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寫遊記,吃總是少不了的話題。這次德奧行寫了這麽多篇了,除了啤酒沒什麽和吃喝有關的。好像隻有上一篇寫慕尼黑時提到了大豬蹄子(男同胞們請勿對號入座)。為什麽呢?還不是除了豬蹄子德國沒什麽可吃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哦,好了好了,我說錯了還不行?其實還是有很多好吃的滴。
就說這香腸吧,那可真是種類繁多、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象這種叫圖靈跟香腸(Thüringer Rostbratwurst),是德國圖靈跟州的特產,據說已有幾百年曆史了。原料是豬肉末叫香菜、鹽、胡椒粉、和牛至份(Marjoram),然後在烤架上用木炭烤熟。這種香腸的特點是比一般的都要長,通常要15到20厘米。有多長呢,拿在手裏是這樣的:
出發前查攻略,查到法蘭克福火車站14號站台的圖靈跟香腸最好吃,換車時特意跑過去買了一個嚐嚐,果然名不虛傳。
有長的就有短的,相比之下紐倫堡香腸(Nürnberger Rostbratwürsten)隻有圖靈跟香腸的一半長。曾經紐倫堡香腸隻有拇指粗細,傳說是因為監獄探監時不許給犯人帶東西,有個婦人為了讓獄中的親人吃一口香腸就把它們做的小小的,正好可以從鎖眼塞進去。之後大家紛紛效仿,遂成為當地名小吃。
同樣有故事的是咖喱香腸 (Currywurst),據維基百科說是1949年時有位名叫赫塔·夏洛特·霍伊韋爾(Herta Charlotte Heuwer)女士在西柏林首創的。那時正值盟軍占領時期,她從駐德英軍士兵手中獲得了辣醬油及咖喱粉等英式調味料,並將兩者與其他香料混合,再淋到烤豬肉香腸上麵。之後,霍伊韋爾選擇了英國占領區內的夏洛滕堡,在該區的街上開設路邊攤。當時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破壞而滿目瘡痍的柏林有許多工人參與城市的重建工程,而這道價格低廉又分量充足的小吃便很快的受到了他們的歡迎。(引自維基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
由於這是大眾食品,咖喱香腸還成了德國政治家們拉選票時做秀的道具。對著攝像機大吃咖喱香腸,好像這樣就能贏得選民的好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些是烤腸類的代表,同樣有名的還有煮腸類的慕尼黑白香腸 (Münchner Weiβwurst)。這種香腸不用煎而隻需小煮一會,然後剝腸衣後蘸著甜芥末醬食用,這樣才能保留它特有的細膩的口感。白腸的原料大部分是小牛肉,特點是製作過程中不加防腐劑,所以要在做好後盡快吃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話說坐家覺得白腸有點膩,不如烤腸好吃。同屬煮腸類的還有法蘭克福香腸 (Frankfurter Würstchen),這其實就是美國這邊的“熱狗”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說到熱狗,不得不誇誇德國的麵包,香腸夾在脆皮麵包中,上麵淋上芥末醬、番茄醬,咬一口真是滿口的幸福感。相比之下美國這邊夾熱狗的甜軟麵包簡直弱爆了。
另一大類是所謂的生腸 (Rohwurst),這些口味一般都有些“怪異”,俺們不是很感冒,但嚐試一兩次還是必須的。下圖中有風幹香腸 (Landjager)、血腸(Zungenwurst)、卡塞爾老肉腸 (Ahle Wurst)都是屬於這類的。中間那片是豬肝腸 (Leberwurst),有點油膩,但抹在麵包上吃不錯。
哎呀,德國香腸的種類實在太多了,據說有1500多種。象俺們剛到法蘭克福在市場中嚐試的這三種坐家現在都搞不清是啥了,隻記得都挺好吃的。
吃完熱狗吃三明治。德國各式火腿種類極多,最一般大眾化的是(Kochschinken)也就是Ham。還有三文魚肉的火腿(Lachsschinken ),這個夾麵包吃可香了。
其它的象薩拉米啊、豬肝腸啊、炸豬排啊、甚至煮雞蛋等等都可以做三明治。在加上幾片奶酪,又好吃、又抗餓。
總之,德國絕對是肉食者的天堂:
看過《老友記》的都知道喬伊(Joey)最愛的食物就是三明治。在"素食者"菲比(Phoeob)懷孕饞肉那集,菲比流著口水看喬伊做三明治,一層一層地往上加肉,薩拉米(salami)、煙熏牛肉(pastrami),一臉崇拜地說,你真是個天才。。。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樣看來坐家也是個天才哈,我也喜歡一層一層往上疊,有什麽加什麽。
還有魚也可以用來做三明治,叫魚堡(Fischbrotchen)。下圖左邊的那個是青花魚,右麵是煙熏三文魚。坐家本來以為青花魚會有腥味,嚐了才知道完全沒有。不好意思吃了一口才想起來照相,實在太餓了。
各式各樣的三明治種類著實不少,讓俺們選擇的時候眼花繚亂:
猜猜坐家吃過的最變態的三明治中間夾的是啥?就是介個:
看不清楚嗎,告訴你吧,是 生 豬 肉 餡 兒。好像是叫個Mett啥的,真的就是完全生的新鮮豬肉餡。裏麵調上了鹽和黑胡椒,有時還會加蒜末或者一點茴香香料。吃法是直接鋪在麵包卷或者切片麵包上,成品叫Mettbrötchen。其上可以再綴上生的洋蔥圈或者洋蔥末。有點兒恐怖吧?處於食品衛生考慮,這種肉不能在常溫下存放,而且當天必須吃掉,講老實話,忘掉了心理上的不適(其實更準確的用詞是惡心!)後,吃起來沒什麽壞味道,口感也可以接受,甚至可以說有點兒好吃。
坐家第一次吃生肉餡三明治還是17年前第一次到德國的時候,2000年九月十號晚上在原東柏林的一家酒館裏,在喝了太多的啤酒和杜鬆子酒後。。。十七年太久,彈指一揮間。
其實想一想世界上所有人的吃法都差不多,都是麵包(麵餅)裏夾肉:在歐洲是各式的麵包夾香腸、麵包夾火腿、夾生肉餡兒、在美國夾個牛肉餅就是漢堡、夾雞肉餅就是個雞堡,墨西哥南美有塔可、越南有蝦春卷、中國有春餅、餡餅、肉夾饃。。。還有一樣這次也讓家裏兩位領導大快朵頤的土耳其旋轉肉餅(döner kebab):
在德國,土耳其烤肉一般會做成三明治。用半圓或三角形的弗頓餅(Fladenbrot)從中間切開,中間加入土耳其烤肉、沙拉、蔬菜、奶酪及醬汁。二次大戰後,大批土耳其人移居德國補充戰爭中喪失的勞動力,隨之而來的是土耳其食品。由於其美味和方便性,土耳其旋轉烤肉餅之後開始盛行德國。坐家曾在哪裏讀到過土耳其旋轉烤肉餅流行的地方都是比較窮、髒、亂的地方;從前可能是那樣的,這次我們可到處都能看到döner的大牌子,犄角旮旯的地方有,高端大氣的場所也找得到。據說在德國döner店比麥當勞還多。這東東不但物美價廉、關鍵是很合俺們的中國胃,這一路俺們沒少吃。
有的讀者會問了,你寫了半天,好像都是快餐嗎。難道你們一天到晚就是香腸、三明治?當然不是啦,雖然可能有些單調。一般的早餐是這樣的:
火腿、奶酪、麵包是少不了的了,大部分時間還有煮蛋(德國人對煮蛋也很執著,還發明了一套吃蛋神器)。此外還有水果、果汁、和酸奶。兩點值得記憶的是,一是除大城市外,德國各處的果樹很多,運氣好時經常會撿個蘋果、梨的嚐嚐。二是德國的酸奶不錯,特別是有一種介於酸奶和鄉村奶酪(Cottage Cheese)之間的叫做Quark的東東,這家夥的蛋白含量高達20%,吃起來可比稀湯似的美國酸奶瓷實多了:
晚餐有這幾樣值得一提的,第一當然是大豬蹄子加酸菜(Sauerkraut):
這是典型的德國肉食者晚餐,各種肉、火腿、香腸,加土豆、酸菜一起烤一鍋:
匈牙利燉牛肉(Goulush),我知道我知道,這是匈牙利的:
炸肉排(Schnitzel或者Wiener Schnitzel)好吃:
烤魚也不錯:
這個好像是豬肝丸子?
其它還吃了一些記不住名字的東東,大致是各種烤肉、土豆、酸菜、生菜的組合:
還吃過意大利餐,感覺不是太好(傻啊,到德國吃意大利食品)。
下麵到重點了,甜食!德國食物晚餐選擇雖然有限,但甜食的種類又可以讓人挑花了眼。記得有個台灣的女孩嫁給了德國人,當時倆個人決定不收親戚的禮物。結果男方的親屬們一家送了一個自己烤的蛋糕,一下子收到好幾十個,還都不重樣。
我們這次印象深刻的有茜茜公主鍾情的薩赫蛋糕(Sachertorte)、蘋果餡餅(Apfelstrudel)、黑森林櫻桃蛋糕(Schwarzwälder Kirschtorte)、意大利冰激淩(Gelato)、紐倫堡薑餅(Nürnberger Lebkuchen)。。。
今天是大年三十兒,送大家一個德國餃子,大名鼎鼎的 “毛衣太師”( Maultasche)嚐嚐:
祝大家豬年諸事快樂!
歡迎閱讀本係列其他篇章:
2019年2月4日農曆大年三十
北加州農田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