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餘英時先生“共產主義在中國興起,儒家思想扮演重要角色”,有問

(2019-01-20 06:30:15) 下一個

2018年底《餘英時回憶錄》出版,一時洛陽紙貴。以學人重鎮之尊,餘先生書中的任何提法都會引起注意,對社會和人群發揮巨大影響。其中“共產主義在中國興起,儒家思想扮演了重要角色”這個提法,尤其引人注目。

餘先生這個命題不覺讓人聯想到把共產主義製度種種弊端歸咎於中國傳統君主(不是封建)專製那種時興說法,當然很想了解餘先生是怎麽說的。可惜手頭沒有餘先生的回憶錄,幸有中央社刊出書摘(“餘英時回憶錄搶先讀:拿共產主義救亡 中國國付出可怕代價”)以饗讀者。餘先生惟點到而已,遺憾,讀者如我便存了許多問題。

 

儒家傳統思想接引了共產主義?

 

儒家思想之為中國傳統是曆史事實,這樣說來,共產主義落戶中國是注定的了。

儒家思想在共產主義進入中國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餘先生謂之“接引”。他提出儒家思想傳統中“為公”的價值和尚“均”的觀念奠定了一種心理基礎,使得清末民初的中國知識人擁抱共產主義。儒家傳統思想接引中國接受共產主義的說法,新異;自餘先生之口出,尤其。

關於“為公”,餘先生談到“《禮記·禮運》中‘大同’的觀念一直是受到特別重視的”,談到康有為的《大同書》,談到孫中山宣揚“天下為公”。他強調,儒家價值觀下“公”“私”尖銳對比,而士大夫向又善“公”惡“私”。

大同願景中西古今皆然,但不是擁抱共產主義的充分條件,西方近代社會發展可以為證。事實上,作為理論、社會運動和政治製度,共產主義在近代西方是之一非唯一;中國呢,君主製兩千餘年儒家思想為核心價值一直與私有經濟並行,未曾引出共產主義。涉及人群與社會,“公”這個觀念也不限於中國文化;可能卻不必然導向共產主義,且不說它們跟共產主義之“公”—公有—不是一回事。而餘先生文中提到的那些人盡管懷有儒家為公和尚均的思想,卻大都不接受共產主義。如宣揚“天下為公”的孫中山先生,就懂得且明確拒絕共產主義:他聯俄的“孫越宣言” 第一條就是,“孫逸仙博士以為,共產組織甚至蘇維埃製度,事實上均不能引用於中國,因中國並無可使此項共產主義或者蘇維埃製度可以成功之情形存在之故”。

這個命題,看來至少還懸而未決。

 

是誰,接受並實行了共產主義?

 

“接引”的原話餘英時先生是這樣說的,“我認為以儒家為主體的中國傳統思想發生 了一種接引作用,使清末知識人接受共產主義意識”。此外,餘先生還用了諸如“一拍即合”、“擁抱”、“接受”這樣的字眼,描述兩者的關係。同時餘英時先生又認為,早期中國知識人對共產主義思想基本是“誤讀”,質疑他們“究竟懂得了多少馬、恩思想和社會主義”,進而質問他們“怎麽能夠判斷中國是否可以實行共產主義”。

餘先生“接引”與“誤讀”這兩種意見,可能會相抵觸。誤讀,是說中國人馬克思主義的經沒念正嗎?—要是念正了呢,又怎樣講?既然是這些書生誤讀又不懂馬克思和共產主義,那麽質問他們“怎麽能夠判斷中國是否可以實行共產主義”有何意義,豈不所責非人?尤其因為,共產主義不僅是一種思想而且是一種有明確政治綱領與嚴密組織的社會運動和革命。事實上不是那些書生、不是餘先生提到的如章太炎、吳稚暉、李石曾那些人—他們所投身的辛亥革命及後來所主張的都不是共產主義,而是中國共產黨人主張共產主義適合中國而接受並在中國實行共產主義的。讀者應當怎樣理解餘先生?—是傳統儒家思想與共產主義本相通,還是兩者本不通?—共產主義落戶中國,是儒家思想的接引,還是儒生的誤解?

無論如何,確如餘英時先生歎惋,落入共產主義確是中國的大不幸。不幸在於反共的國家政黨政治人物和知識分子,終未能遏製那個選擇、接受和實行共產主義的政黨及其革命。國民黨縱有千般不是,退守到台灣而成功地使那片土地免於共產主義,功不可沒。

 

 “為公”和尚“均”就一定親共嗎?

