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
我們繼續前往白山。回到了文明世界,有吃有喝有信號,路過拉姆福德市。一個美麗的瀑布讓我們停下了腳步。拉姆福德瀑布,位於緬因州拉姆福德牛津縣安德羅斯科金河 80 英裏處。
這裏建了RumfordFallsHydro(拉姆福德瀑布水電站),分上下兩電站個。上站最初於1918年開始運營,下站於1954年開發。實業家HughJ.Chisholm開發了水電大壩,為該鎮造紙和紡織廠提供動力,併為新英格蘭的電網提供清潔的可再生能源。Rumford FallsHydro(拉姆福德瀑布水電站)有六個發電機組,可提供超過291,000兆瓦小時的可再生能源電力。足以滿足附近35,000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
瀑布前麵的小公園裏有一座埃德蒙·馬斯基(Edmund S. Muskie)的紀念碑。這裏是他的出生地。紀念碑上刻著他的生平簡介。埃德蒙·馬斯基(Edmund Sixtus Muskie)(1914 年 3 月 28 日 - 1996 年 3 月 26 日)他是一位政治家和政治領袖,曾在吉米卡特總統領導下擔任第 58 任美國國務卿,1959 年至 1980 年期間擔任美國緬因州參議員, 1955年至1959年任緬因州第64任州長,1946年至1951年任緬因州眾議院議員,是1968年總統大選中民主黨的美國副總統候選人。
美國東部是美國的起源和搖籃,名人太多,時不時看到公園、路邊的名人紀念碑。
9月15日。我們終於來到了白山。山腳下有個很大的停車場。卻看不到白山的真麵容。剛下過陣雨,空氣清新,山腰纏繞著雲霧、山頭陰雲籠罩、有點擔心天氣。
(照片取自網絡)
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和緬因州的白山山脈內。以鮮豔的秋葉和冬季滑雪而聞名。白山山脈覆蓋了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四分之一和緬因州西部的一小部分。它們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北部的一部分,也是新英格蘭最崎嶇的山脈。靠近波士頓、紐約市和蒙特利爾,所以旅客人數眾多。
我們今天要去的華盛頓峰被稱為世界上氣候條件最惡劣的地方,是美國東北地區白山國家森林公園裏的13座山中的最高峰,以第一任總統的名字命名,海拔6288.2英尺(1916.6米)。大白山脈天氣是出了名的惡劣。每年都要有幾起徒步者被凍死的事情發生。這裏常年積雪,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時間的風速要超過颶風的風速。位於峰頂的華盛頓山氣象台(Mount Washington Observation)記錄著這裏的最高一次風速居然達到每小時372公裏。山頂上的人會像風箏一樣被吹飛。
據報道,自1849 年以來,華盛頓峰上共有 163人死亡,這個數字還在增加。華盛頓峰事故死亡率在美洲山峰中排名第二,風速全球第一。Backpack.com將其列為美國十大最危險的徒步旅行之一。甚至還有一本書專門記錄了這裏所有的死亡事件。AT步道也在這裏從西南向東北穿過該地區。所以能到達卡塔丁的A T徒步者都是經曆過千辛萬難、九死一生的無名英雄。
今天突然降溫了,早上起來室外的溫度,隻有8攝氏度(46華氏度)。外麵一直很冷,還有大風,坐在車裏車被風吹的搖搖晃晃。
因為山比較陡從安全角度出發,我們的房車不充許開上去。隻能乘坐小火車,在網上提前訂票。先生上網訂票結果老眼昏花怎麽都沒有想到他會把票訂到了科羅拉多。因為科羅拉多也有同一家公司營運的小火車。訂完票,才發現趕緊打電話,結果沒人接電話是機器人接的電話。到了晚上人家給他回了一個電郵說取消掉了,希望你下次來科羅拉多玩,哈哈。這個錯誤出的先生不敢再在網上訂票了,直接去到窗口買票,害怕再定錯了。
