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歲了出來闖世界,滿眼的新鮮,過了一把癮,也搭上了半輩子不一樣的人生。
我們原本是中國的草根階層,也就是狗尾巴草的命,卻偏偏有牡丹花一樣的幻想,國內折騰的不夠,又折騰到國外來。在異國他鄉闖蕩十幾年,除總是牽掛親人朋友外,還有比“未敢忘憂國”更甚者,居然是總也揮之不去的家鄉的特色小吃。
我雖原籍不在陝西,但在陝西長大,從小混跡於西安的街頭巷尾。在這個十三個朝代的古都,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澱,從皇家的深宮到尋常百姓的灶台,在幾千年的傳承中大浪淘沙,最終形成了以麵食為主、主副混搭為特色的陝西名小吃。譽滿大西北,揚名海內外。我喜歡其中的羊肉泡饃、涼皮、肉夾饃等各色美食,但尤其鍾情於有麵皮之王之稱的“擀麵皮”。
陝西麵皮大致有四個係列,號稱“四大名旦”。分別是秦鎮米麵皮、涼皮、回民坊的麻將麵皮和西府的擀麵皮。其中擀麵皮以其特殊的製作工藝、鮮明的特色而聞名遐邇。
擀麵皮是從唐代冷淘麵演變而來,原名“禦京粉”,相傳一直是宮廷禦膳。清朝康熙年間,岐山人王同江從北京皇宮帶回故鄉,在民間悄悄傳播開來。其工藝嚴謹,調味講究,尤其不同於其他麵皮的是,擀麵皮要經過發酵,糍麵,擀製和籠蒸四道工序。具有筋鬥、柔軟、清香、酸辣可口、四季皆宜之特點,是西北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之一。2011年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
人們喜愛擀麵皮,不僅是因為它帶給人們口舌間的那種陶醉的感覺,似乎任何頂級食品都無法替代;而且對於海外的陝西籍華人,更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會感受一種濃濃的鄉情,使你仿佛聽到胡同口的叫賣聲,看到路邊小攤的招牌……
人,很難割舍這故鄉的情。
多少年來,加拿大多倫多眾多的中餐館相繼推出了羊肉泡饃、肉夾饃、涼皮、拉麵等西北風味小吃,但因為擀麵皮較複雜的工藝流程,始終不曾被擺上多倫多的餐館或家庭的餐桌上。
我深信,人是有潛力的。我曾為此驗證了自己在建Deck, Fence, Driveway方麵的能力,同樣有信心挑戰擀麵皮!
在研究了有關資料,觀看了製作過程的錄像後,我開始動手製作擀麵皮。由於成分和比例的問題,我也經過了三次失敗,但是第四次我終於做出了色澤和口感均滿意的擀麵皮,並且帶到了陝西同鄉會的聚餐會上,請大家鑒賞,得到了陝西鄉親們的歡迎和肯定。
我欣慰,希望我的擀麵皮能寥慰海外鄉親們的思鄉之情。
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狗尾巴草上開出鮮花呢?
西安南大街回民區琳琅滿目的各色小吃,哇塞,那個叫絕!
謝謝分享,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