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悉尼的航線距離是8943公裏。
1984年9月17日,澳大利亞航空公司Qantas的一架波音B747專機從北京起飛,直飛悉尼,從此開通了中國飛南半球的航線。
當時的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沈圖,率領第一個有40多人的中國友好( 新聞 )代表團出訪澳洲,他們就是這架Qanta專機裏的特邀乘客,沒有別的乘客。代表團成員大部份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新聞單位的記者、編輯及一些工作人員,我的父親是新聞工作者,是代表團成員之一。
“這是波音飛機中最大型的一種,可載400多人,簡直像一艘輪船。澳大利亞國家民航部擁有27架B747飛機,直接飛行世界37個大城市,以航行安全和服務優良著稱。因此,我想,他們一定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東西。”
“…… 這條航線的開通,人們稱它為‘中澳友好的空中橋梁’。是的,有了這座空中友好橋梁,中澳的距離相對地縮短了。”以上文字摘自父親回國後寫的訪澳見聞。
父親出國回來後,寫了《友好的空中橋梁》、《澳大利亞總理霍克答本報記者問》等13篇報道,先後在《南方日報》、《海外市場報》、《廣東畫報》刊出。
其中《花園般的堪培拉》一文,父親寫到他們參觀聯邦國會大廈。當時的澳洲總理在舊國會大夏的內閣會議廳接見了代表團的主要成員(見下圖)。“ 我們就像‘ 閣員 ’一樣圍著桌子坐下來,閑聊般的交談。霍克總理還特地談到了澳方與廣東的往來密切關係……。“ 父親當時驚訝霍克總理對中國、對廣東省的了解。這是霍克就任總理後,第一次在這個重要的地方接見外國團體,用“ 意義重大“、“ 意味深長“ 等句子形容都不為過。
霍克總理在國會大廈接見中國代表團的主要成員
就在霍克總理接見中國代表團的同時,堪培拉正在大興土木建新國會大廈。新國會大廈在1988年5月建成並且開始使用,舊國會大廈則成了一座博物館。( 霍克在1983年當選總理,曾領導工黨4次贏得聯幫大選,任期至1991年,是至今任期最長的工黨籍總理。在他完成就任之後,一直奔波於中澳兩邊,致力於兩國的友好關係和經濟合作,鞠躬盡瘁。 )
最令父親印象深刻的是,當他們參觀眾議會議廳時,座位被中間的長桌分開成兩邊座位,桌麵上有一個古老的沙漏三分鍾計時器,是用於議員發言計時。議廳的工作人員幽黙地解釋,這是為了防止開會時雙方爭吵打起架來,計時器可讓一些發言滔滔不絕的人按時停止。父親聽後感歎地說,我們如果也采用這種開會方式多好啊。
作為新聞工作的同行,代表團還參觀了《悉尼晨鋒報》、《堪培拉報》,了解他們製作報紙有別於當時國內的全過程。父親後來說,欣賞他們的信息手段很現代化,記者的采訪內容從輸入到製作、到印出全部用電腦操作,而且可以隨時貯藏和備查文稿、信息。當時廣州的一些單位剛開始使用電腦,PC處在萌芽階段,那時候父親還想過買一台電腦學習打字、操作。他說電腦雖然貴,但隨著經濟的發展,相信普通人都買得起,就像過去的手表、自行車、冰箱等電器現在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了。
代表團和悉尼各華人社團體的代表合影
代表團還去了悉尼市政廳作客,受到市長的設宴歡迎。在廳內父親看到牆上掛著多塊古銅色圓記事牌,是紀錄近百年來在悉尼發生的大事,最新的一塊是剛刻上當天的大事:1984年9月21日,悉尼和新西蘭惠靈頓結成友好城市。
父親當時說如果廣州與悉尼結成友好城市就好了,但又想到代表團的成員來自國內不同的城市,想與悉尼結友而競爭的城市不少啊。悉尼市長回答,我也希望可以在這裏掛上一塊、刻有悉尼和廣州友好城市的記事牌。
或者是冥冥之中有安排,兩年之後在1986年5月14日,廣州和悉尼結成友好城市。非常遺憾的是父親在那個時候意外辭世了,他再也沒有機會來寫這一重要事件。
當年的北京飛悉尼隻有每周一班,如今有澳航、南航、東航等班機頻繁地穿梭在北京、廣州、上海、悉尼、墨爾本、柏斯等地。“ 中國和澳洲自由貿易協定 ”在不斷推進,中國遊客成了澳洲第二大的客戶在向頭號客戶邁步,北京、廣州、上海和香港成為澳航在大中華區的主要目的地。這些父親都無法看到了。
父親出國帶回來的禮物是一架澳航 Qantas 的飛機模型,一疊澳洲風光明信片,這架飛機模型一直擺放在家的客廳裏。他還喜歡澳幣的設計,把澳幣當作書簽保存。
往事並非如煙, 雖然己經過去了35年,但父親的音容笑貌猶在,永遠都在女兒的心裏。
在父親生前的日子裏沒有父親節,今天是澳洲的父親節,我想說的是:
Dad, Today is your day in the calendar but the affection, respect, admiration and gratitude that I feel for you is permanent. Happy father'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