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說張愛玲筆下女性都是性饑渴者,我覺得完全不對,這不是我對張筆下女性的印象, 也沒有看到有其它人對張愛玲作品評價有類似的形容。 就不知道楊對“性饑渴者”是怎麽定義的了 ?
張的筆下沒有”大格局“, 沒有反應曆史 ”大浪潮“, 也沒有”高大全“, ”正能量“,沒有“男神”, 沒有“女神”, 沒有”理想“,沒有”熱情“, 沒有勵誌上進,看了很不讓人”爽“。 她的筆下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是扭曲的人,有著各種人性弱點和性格缺點, 過著蠅營狗苟裝腔作勢的生活。她的文是白描, 寫的是庸俗的生活和蒼涼的人性。 張的文筆非常好, 文字很有韻味,值得反複咀嚼。
《紅玫瑰與白玫瑰》裏的嬌蕊,大概就是楊說的“性饑渴者”之一吧?我倒覺得她是一個正能量了。她本是一個水性楊花,勾搭男人就是本事的女人。在和振保勾搭上後, 竟真的愛上了他。而振保卻退卻了,因為他是正經人,跟嬌蕊隻是勾搭而已, 他不能娶她這樣的女人。他拋棄了嬌蕊, 娶了身家清白,條件跟他相配的妻子,但又一輩子嫌棄妻子又呆又笨沒有情趣。後來振保又遇到了嬌蕊, 她已經嫁做人婦,帶著兩個小孩, 一幅中年發福的俗豔婦人摸樣 ,坐在公車上, 緩緩地對他說”去愛,到底是好的。。。“ 《紅樓夢》裏的尤三姐也是水性楊花想要從良嫁人, 被拒絕後剛烈自殺。 嬌蕊的態度更積極更踏實,她被振保喚醒了真心, 被拋棄後也沒有沉淪, 又有了愛人,嫁做人婦有了平淡的幸福, 說出”去愛,到底是好的。。。“
《金鎖記》裏的曹七巧, 大概也是楊說的“性饑渴者”之一吧?她是小戶人家的女兒,平常百姓。不是那種“勤勞善良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勇敢追求愛情”的那種平民女兒, 而是一個小麻油店主的妹妹,沒有中意的情人,隻是跟來麻油店裏打麻油的青年小夥們,打打情罵罵俏的有些俗氣的那種平民女兒。她哥嫂貪圖錢財, 把她嫁給了富人家的癱子二少爺。 她一個青年女子, 情欲要有出口, 就看上了三少爺。 她的出身本來就叫她在富裕婆家被人看不起了, 她的俗氣和不顧臉麵的做派, 就更讓人看不上。連花花公子三少爺也瞧不上她, 不想沾上她這個麻煩 。她在婆家熬著, 就隻能是為了一個“錢”字。 幾十年下來, 雖然得到了錢, 卻熬成了一個心理變態的老太婆, 把自己女兒兒子都害慘了。書裏說,她一輩子帶著金子的枷鎖,然後又用這沉重的枷鎖劈殺了幾個她身邊親近的人 - 對人性扭曲的描寫入骨三分 。
《傾城之戀》裏的白流蘇,也是楊說的“性饑渴者”之一?離婚少婦白流蘇住在娘家,受盡白眼, 身無分文,日子難過,遇到多金浪子範柳原,就想要抓住他, 讓他給自己婚姻。可惜 範柳原是個風流浪子, 玩世不恭, 雖然喜歡白流蘇, 卻隻想讓她做情婦, 不想娶她被羈絆。 兩人明刀暗槍, 一番算計,到底白流蘇沒有什麽談判資本,眼看就隻能淪為範的情婦了。日本人轟炸香港, 兩人在大戰爭背景下, 停止了男女小戰爭, 一起擔驚受怕,患難與共,生死交關中,喜歡升華為真情, 情人變成了夫妻。 白流蘇也不是什麽自強女性, 就是一個靠婚姻謀生的女人 - 雖然她和範柳原也確實相互喜歡。
要說沒有大格局,沒有高大全和正能量, 錢鍾書的《圍城》也是啊。裏麵最正麵的人物就是唐小姐了, “一個真正的女孩子”。 但是書裏也沒有給她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大團圓結局。 他筆下描寫的知識分子們, 也是過著蠅營狗苟裝腔作勢的生活。 但是我喜歡他和張愛玲對生活的白描和對人性的洞察。 錢還比張有幽默感。
張的筆下, 沒有溫情的麵紗, 就是一片人性的荒原。 三十歲以前我完全讀不懂她的小說, 感到很困惑, 因為跟我以前從其它小說影視裏得到的對男女之情的認知, 太不一樣了。 比如《傾城之戀》裏白流蘇和範柳原之間現實地算計, 我就看不懂。 白流蘇本來是陪她侄女去和範柳原相親的, 結果範柳原沒有看上年輕未婚的侄女, 卻看上了她。這不是一見鍾情嗎?一見鍾情難道不是真心嗎? 範柳原費了那麽大勁,把白流蘇搞到身邊, 這不是真愛嗎? 不真愛費那麽大功夫幹嘛? 我不明白他倆這是較的什麽勁呢? 我以前看過的男女之情都是純情又浪漫, 天雷動地火, 愛得如癡如醉, 相互看一眼就心跳過速,手心出汗,甜蜜地要死。 愛上了就是一往情深, 生死不渝,要結婚要成親,要終成眷屬的。 你說這兩人都愛上了, 為什麽還這麽唧唧歪歪地,在搞啥呢?
還有一個寫這種男女之間較量,寫的層層遞進, 絲絲入扣地好的作家是王安憶。 張愛玲的文風有《紅樓夢》裏的影子。王安憶的文風, 有張愛玲的影子。 王安憶在《長恨歌》裏, 寫王琦瑤和康明遜相互有意。但是王琦瑤不但要康愛她, 還要他娶她, 所以她不能輕易給出她自己。 但康明遜是沒落的舊式大戶人家的子弟, 他的家庭背景不允許他娶王這樣出身的女人, 因為王以前被國名黨大員包養過。 所以他愛她, 但是他不能娶她。 兩人都不能說破, 隻是各種交鋒較量, 最後還是王敗下陣來,兩人隻得做了情人。
《金鎖記》裏寫曹七巧最後成了一個幹癟惡毒的老婦人, 偶爾回憶成親以前自己年輕的時候, 跟那些小夥子們打情罵俏。 想來若是嫁了他們其中的一個, 生兒育女, 日子久了,便也有了幾分真心。 當時讀到這裏很是不解, 應該出嫁以前打情罵俏時, 就已經心中有意, 動了真心了吧, 為什麽要等“生兒育女, 日子久了”, 才會有幾分真心呢?後來才明白, 其實打情罵俏不需要動心的。就算動了一點心, 有一點喜歡, 在漫長堅實的生活麵前也不算啥。 結婚以後一起養兒育女, 過平常日子, 培養起來的感情才是“真實可靠”的, 比婚前的浪漫更可靠。 張大概也有這層意思吧?
自薦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