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765)
2017 (183)
2018 (183)
2019 (216)
2020 (171)
2021 (174)
2022 (205)
2023 (145)
2024 (152)
僅僅三周的時間,一條延伸很長綠色的東瓜秧就變成了幹藤。許是幾周沒有下雨,許是季節的變更。隻見一些野草已經覆蓋住了地麵,在這“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季節裏,一年生的草本花已經凋零了,豆角秧也在變黃的顏色中縮小了身材,還有夏花枯萎了葉子,用手一碰,葉莖一下子就會折斷。
眼前的景物不由讓人聯想到:難怪人們都喜歡春天的季節。因為春天是一個多麽熱熱鬧鬧的季節,從田野到山崗,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景像。春天是生命複蘇的季節,萬物會從冬眠中睜開沉睡的眼睛。“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地麵上的小草,在春天中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從綠色的湖畔鋪向崇山峻嶺和天涯海角。於是,在街道的旁邊,在丘陵的山坡上,到處都是一片樹木蔥籠,樹冠如蓋的景像。春天喚回了遠程的候鳥,高大的樹木為它們接風洗塵,還讓小鳥們在樹梢上築巢壘窩孵育後代。
那麽夏天呢,應該說很象催化劑。因為頻繁的雨水和熱量使大地的五穀生長得更加茂盛。闊葉樹上寬大的肥葉子,就象一個個小旗幟在微風中翩舞。葉子還成了一些小蟲子的樂園,它們在葉子的背後吐絲把自己包裹起來;蟲子就成了小鳥們的甘貽。在自然界裏,到處都在演繹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現象。
秋高氣爽,“望斷南飛雁”。自古以來,看到花草凋零的人很多,因此就出現了一些悲秋的詩歌。但是也有很多的詩人卻用積極的態度去詠秋和頌秋。比如劉禹錫在一首的秋詞中寫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張孝祥的“滿載一船秋色,平鋪十裏湖光。”還有王勃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等等,這些都是很美的秋詩。
如果說:春天,為人們獻上的是姹紫嫣紅的鮮花,夏天,為人們獻上的是濃鬱的綠蔭,那麽秋天,為人們獻上的是累累的果實。
所以要向秋天敬禮,因為是收獲果實的季節。
好聽,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