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chuf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婦女參政論者》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2016-09-22 07:55:38) 下一個

《婦女參政論者》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Suffragette

 

又是一個世紀前1912年的故事。莫德·瓦特斯(凱瑞·穆裏根 Carey Mulligan飾)是個普通的洗衣工人。原因很簡單,她的母親也是個洗衣工人。她母親十四歲工作,因此從小在車間長大,四歲時候母親因工傷去世,因此她七歲就開始做臨時工,十二歲升為正式工。她有丈夫和孩子。雖然工作辛苦,條件惡劣,工頭欺負,但她還是有一個普通工人維持溫飽的家庭。遠離富足,但可以過日子。

 

 

 

 

當時歐美婦女正在發起爭取投票權運動,但這些運動主要是由中產階級婦女主持的,所以她並不在意。隻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她接替了一個受傷的代表在國會麵對內閣大臣勞埃德·喬治的質詢。就這樣,她也成了這個運動的一員。她進過監獄,被警察毆打,被丈夫責罵,被鄰居嘲罵,被同事側目。對她打擊最大的是,第二次被捕後,她被丈夫趕出了家庭。也至此,她全身投入了這個運動。

 

在這個運動中,她和藥劑師伊蒂斯·艾倫(海倫娜·伯翰·卡特 Helena Bonham mo Carter飾)等人成了朋友。她們追隨的領袖潘克赫斯特(梅麗爾·斯特裏普 Meryl Streep飾)提出既然法律不尊重我們,我們為什麽要遵守法律,因此主張激進方法。她們砸商店的櫥窗玻璃,炸路上的郵筒,最後他們還炸了勞埃德·喬治的未完工的屋子。他們也多次被捕。在監獄裏,當她們絕食抗議時經受殘酷的鼻伺。

 

(劇透)

 

 

參演成員,以女性為主

 

聽說國王(別忘了,這是在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要出席馬賽,這是個全球大盛會,她們發現這是個最好的機會把自己組織的旗子掛在醒目地方,讓全世界看到她們的鬥爭和掙紮(這就是俗語說的告洋狀)。當莫德的戰友艾米莉·大衛遜衝到跑馬的賽道上的時候,被奔跑過來的馬闖翻到地死亡。

 

 

這是當時艾米莉被撞倒後的照片

 

這不是杜撰出來的故事,這是曆史的記載,所以電影中最後一段葬禮是當時的紀錄片。

 

成了烈士的艾米莉的葬禮為為整個運動帶來了新的活力。1918年大戰結束後,議會通過法律決定有一定財產的成年婦女具有選舉權。1928年所有成年婦女都有選舉權。

 

上世紀出的女權運動可以說是近代社會的婦女第一次為自己爭取權利的鬥爭。這個運動在十九世紀中就開始了,當然每個國家的世紀情況不同,在歐洲,最晚的列支敦士登在八十年代才婦女才有選舉權,整整花了一百年。所以說這也是一個艱辛的過程。

 

當然擺在台麵上拒絕婦女選舉權的原因不少。當時歐洲家庭的財產是屬於丈夫的,丈夫對妻子、子女和財產有絕對的權威,另外遺產往往隻傳兒子而不是女兒。早期的選舉製度往往根據財產的多少而決定選舉權,這樣的結果是沒有財產的婦女就沒有了選舉權。也有說法就是打仗的都是男人,因此國家大事應該有他們決定,不過在兩次大戰之中,當男人上戰場後,女人頂替了他們的工作,可見在戰爭時期婦女也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這也是戰後英婦女獲得選舉權的原因之一。當然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原因。譬如認為婦女往往情緒不穩定,難以決定大事,或者以法國的例子,認為婦女代表了保守的天主教,所以會阻礙社會的進步等等。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影響了婦女選舉權,譬如英國就因為工會不接受婦女,因此不少勞工婦女,譬如莫德,參加了中產階級的婦女鬥爭,用時髦的說法是結合了工農兵群眾,壯大了革命隊伍。,也使得英國婦女比法國早二十年有選舉權。曆史上,這是第一波的女權運動,而電影《於外婆同行》就是從側麵反映了第二波女權運動,這波更專注於社會和經濟上的平等。(見我的博文”《與外婆同行》所向無敵“)

 

不過,電影裏可以看到她們苦難的曆程。被警察毆打,關進監獄,強製鼻伺,還別說在精神上失去家庭,失去工作等。曆史上記載了,潘克赫斯特就被監禁了13次。艾米莉被鼻伺過49次。

 

盡管莫德受盡了折磨,多次被逮捕,受盡折磨,失去了工作,被丈夫趕出家門,兒子被送走,隻能睡在教堂的地板上,但她仍然不屈不饒,從未後悔過。也正是許多和她一樣的人不斷奮鬥,才為她們爭取到了她們應該得到的權利。

 

電影裏有幾個是真實的人物,譬如潘克赫斯特和艾米莉。莫德也是由幾個真實人物的原型的合成。電影反映了社會發展中的一步。可見社會每進一步都需要經過一番艱難的鬥爭。搞的不好還會倒退。幸運的是總有人會站出來挑戰社會上不合理的現象。正是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越來越健全的社會。

 

這個片名正是英文名字的直譯,香港和台灣的譯名《女權之聲》似乎更為恰當。

 

導演莎拉·加芙隆 Sarah Gavron因導演本片而受到矚目。當然片中也加了點煽情鏡頭。

 

凱瑞·穆裏根在影片《成長教育》“An Education (2009)”中得奧斯卡女主角提名。我總覺得她和《終結者:創世紀》“Terminator Genisys (2015)”(”見我的博文“最新一部《終結者:創世紀》”)裏的艾米莉亞·克拉克 Emilia Clarke一樣長相甜美。可能也就是這個原因,導演讓她主演這裏一個應該是女漢子的角色。

 

海倫娜·伯翰·卡特在《鴿之翼》“The Wings of the Dove (1997)”得奧斯卡女主角提名,在《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10)”得奧斯卡女配角提名。其實在更早的《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 (1985)”她就引人注意了。海倫娜·伯翰·卡特的祖父就是當是的英國首相,也就是他,駁回了婦女選舉權的要求。今天他的孫女扮演正是反對他的角色。

 

梅麗爾·斯特裏普可以說是好萊塢的大姐大。她得過3次奧斯卡獎《克萊默夫婦》 “Kramer vs. Kramer (1979)”,《蘇菲的抉擇》“Sophie's Choice (1982)” , 《鐵娘子:堅固柔情》“The Iron Lady (2011)”再加上16她的次提名,可真是奧斯卡的專業戶。在這裏,以領導的身份現了幾分鍾的臉,打醬油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