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千瓦厚實驗室最新成果:集成了再生製動的高效液壓無級變速之動力總成,自艱辛問世後,通過自媒體一傳播,竟被嗅覺敏感的奧地利民族盯上了。
經過腦電波肉工智能一撥拉,赫然發現這背後隱隱約約浮現出一張國家名片,那就是今天要說的奧地利。
嘿嘿,似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國家名片,例如戰鬥民族的俄羅斯,聰明勤勞 + 彎道超車的大中華,船堅炮利 + 科技魁首的美利堅。那麽,奧地利的名片是啥來頭呢?
最早刺激我幼小心靈的是奧地利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之後又慢慢知道了她還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蜚聲天下。滿以為多-來-米-發-索-拉-西,藝人的麥加聖地,音樂大師海頓、莫紮特、舒伯特、施特勞斯、貝多芬等的故鄉,到此打住。沒想到一深挖,又發現她玩動力總成還特麽的綹。
那個早被幹翻的希特勒,原來竟是奧地利裔德國移民,他沒準當時一得瑟,就成就了奧地利和德意誌的合並。這該算做一次動力總成吧。再往前逆,早年奧地利與匈牙利合並成為奧匈帝國,那應看作第一次動力總成的傑作啊!
後續曆史的發展,並沒像蒙古的成吉思汗永久合並大中華那樣,而是這一次又一次的動力總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全部解體恢複原樣。哈哈!
既然是張名片,那就處處會下意識流漏出她的特質。
瞧瞧《音樂之聲》劇中的前後兩幀照片,大家看出了啥?
服不服?修女們也懂機動車的動力總成係統!
我倒是感覺這個電影橋段有點顯擺麽麽的動手能力,換作是我的話,一把剪刀或鉗子卡擦就搞掂,又快又利索。
若是落後地區小販大媽與城管大蓋帽周旋,怕是玩不懂奧地利修女們的這個遊戲;抑或換作是幾個理著平頭的家夥,那肯定即興動力總成,合力把納粹軍車推翻個仰八叉,再一把火燒了。嘿嘿,哪有那麽多科學道理可講。
言歸正傳談談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的福利--機動車
生產一台汽車,可不是哪家牛逼工廠,事無巨細一手包辦的,而是分工協作高度專業化的,前台唱大戲的整車廠如福特、豐田、奔馳等,一般來說隻顧生產自己的發動機,再加上生產線組裝,其他大部分配件都是OEM的其它廠家負責生產供應。
外圍OEM廠商既有一門心思隻做好一種部件的,如隻生產變速箱,也有若幹部件來個小集成拚裝的,如動力總成。
世界上生產變速箱的大格局由六大名廠構建:德國的ZF和Getrag,日本的愛信(Aisin Seiki)和加特科(Jatco),韓國的現代(Hyundai transys),澳大利亞的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
動力總成則僅有兩家奧地利血緣:第一是AVL,全稱:Anstalt für Verbrennungskraftmaschinen List,第二是Magna International。前者總部在奧地利,後者是奧地利裔加拿大移民在北美創建的,當初班底大部分來自奧地利移民,現設總部於安大略省多倫多附近的Aurora市。
據稱AVL的工程師,靠閉眼辨汽車的聲音,就能準確說出車的品牌。這工匠精神的爐火純青那是杠杠的。下圖是他們的油電混動的動力總成。
至於新興的純電動車,則被特斯拉這個程咬金逮到鼇頭,奧係現正奮起直追。但由於純電動力總成相對簡單,再加上龍頭純電大哥為了綠色地球的崇高理想,主動放棄部分稍老的專利,因而各大車廠似乎都想自摸,不太想尿傳統動力總成廠家的集中供應。
說起來有點心酸,以美國為首的二戰同盟戰勝國,例如英國、法國和中國等,在如今繁榮的汽車行業,並沒有撈到太大好處。
美國雖說有三大整車廠,但公司可支配資源也被德奧日係蹭去不少;雖比同為戰勝國的中國,顯得表麵光鮮一些,且多少有些核心技術,但並不比中國的代工強到哪去。而且奧係的動力總成,還是靠戰後美國的馬歇爾計劃資助的,好在得益方還算有良心,讓北美大湖地區撈到了一半的奧係異地投資。
當今美國總統特朗普,對來自祖輩老家的德國車非常不滿,其實是嫉妒其優質碾壓了美國市場,而粗曠的美國車卻在歐洲很難賣。要削這逆差,川嘴炮大幅提高關稅,但至今尚未見靴子落地。麵對工藝技術層麵決定的現實,真要兌現增稅也無法扭轉局麵,隻能兩敗俱傷。歐美本是同根生,兄弟鬩牆隻會讓外人有機可乘。
沒說錯吧,奧地利的動力總成真的成了一張民族的名片!
好,言多必失,收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171657.html
上一篇:厲害了:重載火車竟裝備一百個擋位的變速箱!
當年日本皇軍狂人也要搞東亞共榮圈,野心未竟。
如今中國牽頭的一帶一路,妥妥的世界共榮圈,受到世界歡迎!
說明啥?和平和氣生財嘛!
如今當年的兩個共榮圈的邪惡軸心,從善如流結成新的工業軸心,幾乎壟斷汽車行業的
全部江山:6大變速器 + 2大動力總成品牌,本質上就是這根軸心的在滿負荷運作。
這個結論考慮了韓國、澳大利亞當年也是東亞共榮圈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