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DoraDora20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關於《西藏生死書》(上)

(2019-01-23 01:10:05) 下一個

幾年前一位親戚送我這本書, 一直沒空看。 其實也不是真的沒空,就是有Ipad以後就很少看書了。 今年受到讀書人啟發(跨壇的讀書人,  你們心中有數哈), 也受到小學生啟發, 覺得我為什麽就不能象小學生一樣,每天也讀二十分鍾呢, 就算十分鍾, 一年也能讀幾本書了, 也總能壓壓我的滿腹草包了。就這樣, 剛剛讀完了這本書。

誠實地說, 並沒有完全讀懂, 因為我對宗教了解有限。 這是一本藏傳佛教的書,書裏介紹了無常, 業報, 輪回等等,特別介紹了人的生, 臨終,死亡,死後輪回的過程, 提倡臨終關懷, 為死亡一刻修行作準備。

世事無常。 這世間唯一一件確定的事, 就是人都是要死的。 這也是世上為數不多的確定真理之一。  記得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裏說, 人要活到自然死,也不容易呢。 本來我以為在和平時期, 活到自然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後來意識到, 不但怕死沒有用, 死亡不可避免, 而且安詳地死也是福氣,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呢。

其它宗教拜身外的神, 而佛教認為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 佛性本初圓滿具足。 佛教的修行, 教人往內看心性, 從而擺脫死亡的恐懼, 幫助我們體悟生命的真相。 當證悟了心性, 人便成了佛, 就是覺悟了的人, 不再迷惑。 心性如天空般純淨明亮,自由而無邊無際, 瞥見心性時, 感覺安詳而喜悅。 我們都是潛在的佛。我們都希望活地安詳, 死地安詳。

之所以要修行體驗心性, 是因為死亡後地明光會顯現, 有經驗的修行人就能證得解脫。有瀕死經驗的人們常說,他們看到了光, 就像隧道另一端的光, 然後迅速地進入了光, 非常明亮卻不晃眼, 非常地溫暖, 安詳, 令人滿心喜悅, 那是絕對純粹的愛。

我想起來禾口說過, 她認為世間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法是愛。 我個人認為, 她的思想看起來受過基督教影響。 不過這本書對其它宗教很寬容, 基本認為其它宗教和佛教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接近真理的門扇和途徑。 我當時聽禾口說了, 心想現實裏不可能人人奉行愛來解決問題。 看來是不是隻有在非現實的, 死亡後的極樂世界裏, 才有純粹的愛?

作者言:生命最基本, 最重要的品質是愛和知識, 慈悲和智慧。 慈就是愛, 悲就是眾生平等。 慈悲和憐憫不一樣。 憐憫的根源是恐懼,傲慢和自大,有時候甚至是沾沾自喜。而慈悲是把他人看成你自己, 不願他人受苦, 願意愛人而使人快樂。 “當你的恐懼碰到他人的痛苦時, 就變成了憐憫。 當你的愛心碰到他人的痛苦時, 就變成慈悲。” 這句話, 頗有啟發。

佛教認為死亡不是結束。 生死是流動的運動中, 一個未破損的整體。 死亡是無始無終變動中的一部分。 通過修行, 可視生死界線模糊消失,體悟生命的真相,從而擺脫死亡的恐懼。 看到這裏, 我發散思維想到了道家思想,也是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通過隱居避世,來逃避危險 - 發現並不完全管用。第二階段, 就希望找出萬事萬物的規律, 通過掌握規律, 來避開世上艱險 - 發現還是沒有完全保障。 第三階段, 也是看透生死, 當生死沒有界線時, 就沒有死亡的恐懼了。

 

自薦博文

修性格就是修福氣

千萬不要指望別人有良心

逆性為仙,順性為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