這裏還保留著 1869 年 7 月 3 日向公眾開放的世界第一部齒軌登山火車,齒軌鐵路沿著西側的緩坡一直延伸到山頂上。火車從山下爬到山頂大約 3 英裏(4.8 公裏)。 平均坡度超過 25%,最大坡度是 37.41%。 以每小時 2.8 英裏(4.5 公裏/小時)的速度上山,以 4.6 英裏/小時(7.4 公裏/小時)的速度下山。
白山是美國東部最崎嶇嶙峋、氣候多變、風景壯闊的山脈,其中的總統山脈全線穿越, 是美國單日徒步線路的經典。這裏的山脊怪石嶙峋,風力極大。
齒軌登山火車走了3公裏長的棧橋和最陡峭的鐵路線。坐在火車裏感覺非常傾斜,仿佛在做過山車的體驗。
陡峭的鐵路線隻有一條,上山時火車頭推著車廂,下山時火車頭拉著車廂,車上的座椅靠背可以翻轉,兩個方向坐。沿途風景壯觀,一直進入雲端。
華盛頓山的寒帶森林常綠,對寒冷氣候有獨特的適應能力。氣溫和降雪。紅色和黑色的雲杉,隨著香脂冷杉生長在這裡,這片森林裏居住著美國貂,雪鞋野兔,和雲杉鬆雞。
坐著齒輪小火車往山上走,山頂雲霧籠罩,高大的鬆樹,越來越矮,越來越小,低矮細小的鬆樹上掛著的小冰溜越來越多,過了樹線。鬆樹不見了,隻剩下緊貼著地麵的苔蘚和枯草,上麵也結滿了冰溜子。林線褪去了,視野突然開闊。
樹線又叫林木線。華盛頓山頂部的林木線位於4500英尺高,是寒帶森林和高山凍原之間的過渡地帶。生長在這裡的微小、形狀怪異的樹木被稱爲“克魯姆霍爾茨”,它們是由強大的冬季風暴扭曲而成。克魯姆霍爾茨是低矮的香脂樹或黑雲杉樹在亞高山地區被嚴酷的風和冰所塑造。被稱爲krummholz(“彎曲或扭曲的木頭”),像盆景樹一般。
3.8億年前,總統山脈和落基山脈一樣高——海拔15000英尺。億萬年以上風化和侵蝕使它變成了今天的海拔6288.2英尺。
華盛頓山周圍環繞著U形的碗,它們有陡峭的邊,被稱爲冰鬥,是由阿爾卑斯山冰川的運動造成,因爲它們被侵蝕後進入先前存在的山腰山穀。
就是在這麽惡劣的環境裏,白山頂上的亂石中依然長著肉眼不易察覺的植物,頑強地生長著開著美麗的生命之花。華盛頓山的一部分,類似於加拿大北部的北極苔原。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裏都要遭受極端寒冷、大風和降雪的惡劣氣候。在夏天,一種叫美洲琵鷺的小鳴禽在巨石間築巢,然後在秋天遷徙。山頂高低不平,周圍是赤裸裸的岩石和沙礫。
今天山上風很大,每小時100.32公裏,仿佛來到了北極,下了火車幾乎被風刮走,隻覺得雲在身邊呼呼地卷過。山上氣溫-1℃。山頂上最高溫度記錄是1975年8月的72度華氏度。近一小時的火車緩慢行駛,盡情觀賞周邊連綿的群山俊嶺。
下了火車強風肆虐讓人站立不穩,雲霧籠罩的山頂在狂風中視野不開闊,讓人無法仔細端詳。縮著脖子弓著腰順著風勢就鑽進大房子,房子很大,有一個很大的咖啡廳。下層是一個博物館展出山頂的動、植物標本和氣像資料和曆史圖片。房子裏大大的門窗都是四層的玻璃門窗,保溫防風效果特別好,進了房子就像進了庇護所。買了杯熱巧克力暖和暖和。暖和起來了,仗著暖意頂著狂風跑到最高點拍了幾張照片。
山頂建有華盛頓山天文台、氣象觀測所、華盛頓山電視發射台。該山為安德羅斯科金(Androscoggin)、康乃狄克和索科(Saco)河的分水嶺。
山頂有一個大房子是建於 1872年的 Summit House。 這是一個2 層半的 Summit House。 共有 100 間臥室和餐廳,可容納 150 人就座。這是三座大型山頂酒店中的第一家。
Tip Top House一個頂尖的花崗岩修建的山頂屋,建於 1853 年——現在是一座博物館, 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旅館。今天依然聳立在山頂的最高處。
