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65)
2017 (183)
2018 (183)
2019 (216)
2020 (171)
2021 (174)
2022 (205)
2023 (145)
2024 (152)
這一天我們來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館進行觀賞,來往參觀的人很多。有些是家長帶著孩子參觀,有些則是來自外地的遊客。在參觀的時候,有幾個展覽引起了我的注意。
1. 樹木的年輪(Growth Rings):
年輪(Growth Rings):“樹木主幹橫切麵顯現的同心環紋。一般每年形成一輪,據此推算出樹的年齡。”
在這幅圖上的文字介紹到:“樹木在溫暖季節生長快,在寒冷季節生長慢甚至停止。在地球上四季分明的地區,樹幹的木質部由於一年四季生長速度不同,出現溫暖季節長成的淺色春材和寒冷季節長成的深色秋材。春材和秋材合起來構成的環圈爲年輪。由年輪可以計算樹木的年齡。”
“樹幹的橫斷麵:每一輪表示一年。在紋路深淺不同的地方會顯示出樹木的經歷。比如:或是經過幹旱期,或是經過森林火災,或是經歷了雨水充足的時候;或是曾經生過疾病。”
“年輪可當作過去年代的氣象圖使用,寬的年輪說明當時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窄的年輪標注那一年幹旱或出現病蟲害。中心部位年輪寬窄不均,說明其他樹遮住了它,奪走了陽光和水分。如果在某年森林火災損傷了樹,年輪將留住這一份傷。在北半球由於樹木南側光較多,生長快,於是北側年輪較窄,南側較寬。”
(沒想到樹木的年輪會記錄這麽多的事件,觀後很長知識。當年學地理的時候,隻知道年輪可以計算樹木的年齡。)
北方年輪比較窄,所以可由年輪辨別方向。
2。古生物牙齒化石
古生物牙齒化石來自白堊紀和古新世
3。屠呦呦:中國首獲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屠呦呦:浙江寧波人,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抗虐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的發現者。這些抗虐藥爲亞洲南部,非洲和南美洲等熱帶發展中國家的人改善了健康狀況,是20世紀熱帶醫學的顯著突破。她是中國首獲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
4. 東漢科學家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
渾天儀:是一觀測儀器,東漢時期科學家張衡進行改進,中國現存最早的渾天儀造於明朝。變體稱爲球麵星盤是由有刻度的金屬圈組成,這些圓形的骨架代表天體經緯度和天文上其它重要的特征如:天球的赤道,黃道,子午圈等。
東漢張衡除了發明渾天儀之外,他還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動儀。他於公元138年記錄到隴西大地震。(張衡,字平子。公元78-139年,今河南南陽石橋鎮人。傑出的自然科學家。在文學方麵,拓展了漢賦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爲“漢賦四大家”之一。)
5. 中國的養蠶絲織技術
“這一幅圖是從蠶絲到絲綢成品的整個工藝流程:包括結繭-蒸繭-繅絲-煉絲-染色-並絲-撚絲-整經-穿經,最後織造成絲綢等過程。
中國的養蠶絲織技術歷史悠久。早在距今5000年前,中國大江南北已有蠶桑絲綢的生產。”
看到這幅圖及簡介,不由想起古代著名的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Silk Road):“ 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1877年,德國地質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國》一書中,把從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間,中國與中亞,中國與印度間以絲綢貿易爲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道路命名爲’絲綢之路‘,這一名詞很快被學術界如大衆所接受,並正式運用。“
很有趣的是,來到美國後認識了一個朋友,她告訴我用絲綢做成的衣服不僅漂亮,顏色鮮艷,而且穿在身上很舒適,並且能減少過敏,抗菌,透氣良好等。但是不可以過度洗算,不能過熱的燙熨等。
6. 中國當代航天的發展
隨著時代的腳步,中國的航天技術正在不斷的發展。在探索宇宙和星球方麵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願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願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