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哈佛(等名校)歧視亞裔嗎?

(2015-09-25 07:46:03) 下一個

這個問題還真的很難以簡單的“Yes” 或 “No” 來回答。

說“Yes”的人有他們的根據:亞裔進入哈佛和其他名校的學生平均GPA和SAT都遠遠高於其他族裔。以此推論,同等條件下,亞裔比其他族裔更容易被名校拒絕。正因為如此,針對名校的“亞裔歧視”訴訟和抗辯十多年來不絕於耳。可惜始終沒有結果。

說“No”的人同樣可以拿出相反的論據:亞裔人口在美國人口中比例不到10%,但是在各名校學生中的比例卻在20%-30%之間。可見亞裔已經是over-represented , 何談歧視?

那麽究竟哪種看法更符合事實。而我們作為亞裔,尤其是亞裔學生的父母,又該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或者說應該采取什麽策略去對待這個問題呢?

從我兩個孩子進入哈佛的經曆,以及周圍朋友熟人之間所見所聞(我更願意用這些第一手材料而不是統計數據來說明問題),我認為這種“歧視”毫無疑問是存在的。但是我更寧願用“不利局麵”這樣的詞語取代“歧視”二字。因為在大學錄取過程中因為對某方麵特質的強調,造成錄取結果對某個亞裔看上去不利。 “這和我們通常所說的對某個人或某類人“歧視”還是有差別的。例如“種族歧視”,指的是對整個一個種族的全麵的不平等待遇,無論你高矮胖瘦,尊卑貧富。你生來就是二等公民。歧視”應該是出於主觀意向,這種不利則是一種無意的客觀存在。那麽毫無疑問絕大多數名校不存在隻要你是亞裔,就把你當成另類的政策或做法。我相信他們在評鑒和考慮一份申請時絕對不會把種族作為首要甚至重要條件(絕大多數申請中的種族一欄都是可以不填的)。但是不排除會在某些情況下作為參考條件。尤其是作為正麵參考條件的時候。例如名校通常會留意黑人和印第安人的申請者。這是因為這些族裔成績優異的相對較少。為了讓自己的學生構成顯得多元化,所有美國大學包括名校都會特意關照這些族裔的學生。亞裔乃至少數歐裔對此不滿,認為這樣客觀上形成了“反向歧視”。這從法理上說沒錯,但是從情理上說就有點兒“不厚道”了。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是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政府和社會都有義務扶助“弱勢群體”。否則差別隻會越來越大。如果我們覺得富人多繳稅窮人少繳稅是合理的,那麽在升學就業適當照顧某些族裔和某些群體又何嚐不可呢?

名校亞裔學生之所以GPA和SAT等成績都高於其他族裔是因為亞裔學生從小學到高中平均成績都高於其他族裔。而申請名校的亞裔不僅平均成績高於其他族裔,在申請者中所占比例也相當高。哈佛每年的亞裔申請人都在30%左右。那麽上麵提到的各名校亞裔學生比例來看,申請和錄取的比例是大致持平的。從這一點看是不存在族裔歧視的。這是那些訴訟無果的原因之一。此外,哈佛等名校另一個有力的反駁論據是:我們強調的是全麵發展而非隻注重成績。亞裔孩子普遍成績優秀。但是亞裔孩子,尤其是我們這些第一代移民家庭中長大的孩子。總的來講的確在待人接物,社會關注,以及獨立性,進取性,創造性和冒險性等方麵遜於其他族裔。而這些特質正是哈佛等強調“培養未來領導者”的名校所注重的。那麽您如果是這些名校的校長,您會隻看學生成績,讓整個大學充滿亞裔學生(而其中難免很多“高分低能”者)嗎?當然,亞裔學生中不乏“高分高能”者。這就是為什麽這些大學都會招收相當高比例的亞裔學生。

那麽作為亞裔學生和家長,我們麵對這種現實應該怎麽做呢?籠統地講當然就是爭取成為剛才說到“高分高能”者。具體來說,其實就是要讓自己的孩子顯得“與眾不同”。我知道的亞裔孩子中有因為某項社會活動,體育活動,藝術活動,獨特經曆,獨特背景(如難民後代),乃至一篇別具一格的essay而被名校錄取的。當然也知道什麽活動都不參加,純粹是成績優異。優異到在任何亞裔學生中也是出類拔萃而被錄取的。總而言之您要記住,您的孩子是在和其他亞裔孩子競爭。那麽如果有什麽訣竅,那就是讓您的孩子聽上去不那麽像典型的“亞裔”:成績優秀,會彈鋼琴(或小提琴),參加了各種課外活動,得過五花八門的獎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