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有一盆米蘭(2)
在小鎮子的東側,有一個小公園。一條不大的小溪在公園裏穿過。在離小公園不遠的地方,分布著一些家屬住宅區。有三樓層的,也有兩層樓的。房屋建築都是磚瓦結構。在拐角的一側有一個兩層樓房,中門的陽麵且有7米涼台的就是教語文梁老師的家。提起梁老師,小鎮子的很多人都知道她。因為她是一個優秀班主任,在學校每年都會被評為先進教師。她的身材很苗條,臉上有時會露出一點倦容。她不但教課好,而且每天早晨她都會早早的趕到學校,然後就會站在教室的門口看著陸續走進教室的學生。她的麵容溫和嚴肅,一雙犀利的眼睛把班級裏的情況會一收眼底。如果這個學生患了感冒,那個學生沒有完成作業,或者學生之間存在著不團結的現象等等,那一切都逃不過梁老師的眼睛。不象有的老師那樣會對犯錯的學生厲聲訓斥,相反,她在批評學生的時候,聲音不高且話也不多,可是在話裏卻帶著一種威嚴不可抗拒的力量。她是一個注重因材施教,具體學生具體對待。啟發式教育和討論式的教育往往會起到喚起學生積極性的作用。如果不去親自聽課,是不會發現這一點的。梁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會注重培養學生在德智體上的全麵發展。
數年過去之後,因為教學的成績顯著,所以梁老師被評上了市級勞動模範。她現在住的房子是鎮子委員會經過討論後分給她的。紅磚瓦的二層小樓,陽麵,兩室一廳,七米大涼台。她曾經住過的是三樓區,房屋的建築比較老,因為都是50年代的老房子。到了80年代時,左鄰右舍開始自己動手安裝電視天線,人們上房把電視天線從屋頂的瓦片之間穿過,因為處理的不好,所以造成了一些住家一到陰雨天時,就會發生屋頂漏雨的現象。
當時梁老師住的是一室一廳,一家四口擠在一個睡房裏。在靠窗戶的地方搭起了上下鋪。兩個兒子住在上鋪,梁老師夫婦住在下鋪。家裏收拾的很整齊,牆上掛的是幾個近年來獲得的獎狀。在窗台上放著一盆米蘭,那是一個中學畢業生送給的禮物。在屋頂上可以看到有幾處畫著圓圈漏雨的痕跡。就在這個一室一廳的房子裏,梁老師一家住了15年。
在一次春節拜年的時候,團拜的鎮領導們一行6個人來到了梁老師的家,頓時小小的屋子充滿了節日的氣氛,可是冬天穿著棉衣的人們把房間擠得滿滿的。鎮長走上前握著梁老師的手動情的說道:“感謝你數年來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工作。您培育了很多優秀的學生,真不愧‘桃李滿天下’。我代表鎮領導向你致敬。” 梁老師激動的回答:“這是一個老師的責任,我還要繼續努力。”
幾周後的一天,學校領導把梁老師叫到辦公室;女校長滿臉春風,她先讓梁老師坐下,然後高興的說道:“今天要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梁老師有些困惑不解的看著女校長,看到梁老師麵部的表情後,女校長高興的說,“鎮子委員會經過討論,決定給在教育戰線上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們分配房子。”她一邊說著,一邊把一個房門鑰匙遞給了梁老師。梁老師一時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心情。她對校長說:“在住房上,還有比我更困難的老師。。。”女校長打斷了梁老師的話:“別擔心,這一次鎮委員會決定將新蓋的二層樓區的房子分給鎮子的教育中心,就是用來獎勵那些在教育戰線上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師們。”
在學校裏,各個年組不同學科的老師們經常會有公開課舉行。這一天,當大家走入學校大廳的時候,隻見在一塊黑板上,寫著上午第二節課是語文梁老師的公開課,課文是朱自清的著名散文《荷塘月色》,歡迎各組的教研組長也來參加。
過了一會,學校的生物組,地理組,曆史組,英文組等學科的教研組長們陸續的走進了初三六班的教室。這個教室很大,屋裏排列著整奇的桌凳。讓大家很驚訝的是,在這個教室裏居然有60名學生。他們端坐在那裏挺胸抬頭,目視著前麵的黑板。一張張稚氣的臉上,顯示出了飽滿的精神,在他們明亮的眼睛裏露出了對知識渴求的目光。在教室過道的地方擺著凳子,靠窗的一側,教導主任和校長坐在那裏。在靠牆的過道上,也擺了幾個凳子,學校教研組長們坐在那裏。
當上課的電鈴聲響過之後,站在教室門口的梁老師走了進來。她穿著一身藍色的衣服,左手裏拿著一根教鞭,右手裏拿著一本教課書和一個教案。隻見班級的60名學生齊刷刷的站了起來,向老師清脆的喊道:“老師好”。幾個教研組長互相看了一眼咂咂驚舌,不知是誰悄悄的說了一句:“天哪,這個班的學生真多,趕上一個連了。”
謹以此文獻給那些默默無聞幾十年如一日工作在教育戰線上的老師們。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