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在“文學城”中的 [對家暴說不] 專欄裏看到一篇文章:
“兩次婚姻,兩種不同的感受”,我深有感觸, 回複了一篇文章。 因為我曾有過與作者相似的被家暴的經曆。我和作者一樣也是學理工的。我的前夫和她的也很相似,理工男:在外,彬彬有禮,在家,有時也會幫著一起做家務。但做夢也想不到,我們在婚姻中會被虐待。
本文就是根據我當時的回複的文章而作了小小的一點改動。
我與前夫是在一個小小的華人教會裏相識,相愛,結合。本以為自己在美國飄蕩了這麽多年,終於找到了一個誌同道合,可以依靠終生的人。但是,我做夢也不會想到,我這短短的兩年半的婚姻生活竟是我人生中最痛苦的,最壓抑的,最讓我沒有自信的生活!我不算很聰明的(否則也不會上當受騙與他結婚的),但也不算太笨—在國內重點大學畢業後,拿全獎出國,在美國獲到工程師碩士學位後, 就到一家大型的谘詢公司工作,並考出工程師專業執照。我盡管學理工,但也很喜歡文學及曆史。
工作幾年後,換了一個公司,搬到南加,才遇到我的前夫,他當時是與其前妻離婚一年多(我從未見過他前妻,連照片也沒有見過)。他是我的初戀,並且是在教會相識,他當時也表現得很虔誠,在教會中有服事,與我談朋友時,也總是說“耶穌是又真又活的主”,所以我當時是百分之百的相信他的人品很正直。當時教會中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們倆個)看來,我與他真的很般配:他與我來自國內同一個大城市,都是學理工的,愛好也相似,經曆相似(都是出國留學,再工作),學曆一樣,信仰一樣,家庭背景好像也相似(婚後才發現,這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倆個也各自感到“相見恨晚”,都認為對方是自己迄今為止所遇到的異性朋友中最好的。盡管當時我也感到他對我有一點控製欲,但總是從好的角度去理解他。現在再回頭去看,才認識到我當時一來是沒有戀愛經驗及太多的處世經驗,二來也是“墜入情網”後就智力為零了。
婚後幾 個月,我與他一起買了嶄新的房子。 沒幾個月,他父母從國內過來與我們同住。 沒想到 這之後, 我的婚姻,尤其是我因公司不景氣而失業的短短幾個月所經曆的生活,就逐漸變得像地獄一樣。 他對我更多的是精神虐待,謾罵,侮辱,吐吐沫,經濟控製,最後是冷暴力,也曾有過一次是用手掐住我脖子。。。。 我到後來,真感覺自己越來越笨,在家不敢隨便說話,生怕哪句話說錯讓他 發火, 自己怎麽做也不對,而且心情特別壓抑, 甚至充滿了恐懼,一聽到他與他媽媽說 話的聲音,我就會感到心裏恐懼,渾身會發顫。 在工作中,看到同事在笑時,竟會不理解生活中有什麽好笑的事!
最終,當我決定離開與他婚後一起買的新家搬入出租房之前,也是很掙紮。即使在他提出離婚之後,還有一絲的幻想--他會改變。但是,當一年後看到加拿大胡雅婷被殺的案件之後,我才認識到我一年前的決定是多麽的正確。特別是讀了文學城中的 [對家暴說不] 專欄裏這麽多的好文章,我更清楚的認識了家暴施虐者的心態和本質。正如我看到的這篇文章中所指出的:“家暴施虐者從對配偶施暴的過程中得到什麽好處?權欲的滿足。控製欲的滿足。那麽,對配偶,他們是不會尊重的。沒有尊重的婚姻,是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的”。
我很想分享我的經曆,讓更多的姐妹們在談朋友時就要認出施虐者,在婚姻中認識家暴,特別是“精神上的虐待”。 因為我認識到家暴施虐者是心理有問題,當然他們自己不會承認。我們也不可能改變他們,隻有避開他們,不要讓他們進入我們的生活!
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best wishes and encouraging for me! I will work harder and live happily everyday!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greetings. Yes, I also feel so lucky that I finally walked out of that unhealthy and depressed marriage; otherwise, I could not imagine what I would b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