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訪問如斯博園讀文章的時候,發現博主不僅文章寫的好,而且還非常喜歡讀書。 很欽佩如斯的知識麵很廣。在讀《2024,告別離》一文中,如斯提到了在2024年先後離世的四位華文女作家。她們是聶華苓,齊邦媛,葉嘉瑩和瓊瑤。對瓊瑤的名字很熟悉,而對另外三位女作家聶華苓,齊邦媛,葉嘉瑩的名字卻感覺很陌生。於是就去網絡查詢了一下,發現這三位華文女作家成績斐然,著作頗豐。隻能說一句,文海浩瀚,星光燦爛,人才濟濟。沒讀過的書籍真是太多了。
下麵的信息介紹均來自網絡:
1. 聶華苓
聶華苓(1925年1月11日-2024年10月21日),出生於湖北宜昌,後於武漢長大,湖北應山(現湖北省廣水市)人。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外文係,美籍華裔女作家、翻譯家。
1948年,聶華苓以筆名“遠思”發表第一篇散文《變形蟲》。 次年同家人到台灣,在剛創刊的《自由中國》當編輯。在此工作的11年間,編發了300多篇文學作品,由她主編的文藝版,開啟純文學的風氣,培養了朱西寧等多位作家。 1960年秋雜誌停刊後,聶華苓靠寫作、翻譯等工作維生,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失去的金鈴子》,奠定了其在台灣文壇的地位。 1962年起,她先後被台靜農、徐複觀邀請至台灣大學、東海大學教授文學創作。兩年後受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坊”之邀,成為訪問作家。 1967年,聶華苓與丈夫保羅·安格爾共同創辦“國際寫作計劃”。 1988年退休,專門從事寫作。同年10月21日,根據南京大屠殺寫下文章《親愛的爸爸媽媽》,後被收入人教版初中八年級語文課本。 2024年10月21日,聶華苓於美國逝世,享年99歲。
2. 齊邦媛
齊邦媛(1924年2月19日 —2024年3月28日 ),女,遼寧鐵嶺人,台灣地區以及國民黨政界人士齊世英長女。著有《最後的黃埔》 《一生中的一天》《巨流河》等作品。曾任美國聖瑪麗學院、舊金山加州州立大學訪問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客座教授。教學、著作,論述嚴謹;編選、翻譯、出版文學評論多種,對引介西方文學到台灣,將台灣代表性文學作品英譯推介至西方世界,卓有貢獻。
1947年,畢業於國立武漢大學外文係,同年到台灣,受聘為台灣大學外文係助教。1948年,與羅裕昌結為伉儷。1950年,隨夫遷往台中生活。1956年,考取美國國務院傅爾布萊特計劃獎助,到美國進修、訪問 。1968年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研究 ,1969年出任中興大學新成立之外文係係主任,1988年從台灣大學外文係教授任內退休,受聘為台大榮譽教授迄今。2003年,在齊邦媛的呼籲下,在中國台南正式成立“國家台灣文學館” 。
1993年,獲得中國文藝協會頒發的中國文藝獎章榮譽獎章的散文創作獎 。2011年3月,獲得華語文學獎2010年度最高獎“傑出作家”提名 ,5月7日,獲得2010年度散文家 。
2024年3月28日淩晨1時,齊邦媛去世,享年100歲 。
3. 葉嘉瑩
葉嘉瑩(Chiaying Yeh ,1924年7月2日-2024年11月24日),生於北京 ,號迦陵 ,本姓葉赫那拉,滿族 ,加拿大籍華人,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詩人 ,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曾任南開大學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
葉嘉瑩於1941年考入北京輔仁大學國文係 。1945年,先後在北平誌成中學等三所中學任教 。1948年,在南京私立中學聖三學校教書 。1954年,進入台灣大學任教 。1966年,應邀赴美國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任教 。1969年,舉家移民加拿大溫哥華 ,任教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半年後獲聘為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4年,回中國探親獲得批準,從加拿大溫哥華回到闊別26年的故鄉北京 。1979年春,正式回到國內任教,先任教於北京大學,不久轉到南開大學 。1989年,從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正式退休 。1993年,任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 。2012年6月,獲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學舍”正式啟用,定居南開園 。
葉嘉瑩主要從事古典詩詞教學、研究和推廣工作 ,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迦陵論詞叢稿》《迦陵論詩叢稿》等著作數十種 ,曾獲得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 ,2014中華文化人物 ,改革開放40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中國政府友誼獎 ,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2024年11月24日,葉嘉瑩去世,享年100歲。
( 在紀念著名作家瓊瑤的短文中,曾經介紹過瓊瑤的概況。)
願人們的生活更美好,願和平的陽光普照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