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酒趁年華

點點滴滴,盡是生命的印記。
正文

詩壇初論詩

(2006-02-27 10:42:30) 下一個

 

兄弟路經貴壇,適逢前輩論詩,有詩意與詩形何者為大之爭。我不禁想起

<<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劍宗與氣宗的比拚。事實證明,過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免過尤不及之誤,這中間的關鍵不在熟重熟輕,卻是熟先熟後。正常來講,大部份新手學詩,還是循規蹈矩的遵守詩的格律為好。正如所有人練書法都必須從描紅臨摹開始,一撇一捺都不能苟且得了。一旦練成張旭的功力,那麽信筆一揮皆成妙品,所有字形間格都不重要了。

愚以為學詩也一樣,“詩意”是用來評論詩的好壞,但是一首詩有資格成為好壞之前,它必須得是一首詩,詩的格式格律就是這樣的一個標準。初學者過分著眼與詩意而輕視格律,正如沒學好走路卻要去練賽跑一樣荒謬。當然,我們不必像苦吟派那樣的“吟成一個字,拈斷數根須”,但是也不能像魯迅譏諷的那樣,寫幾個字換一行,就叫詩了。

所以,總結一句,初學者要注重格律形式多於詩意,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學詩有一定成就了,就要注重詩意詩情,以免作品流於形式化變得空洞迂腐。至於怎麽才叫學詩有一定成就,那就因人而異了。陸遊“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的經驗,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參考。

12/200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