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佛! 哈佛? (續篇)

(2017-04-16 18:02:14) 下一個

(此乃一年多前《子女教育》論壇舊文。算是歸檔)

 

前文貼出後幾乎可用“一石激起千層浪”來形容。一時間點讚,支持,同情,理解,揶揄,批評,諷刺,不屑。各種反應都有。當然,點讚,支持和理解的占絕大多數。在此我向所有認真讀完拙文的人表示誠摯的謝意 – 不管您是“頂”還是“砸”!如今一部文學/影視作品隻要稍有影響,作者就會立即端出續集。我這雖不是文學創作,但看來也不能免俗了。既然有這麽多不同反應,我也有必要做出解釋和回應。此外,還有部分家長朋友私下問我一些關於我如何培養子女的問題。這裏也順便給予解答 – 盡管不一定有用。

  1. 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自己爬到山頂了卻對山下的人喊別費勁了,不值得!

這是對我最大的誤解。大多出於那些沒有讀完全文或者隻是選擇性地記住了其中某些觀點的人。關於這一點我想隻要是耐心讀完全文並且腦子裏不帶任何偏見的人都有公論。我始終在說明作為中國人我們必須重視教育。那麽孩子進入名校自然是理想的結果。而且我強調入名校帶來的精神回報是“永遠的和無價的”。這兩個形容詞的分量難道這還足以說明我對名校的看重嗎?難道還要違心和違背事實地宣稱一旦進入名校就會飛黃騰達,出人頭地,讓大家不惜一切往裏鑽?

  1. 對於我女兒那段話的疑問和誤解。

我女兒曾在選擇未來專業時非常糾結。我們(尤其我太太)當時希望她將來讀法學院。她卻對此毫無興趣(尤其在律師事務所實習了兩個暑假之後)。以她當時的成績,可以進入任何法學院。可她隻對文學感興趣。那段話其實是反應了她的矛盾心理。因為她知道一旦選擇文學就意味著她隻能走學術道路,永遠無法進入所謂“上流社會”。我感到愧疚是因為她的糾結來自我們多年的影響和壓力。雖然當時我也很勉強,但是現在很高興她最終選擇了她自己喜歡的道路。我無法斷定這條路是否最佳。但是僅僅因為她有條件作此選擇,而我本人當年卻為了生計不得不被迫改行這一點我就可以終身無憾了。如今女兒過的很開心。也有固定男朋友。多謝某些朋友的擔心。難得的是女兒非常理解我們,她不斷向弟弟灌輸作為男人將來一定要有能力撐起一個家的觀念。所以兒子將來應該不會再奔象牙之塔了。不過下最終如何選擇還是由他自己決定。

  1. 關於我的觀點的矛盾和糾結。

說實話從女兒和周圍一些朋友的孩子上名校的經曆讓我對產生了正反兩麵的看法。這一點無疑貫穿在我的文章中。一方麵看到上名校帶來的好處:對家長主要是榮耀和滿足;對孩子則是自我價值實現。以及良好的社交圈(這對女孩尤其重要),相對的就業優勢等等。另一方麵則是弊病:家長的額外付出(時間,精神和財力),孩子的巨大壓力,缺少無憂無慮的童年。但是最大的問題是:由於家長和社會的高期望值造成未來一旦未能實現而產生的巨大幻滅和自責。某些華人孩子最終選擇自殺就是其中最極端的例子。正因為如此。我的文章看起來也非常矛盾糾結。但是無論在文章中還是現實中,我采取的都是一切順其自然的態度: 山頂的風光固然壯麗,山腰乃至山下也不乏獨特的景色。重申一遍:“天涯何處無芳草”?

  1. 關於我們培養子女的所謂“經驗”

現實中和網上都不斷有朋友問到這一點。他們認為我前後兩個孩子都去了哈佛一定不是偶然的。可是我思前想後,真的是想不出什麽“秘笈”來。我們所做的一切很多家長也做了。我們的孩子智力的確不差,但也算不上“天才”。我們的家庭條件則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能夠負擔兒子的擊劍費用自然因為我們一貫的節儉)。他們也都一直上的是就近的公立學校。學校的質量和排名也都隻是中等偏上。當然他們後來都因為初中成績優異而進了高中的所謂的Magnet Program。但這也說不上特別,亞洲孩子大都能進去。唯一我能夠想出來的大概有一點:我的兩個孩子都在小學二年級時跳過一級。這都是當時老師做的決定,並非我們的願望。當時也沒感覺有什麽大的不同。現在回想起來應該還是對他們後來的學習和生活有很大影響的。用我女兒的話來說,她覺得自己從小到大都是在取悅周圍的人,生怕別人看不起。因為她覺得比起同學,她始終是最弱小無知的。這一點在我兒子身上也有體現。他始終覺得自己各方麵都是永遠處於劣勢的那一個,唯有學習能讓他找到一些自信。後來參加擊劍運動相當程度上也是讓他覺得自己也有值得自豪的體育活動。因為其他體育活動他都是沒資格參加的。也就是說,跳級客觀上逼迫孩子早熟,好強和上進。但是我同時要說明,跳級給孩子帶來的負麵影響也是明顯的。首先是他們相對少了一點童年的快樂,因為感到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個也跟孩子性格相關)。男孩子則常常受欺負。女孩兒的早熟的最大弊病就是早戀:我女兒十五歲就談戀愛。所以我勸您一定順其自然,不要因為我的話去勉強孩子跳級。那樣恐怕弊大於利。切切!

此外,說到對他們後來進大學有幫助的課外活動。無論是女兒當初學鋼琴還是兒子後來練擊劍。除了開始階段是我們做決定,後來基本上采取順其自然。願意繼續我們支持,不願意也可隨時放棄。可他們都不願放棄,所以一直堅持下去了。這一點大概是我們運氣好。這些課外活動還都比較適合他們。所以能夠較早出成績。一旦有了成績,他們自然也就不願放棄了。需要強調的是:在大學招生官員的眼裏,一項出於孩子個人興趣的,因而長期堅持的課外活動,無論成績如何,都是值得高度肯定的;相反那些五花八門的俱樂部和各種文體活動,尤其是明顯家長安排的項目則不受大學重視。所以我們兩個孩子早期從事的一些課外活動都很快放棄了。隻集中在他們喜歡的一項活動上。例如女兒學過芭蕾,小提琴,繪畫;兒子學過鋼琴,國際象棋,繪畫。還有我早早就讓他們放棄了學漢語。因為我知道根本學不到什麽東西。完全浪費時間。隻要他們將來能用漢語日常交流我就滿意了。這一點隻消回中國呆一段就行了。嗬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有緣相識 回複 悄悄話 好文,讀了幾遍,受益匪淺。寫的真實,明了。肺腑之言。以後有時間可否寫一篇如何平衡學習和運動的文章,謝謝啦。
哇哇媽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喬州山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偷來的菜譜' 的評論 : 我這還不夠“大大方方”嗎?一定要聲明:“注意,我是在吹牛!”才能讓您這樣心理的人滿意?
無論如何。見仁見智。我感謝您的點評。
一天48小時 回複 悄悄話 以前讀過這篇文章,現在再度,仍覺受益非淺。
偷來的菜譜 回複 悄悄話 想吹牛就大大方方的吹,沒必要扭扭捏捏的,你累不累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