 

答案,我想會是否定的。

回顧曆史不難看到,清末民初並民國以降,那些傳統的中國文化人不認同共產主義;而那些擁護、接受和奉行共產主義的共產黨人,恰是反對和不要儒家傳統的。

那麽,儒家傳統中如尚“公”的價值與重“均”的觀念,是不是如餘先生所言親共產主義呢?大約基本上可以說,儒家之“公”更是在“公共”而不是“公有”的意義上,且意涵廣泛—從道德倫理到個人修養,儒家的“公”倫理到頭來難與消滅私有製的共產主義暴力革命兼容。簡單說,儒家“公”倫理之親共,遠非不言而喻。

其次是餘先生提出,“儒家特別注重‘均’的觀念,……從觀念發展到製度化,後世便有‘均田’、‘均稅’、‘均役’等措施”,可以說“平均主義的思想為中國知識人接受共產主義奠定了一種心理上的基礎,因而才有一拍即合的效果”。“均田”是什麽,其“均”是平均主義嗎,會接通向共產主義麽?這些都是問題。

據文獻“均田”是為“計口授田”,國家將官地均勻授予無田或少田的人家,確有均田以抑製豪強兼並以及戰亂之後恢複經濟和繁榮社會之功。而“均”準則因人群差別而異,士農工商奴婢耕畜得授各個不同,當非無差別的平均主義。並且,均田一方麵以不變更私地所有權為前提—不沒收私有土地以均分,另一方麵授田中永業田部分得為私有,“均田”不取消土地私有製。這些都跟共產主義之“公”之“共”不相親。

這樣儒家“均”的理想和實踐,跟旨在消滅私有財產的共產主義,會一拍即合嗎?

對於中國曆史上的均田,錢穆先生《國史大綱》中有言,“此田製用意並不在求田畝之絕對均給,隻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貧者亦有一最低之水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還學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one-headed' 的評論 : 餘先生把儒家倫理之“公”簡單地接引到共產主義,而沒有對兩種不同的東西作一簡明的辨析。
還學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enze' 的評論 : 餘先生這些論點給讀者的印象是,恰是細節不實,結論非基於事實,而是從於先行的概念。
還學文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l' 的評論 : 因爲十分尊重餘先生,所以讀他的文字很認真,結果是發現他這些話講得任意
bl 回複 悄悄話 其實餘英時的研究主要著重於古代思想史,19歲後就離開中國,對現代中國其實了解並不多,特別是近來也看到他的一些文章,本來史學家下結論應該以史事為依據,覺得他有點先入為主。
Yenze 回複 悄悄話 均田製, 在五胡亡華時由漢奴升為太後的馮氏發明, 唐代承用而出經濟盛世。可解當今貧富極端分化之患。
鹽鐵製, 在漢時令吳王劉濞可全民免稅, 政府過年還有很多錢花不完, 給國民發利事。 如能解決質量管理問題, 今天的政府關門和22萬億國債危機有解。
中華文明曆史智慧是可以為世界做貢獻的。 不必總以西方為參照物定正負。

學者與政治家的區別在於, 能背許多知識細節, 但迷於枝葉而不見森林, 判斷力不強。不必全從之。

大叔一枚 回複 悄悄話 共產主義與儒家有相通之處,因而共產主義在中國有土壤,我以為是理所當然的結論。

(1)樓主認為大同世界中外皆同,這大概不正確。我們隻能說在西方近代思潮中,有些人抱有大同世界的理想。資本主義的資本運作本質上談不上讚成世界大同。
(2)當初對共產主義,中國內部各有儒學大家讚同和不讚同,無非是代表了如何運作的問題。讚成激進的就讚成共產主義。讚成穩定徐圖前進的就反對共產主義。
dqdeer 回複 悄悄話 從數據上看 從1949到1978,所謂的共產主義在中國還是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mikeOZ 回複 悄悄話 "打土豪分田地"奪了天下。 公私合營,人民公社完成了一統天下, 所以現在要不忘初心, 千秋萬代!
唐西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讓中國來了一個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麽將來的中國特色的共產主義也會發光並指引舊有體製的變革。
在所有的民主投票競選中,Change 永遠是是主題。change中的每一步都必須有參照物,中國的成功正讓不少人陣痛。
zxhe 回複 悄悄話 其實,社會主義的政策,若拋開階級鬥爭,是當今北歐所實行的。
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始動力,是科技。科技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與社會製度。馬克思等主張階級鬥爭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基本動力,完全是錯誤的!
中國經過近一個世紀(20世紀至1976年)的階級鬥爭與革命,離同期的世界先進文明發展越來越遠,社會相對於世界平均,越來越落後。這說明馬列主義思想完全破產。

至於儒家的影響,也許有,但是有限。日本1860年前,其文化原來也是受儒家的影響?日本如何可以和平的接受西方文化,而中國不行?我認為,中國的老百姓大多數邏輯差,容易受忽悠(不然那麽多傳銷,三鹿,庸醫害人,那麽多非法集資?),缺乏好的判斷力。另外,為了眼前利益(打土豪,分田地屬於這類),可以毀掉未來的集體利益。這些是否歸結於儒家,還是歸結於中國的大一統係統?
bone-headed 回複 悄悄話 當你批評一件事物之前,首先要弄明白他是什麽。比方比批判共產主義,首先要知道,什麽是共產主義。
springdale 回複 悄悄話 確如餘英時先生歎惋,落入共產主義確是中國的大不幸。
__________________
中共引入共產邪教,會遺禍中國一千年。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有意思的評判。凡是質疑專家權威的文章都是好文章!
bone-headed 回複 悄悄話 於是硬及不了解中國,更不知道什麽是共產主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