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chufa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們需要《聚光燈》

(2016-03-27 09:01:58) 下一個

我們需要《聚光燈》

這部影片又名《聚焦》。

和今年好幾個奧斯卡提名的影片一樣,如《大空頭》(見我的博文“做不做《大空頭》”),《間諜之橋》(見我的博文“風光不再的《間諜之橋》”)和《丹麥女孩》等。這是個真人真事的故事,波士頓環球報屬下名為聚光燈的調查報告小組順藤摸瓜揭露天主教會縱容戀童癖神父猥褻和性侵兒童醜聞的過程。

 

 

還得從1976年說起,戈根神父因為性侵一家子八個孩子中的七個孩子而被警察拘留。不過官方似乎對這件案子不感興趣,所以戈根神父很快的就被釋放了,由教會的人領了回去。

 

(劇透)

 

轉眼到了九十年代,環球報的新總編馬梯·巴倫(列維·施瑞博爾 Liev Schreiber飾演)發現一條新聞,戈根神父三十年內在六個不同教區不斷的性侵大約八十個兒童,而且波士頓樞機主教勞奧十五年前就得知這個消息但無所作為。巴倫責成聚光燈小組進行深度調查。並且得通過法律取得塵封的文件。這下子,環球報站在了教會的對立麵。

 

波士頓天主教徒是個不可忽視的勢力。譬如前總統肯尼迪就是個天主教徒,環球報有56%讀者是天主教徒。教會和波士頓上層人物有密切的關係網。當然他們遇到不小的阻力,。

 

聚光燈組長羅比(邁克爾·基頓 Michael Keaton飾演),屬下幾員大將是麥克(馬克·魯弗洛 Mark Ruffalo飾演),莎霞(瑞秋·麥克亞當斯 Rachel McAdams飾演)和馬特(布萊恩·達西·詹姆斯 Brian d'Arcy James飾演)。他們到處奔走,訪問受害人,律師,法院。受害人往往為了保護自己而不願和他們合作。那些律師由於和他們的顧客之間的保密關係,所以無法提供他們很多資料。而法庭也認為他們將危害令人尊敬的教會所以總是很勉強。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通過不懈的努力,發現涉案的神父數目遠遠大於原先的估計,出乎意料的達到九十人。巴倫和聚光燈小組認為這些都不是個案了,這不單是樞機主教勞奧的問題,而是整個天主教製度的問題。教會對神父的包庇,對醜聞的掩蓋,才是問題的症疾所在。他們決定深入調查,不僅是幾個神父的醜聞,而是整個教會在事件中扮演不光彩的角色。估計到教會的反擊,他們查證了每個細節。雖然有九一一事件的發生轉移了他們的一些精力,他們在2002年元旦後完稿。同年,聚光燈就這事件共發布了600篇文章。揭露出波士頓的249名神職人員。

 

發稿後,自然造成轟動。勞奧主教出麵做了個煞有其事的道歉,戈根神父被捕,後來監獄裏被室友殺死。全球各地近兩百個天主教教會揭發出醜聞,迫使天主教宣布改變政策。

 

說實話,教會的政策的確恨不得民心。不僅幾百萬幾百萬的賠款。更嚴重的是敗壞教會的名聲。難道教會真的到了找不到教士的地步了嗎。

 

看到了勞奧主教道歉,很不深刻且無誠意。他把一切都怪罪到負責的心理醫生。幾十年來的醜聞,他應該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雖然他被迫辭了職,他最後還是榮升到梵蒂岡。

 

這幾個都不是頭牌演員但他們都演的很到位。這部片子的特點是幾個演員同時並行,各有各個性格,他們為了角色更有血有肉,都花了幾天功夫到現場和電影中幾個人物在一起。但都體現了幾個記者為了揭露教會腐敗而做出的努力。正如最後巴倫對他們說的:“你們都做好了你們的工作,將會馬上對我們的讀者產生巨大的衝擊。這才是真正的記者責任。。。”。

 

 

 

 

環球報這篇報道得到當年的普利茨獎。

 

這部影片榮獲今年2016的奧斯卡影片獎。

 

邁克爾·基頓去年在《鳥人》(見我的博文”《鳥人》“)中得男主角提名。

 

馬克·魯弗洛在影片《獵狐者》Foxcatcher和本片得奧斯卡男配角提名。(見我的博文”《捕狐者》“和“父女之情:《永遠的北極熊》”)。

 

瑞秋·麥克亞當斯在本片的奧斯卡女配角提名。她以前以演浪漫片為主,現在正為擴大戲路而努力。(見我的博文”又是一部約翰 ·勒卡雷小說改編的電影《最高通緝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