山頂的房子,房頂由三根沉重的鋼索固定,以防被風吹走。
拍完照,弓著腰抗著大風,趕緊又躲進大房子裏,裏外兩重天。大家進了大房子就都不願意再出去了。
二個小時很快過去了,小火車要下山了,大家從大房子出來就直接上了火車下山,沒有在山頂逗留。
坐著觀光火車下山,導遊恭喜我們從惡劣環境中活著逃生了。下山了,太陽出來了,山頂的雲霧被風吹散,這是我才看到了華盛頓山的全貌。極目遠望,遠處的山層巒疊嶂,仿佛一幅丹青水墨,天上白雲朵朵。陽光下群山環抱、巍峨聳立,不由地讓人感慨:世界是這樣的美好,我們已經忽視了許久。
即就是這樣的天氣還有AT徒步者爬上了山頂。不得不由衷的佩服他們。這一路的艱辛磨難不亞於唐僧西天取經。我拜讀了張諾婭走A T的徒步日記,跟著她的日記一路跋涉。從喬治亞到緬因,到了卡塔丁腳下的卡塔丁溪營地,她的日記嘎然而止,畫上了句號。我很是不解。一路櫛風沐雨不就是為奔向夢中的卡塔丁嗎,登頂這節是最輝煌的樂章,為什麽沒有了?現在我終於理解了為什麽他們的徒步日記寫到最後,很少濃墨重彩地寫登頂卡塔丁。因為這一路的淒風苦雨、掙紮和痛苦,真的是無以言表。傲雪淩霜、九死不悔,早以耗盡了他們的體能、磨光他們的熱情。堅強的腳下走出了堅忍和樂觀,到了終點早已波瀾不驚剩下的隻是淡定和從容了。
這樣的天氣對於徒步者正如John Ruskin所說:“陽光美妙,雨水滋潤,風擁抱我們,雪讓我們歡欣。世間真的沒有所謂的壞天氣,隻有不同種類的好天氣。”
白山很冷,晚上最低溫度6攝氏度好像到了冬天。7天沒有進營地加水充電了,現在全程進入節水省電模式,在車上用太陽能燈,電池的電要保證重點用戶冰箱、水泵使用,其它一概嚴格控製。我是熱帶動物怕冷,無奈電力緊張。隻得去沃爾瑪買熱水袋,否則真凍成熊了。可惜沒有買到,這個東西早就不是家庭必備的了。無奈隻得穿厚厚的鑽進被窩。
周邊的營地都早巳訂滿,沒了空位。現在是當地最後的戶外旅遊旺季,再過一段時間,一但下雪,大雪封山就出不了門了。定不到營地先生開始安慰自己,最壯的理由就是營地裏沒網,連手機信號都沒有,看不到股市行情,不了解烏俄局勢這樣的日子怎麽過?沒有也罷。
今天繼續在沃爾瑪安營。
一位網友寫過這樣一段話:“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激情四射淚流滿麵,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緊咬牙關揮汗如雨,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風雨無阻腳步不停,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人類文明幾千年來前赴後繼無比執著,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充滿了英雄主義豪氣萬丈,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跌倒後爬起再戰沙場,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永遠心動愛的深沉,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一見如故友情長存,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跨越種族國界四海之內一家人,總有一種精神讓我們不斷尋求內心突破自我。”
讓這段話作為今天的結束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