十五年,我們再加五年,則三十年內,中國也不會打你們;即使中國要想攻擊你們,也還沒有這個力量,你是很明白的。”
斯大林並不讚同蔣經國的解釋,他說,雖然日本打敗後,不會重新占領外蒙古並進攻蘇聯,一時可能如此,但非永久如此。如果日本打敗了,日本這個民族還會起來。他甚至稱,條約是靠不住的。中國現在可能沒有力量侵略蘇聯,但是,隻要中國能夠統一,就會比任何國家的進步都要快。
會談中,斯大林堅持“非要把外蒙古拿過來不可”。他還為此辯解說,日本和中國沒有力量占領外蒙古,但不能說就沒有“第三個力量”這樣做。而這個所謂第三個力量,實際上就是指美國。
強盜結盟,各懷鬼胎,誰都在提防著對方,因為他們的宗旨都是:你的產,我來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