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女兒得了兩個安慰獎

(2011-02-08 13:01:41) 下一個

            據說蘇東坡一生聰明絕頂,詩詞歌賦無一不能,書法文章無一不精,唯有下棋,他卻是個碌碌庸手,與人手談每每被殺得片甲無存。不過老蘇是個久勁風浪的闊達人,對棋局的勝負不是太著急,每當輸得一塌糊塗的時候,就自嘲說道“勝固欣然敗亦喜”, 意思是隻要參與就好,勝負乃兵家常事,不必太過費心強求。現在的西方社會特別強調“體育家的精神”,所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也是這個意思。當然,老蘇的詩詞書法已經名聞天下,文章學問更和乃父乃弟同列唐宋八大家。無論從哪方麵看,老蘇的文學造詣都已經登峰造極,對於棋藝這種末道,恐怕未必屑於花心思鑽研。也可能老蘇在盛名之下,高處不勝寒,特意留個不足之美,作為難得糊塗的求全自保之退路。 

和蘇東坡一樣,我的女兒學了兩年的國際象棋,至今棋藝平平,她們班裏每個學期的友誼賽,她都隻是饒悻打進前十名,卻沒有什麽光鮮亮麗的成績。看她布局走子,也都是規規矩矩地按部就班,見不到什麽奇思妙著。昨天從她們學校的象棋班結業頒獎禮上,拿回來兩座獎杯。一個是累積分數大獎,是靠每次上課參與練習,並能活學活用老師教的技巧來積累的分數,比如吃掉人家一個馬得幾分,吃掉人家一個兵得幾分,等等。是一點一滴掙來的辛苦分。 

另外一個獎杯是這個學期為了她而新添加的,三個老師一致同意添加這個獎項頒給小女, 名叫“體育精神獎(Sportsmanship)”。原來女兒天性樂於助人,又傻傻的愛顯擺不懂藏拙,班裏有哪個新來的同學,或者哪個同學落後跟不上了,她都主動去幫忙照顧後進,手把手從象棋入門開始教起,直到人家新手上路為止,名副其實的扶上馬、送一程。她這麽一分心去幫助別人,自己學習的功夫可就耽誤了,不少從她手下出師的“高徒”回過頭來殺得她铩羽敗甲,但是她也毫不在乎,真正是“勝固欣然敗亦喜” 地自得其樂。 

她自娛娛人不要緊,無形中可幫了老師們的大忙,那些進度慢的、新來的、不思上進的,都有了小女來提攜照顧,老師們就可以花時間重點培養那些尖子學生,好在區賽、州賽、甚至國賽上奪冠。所以這個學期結束之後,老師們一致同意,為小女添加一個體育精神獎,稍作慰勞,亦是在班裏麵鼓勵這種精神。畢竟一場比賽有勝就得有負,勝的時候看的是一個人的專業功夫,負的時候才看出來一個人的綜合素質。所以有人說,要看一個政治家的修養,不是看他在台上多麽的慷慨激昂,而是看他下台的時候怎麽處理黯淡的燈光。 

坦白講,我覺得女兒得這兩個獎,比得了冠軍還要有意義。 

第一個獎獎勵的是耐心和堅持,一天一點小進步,隻要不放棄,日積月累起來可就不得了,幾個螞蟻可以吃掉一頭大象,隻不過不是一次過吃。要是一鼓作氣勇往直前,好比驚濤拍岸,來得快退得也快。唯有像潮汐一樣,無聲無息,但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微觀地運動著,終於“量變引起質變”,彌漫不可收拾。這個獎正是表揚那些每場練習都參與、每一個練習都不放棄的孩子。 

其實我們都知道,隻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專注眼前的事,把眼前的每一件小事辦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是我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過分強調成績和結果,並且經常著眼於天才兒童或者尖子學生身上。如果不懂得耐心和堅持,即使非常有天份的孩子也可能半途而廢,或者一遇到失敗往往手足無措。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說:群眾創造曆史。但是怎麽樣才能做個平平凡凡的好群眾,卻從來沒有人認真研究過。 

第二個獎的含義就更大了。在現實生活裏頭,沒有人能夠長期保持在頂峰上,一山更比一山高,在努力往山上爬的同時,也需要有準備隨時從山上滾下來,武俠小說裏頭常說的“未學打人,先學挨打”便是這個意思。即使不滾下來,怎麽樣看待自己被別人超越,也是一個很大的學問。 無論多麽大型的比賽也隻有一個冠軍,多數人都隻是陪襯,還有更多的人,隻能站在觀眾群裏為比賽者鼓掌呐喊打氣。我們教育孩子,固然要教他們如何找尋自己的舞台,讓自己發光發熱;但是在找尋自己的舞台的同時,如何為別人喝彩,讓人人都能發光發熱,這才是孩子將來安身立命的本錢。歸根結底,孩子長大以後的人生之路順不順暢,生命快不快樂,不在乎她有多聰明、多漂亮、學問多高、事業多大、掙錢多多;而是在乎有多少人喜歡她,願意回過頭來為她鼓掌喝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