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相近、習相遠
(2005-10-11 11:20:31)
下一個
三字經裏提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不教,性乃遷。俺在這裏,不準備長篇闊論, 大談人之初、性本善之類的. 隻是最近看到河友們在聊醫院的事情, 不禁想起在米國醫院呆著的一年半載裏所見所聞的一些事情來, 拿來與河友分享! 其主要目的是要感歎一下三字經裏的 “習相遠”.
記得小時候讀教課書裏的一篇文章, 課文的大意是講一位在某個資本主義國家的老太太, 在聖誕節來臨之前, 望眼欲穿, 希望在遠方的孩子能回來與她共度節日,結果等來等去, 卻隻等來孩子寄來的一張支票. 看著孤苦零丁的老太太,當時覺得在資本主義社會裏, 人與人之間是如此的冷漠, 好象赤裸裸的隻有金錢關係. 多年後來到米國, 也親身體會了這份米國人民親情之間的 “冷漠”.
我要聊的米國人民, 也就是英文所說的 “Caucasian”. 在白人的病房裏, 你經常可以看到慰問的卡片滿牆掛, 鮮花也有一些, 時不時也有電話響起, 但是很少看到來訪者, 既便來個個把來訪者,多半也是來去匆匆. 筆者所說的這個病房, 多半是有心髒病的老頭老太, 所以病情一般不輕. 按理說父母患重病, 兒女是該在醫院陪父母的. 可是筆者所見的多半子女是不到萬不得已,決不會到場的. 大部分老頭老太倒是很習以為常, 倒也不向我們所想象的一副傷心失望的樣子. 舉一例,某天接收了一個昏迷的八十來歲的老頭. 一看病史,得知老頭一人獨居, 四個子女不是在別的州就是在別的城市,平時有一個housekeeper 每隔兩三天去幫一下忙. 有一天, 老頭心髒病發作,昏死在地上, 估計兩天後才被housekeeper 發現, 連忙撥911. 所幸的是老頭雖昏迷不醒, 命卻保住了. 筆者看了也於心不忍, 隻見那老頭嚴重脫水, 因為是昏迷在地上.一側腿都出現幾處黑黑的壞死區. 老頭的一個女兒從另一城市打電話來. 也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淚的. 慌得筆者連連安慰, 末了加問一句:”Are you going to come over tonight?” 隻見對方一片沉默. 在得知父親不會在當晚過世的情況下, 居然拒絕開100 miles的路當晚趕過來. 要知道米國高速發達, 開個100 miles 的路真是小菜一碟. 筆者當時真的很難理解, 這事要是發生在中國, 再不孝的兒女, 也會馬不停蹄的趕到老人身邊. 人啊, 人啊, 真不一樣. 後又遇一事, 讓筆者更不明白. 某天, 一老太在晚上八點左右去世, 死時無一親人在旁,在病房停了三四個小時, 等護士填好必要的paperwork, 這邊護工就把老太整理整理, 拿個屍袋把老太一裝, 運到了底層的藏屍房. 當時筆者很困惑, 就問那護士: “這老太難道沒有親人嗎?” 答曰: “有啊, 就在本地. 我已通知他們關於老太死的消息, 但晚上他們要睡覺, 所以就明天再來”. 筆者一聽, 差點暈死. Come on, 一夜睡眠重要還是見死者一麵重要? 想想筆者外婆過世的一個月前, 子女們就輪流守夜, 寸步不離, 生怕啥時過去了也不知道. 可在這兒, 隻因為通知的時間正是睡覺的時間,為了區區一夜睡眠, 死者家屬寧願放棄來醫院來見死者一麵. 筆者帶著很多不解, 問起米國的同事們, 隻見他們一幅見多不怪的樣子. 看來隻有筆者自己不解了.
後來仔細想想, 也許跟他們的文化背景是很有關係的. 在米國小孩獨立得都很早.有很多小孩到高中就開始邊學習邊打工掙錢. 一到大學, 更是經濟獨立. 學費用貸款, 生活費自己掙. 無論是有錢人家也好, 貧窮人家也好. 所以米國的父母們, 一到孩子上大學或到獨立的年齡,也就不操孩子們的心了, 樂滋滋地過自己的生活去了. 筆者一米國朋友, 有一在讀高中的兒子,每周兩個晚上在商店做幫顧客購買的東西放袋子裏的活, 從下午五點到晚上十一點, 掙得是最低薪水, 五美圓一小時. 想想這米國朋友也算挺富的中產階層,真不缺那點錢. 可她整天為兒子開始能獨立賺錢開心得不得了, 至於會不會因此而影響學習, 她倒不關心了. 她覺得這是孩子的選擇,她無權幹涉. 不象中國父母,累死累活, 也要湊足錢供孩子讀出大學. 在孩子成家立業前,是絲毫不敢想要自己的生活的. 孩子成家立業有了小孩後, 又成了小小孩的 “保姆”. 所以很多中國的父母一輩子是為兒女而活, 為兒女付出.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父母,兒女們也不可避免的要負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 中國的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是為互相而活著, 奮鬥著的. 而在米國, 父母的生活是父母的生活, 兒女的生活是兒女的生活,彼此分得很清楚, 互不幹涉. 父母對兒女付出的也不多, 所以也不期待老來時, 子女能守在身邊. 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給彼此的一種自由吧!親情就是在這樣一種文化裏, 顯得有些淡化了.
如此說來,也不能單純地說米國親情的淡漠, 中國親情的濃鬱. 隻能說 “習相遠”矣!